開出俄烏停火談判的條件後, 普京手中還剩幾張牌?

2024-06-16     上游新聞

直新聞對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最新開出的俄烏停火談判條件,你如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此前一段時間,普京開出的停火談判條件是,以烏克蘭承認俄羅斯軍隊事實上已經控制的克里米亞以及烏東四州部分領土為前提來凍結戰事,並在此基礎上展開談判。然而,昨天(14日)普京開出的停火談判條件出現了一個重大變化,那就是,俄羅斯不再滿足於當前已經控制的克里米亞以及烏東四州部分領土,而是要控制克里米亞以及烏東四州的全部領土。

而從普京最新開出的俄烏停火談判條件中,我們可以發現,俄羅斯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的戰略目標,已經出現了兩個重要變化。其一是,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初,俄羅斯的戰略目標是控制整個烏克蘭,尤其是控制基輔,那麼現在俄羅斯的戰略目標已經「務實地」調整為了控制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以及讓國際社會以法律和制度化的方式,承認俄羅斯對這些領土的控制;其二是,在特別軍事行動之初,俄羅斯打出的戰略目標是,讓烏克蘭去納粹化和去軍事化,以及不得加入北約,而現在普京開出的擺在第一優先位置的條件則是,俄羅斯要控制克里米亞和烏東四州全境。這也就意味著,普京已經亮出了自己最終的戰略底牌,也就是無論如何,俄羅斯一定要控制克里米亞以及拿下烏東四州的全部領土。為此,普京還表示,假如烏克蘭與西方不答應這一條件,那接下來的後果就要由你們自己承擔。

直新聞我們看到,面對普京最新開出的俄烏停火談判條件,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美國防長奧斯汀以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都作出了回應。對此,你又作何解讀?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自從俄烏雙方在戰場上打成了半斤八兩的膠著狀態以來,烏克蘭提出的和談條件從來就沒有變過,也就是,俄羅斯軍隊無條件撤出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戰爭賠償,以及追究俄方的戰爭責任。因此烏方的和談條件跟普京最新開出的停火談判條件,不僅是背道而馳的,而且是各走極端差距越來越大。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澤連斯基才會說「普京的停火條件的實質是最後通牒」,美國防長奧斯汀才會說,「俄烏衝突已經進入了關鍵性的決戰階段,美國將進一步加大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才會說,「北約50萬軍人正處於高度戒備狀態」。總而言之,這三位的共同潛台詞就是,「廢話少說,接著打下去」。

而在我看來,烏克蘭與西方的反應完全在預料當中。這背後的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西方有句俗話說,假如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就不要指望通過談判桌上得到。假如要烏克蘭與西方接受普京開出的停火談判條件,除非出現了這麼兩種情況:其一是,俄軍當前在戰場上已經占據了壓倒性的優勢,假如繼續打下去,烏克蘭不僅保不住烏東四州,甚至連整個國家都保不住。只有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才會被迫斷尾求生,接受俄羅斯提出的苛刻談判條件;其二是,烏克蘭背後的大靠山北約已經預感到了大事不妙,也就是認為即使北約傾盡全力,烏克蘭也不會是俄羅斯的對手。只有在這種情況下,北約才有可能會在矮檐下低頭。但是,目前不僅看不到這樣的苗頭,而且烏克蘭與北約還正在暗中積蓄力量,準備打一場翻身仗。

直新聞那明知道烏克蘭與西方國家會必然作出這樣的反應,普京為什麼還要開出在西方看來「是在逼迫烏克蘭投降」的和談條件?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此前外界一直有一種謠傳,說當初普京之所以堅持要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以及後來之所以堅持要將這場特別軍事行動推進下去,都是因為普京受到了不實情報和戰況的誤導,以至於普京認為當前俄羅斯在俄烏戰場上的形勢一片大好而不是小好。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才會開出在西方看來「是在逼迫烏克蘭投降」的和談條件。不過我認為,從這兩三年來,普京不斷務實地調整對烏作戰的戰略目標、不斷頻繁地更換俄軍的高級指揮官,以及不斷地開展徵兵動員等舉措來看,這種謠言已經不攻自破。普京實際上對當前的俄烏戰場態勢,有著非常清醒的認知。

那麼普京在這個節骨眼上對烏克蘭開出苛刻的停戰談判條件,其動機究竟是什麼呢?我認為,第一普京要通過這一強硬姿態,來發泄對西方國家尤其是七國集團的不滿,因為剛剛結束的七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已經作出了一個讓俄羅斯無法接受的決定,也就是不僅決定要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的利息,向烏克蘭提供5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而且未來還有可能要用被凍結的俄羅斯主權資產的本金,來向烏克蘭支付戰後賠償;第二,普京開出新的停火談判條件,正好是在烏克蘭即將邀請近百個國家召開和平峰會之前。這也就意味著,普京不僅要通過提出苛刻談判條件的方式,主導俄烏戰事的輿論話語權,而且要通過先入為主的方式,阻止這場和平峰會達成一個對俄羅斯不利的共識與聯合聲明。普京要通過此舉來告訴這些國家,你們達成的共識與聯合聲明統統沒用,因為俄羅斯是不會接受也不會作出任何讓步的。

直新聞包括「喀山」號核潛艇在內的俄軍艦隊駛抵古巴哈瓦那港,並準備在加勒比海舉行一次軍事演習。你認為,俄羅斯此舉的戰略意圖又何在?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除了派遣艦隊進入被美國視為自家「後院」的地域進行軍事演習之外,這段時間以來,俄羅斯還在跟北約國家接壤的地方舉行了兩個階段的非戰略核力量演習,也就是戰術性核武器演習。我認為,這兩個動作實際上意味著,在經過兩年多的血戰,俄軍不僅未能在地面戰場上取得任何戰略性的突破,而且在海上和空中戰場上所面臨的形勢來越來越嚴峻的大背景下,俄方終於意識到了,假如不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光靠在戰場上跟烏軍拼人力與物力的消耗,最終不僅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讓自己陷入越來越被動的局面。

而這個所謂的源頭,就是北約對烏克蘭的軍援,尤其是美國對烏克蘭的軍援,更是對俄烏戰場上的態勢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我認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才作出了在一面通過戰術性核武演習來向北約示威,一面通過派出艦隊進入所謂美國「後院」的方式來向美國示威的決定,其目的就是要通過擺出「俄羅斯不惜魚死網破」的姿態,來阻止北約尤其是美國對烏軍援的進一步升級。除此之外,我認為,由於今年底美國就要舉行新一輪的總統大選,俄羅斯在這個節骨眼上派出艦隊進入美國的後院,還有另外一重政治目的,那就是要幫特朗普拉票,為特朗普助選。俄羅斯要通過軍事威懾的方式告訴美國民眾,拜登軍援烏克蘭會給美國帶來危險,甚至引發美俄核大戰。只有提倡美俄友好拒絕軍援烏克蘭的特朗普當選了,美國的國家安全才會有保障。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俄羅斯已經將逆轉俄烏戰場態勢的希望,寄托在了特朗普的當選上。

原標題:劉和平:開出俄烏停火談判的條件後, 普京手中還剩幾張牌?

編輯:吳光亮責編:周尚斗 審核:馮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0b7b6608f7ef930f55add01acdc8f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