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往往會用『吃不到的葡萄就一定是酸的』這種心理暗示來獲得某種自我安慰!
擁有這種心態的人其實是因為嫉妒,所以才會以消極的方式去對抗那種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痛苦!
但是,還有一種人,他們總是認為吃不到的葡萄永遠是最甜的,而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最好的!
/1
求而不得是人生的一大痛苦根源之一。
它與生、老、病、死、愛離別,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共同構成了佛說的人生八種苦難!
既然得不到會讓我們心裡產生某種痛苦的感受,那麼我們勢必就要想辦法去緩解這種痛苦,否則你會過得生不如死!
自欺欺人、自我安慰,這些都是人們常用的排解痛苦、麻痹痛楚的方案。
就像民國時期大文豪魯迅筆下的阿Q那樣,他用自創的『精神勝利法』來尋求心靈上的自我安慰。
/2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往往十之八九。
我們時常會追求一些事情,但很多時候都不能盡如人意,也無法獲得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葡萄到底酸不酸,只有自己真正嘗過才知道。
就像是唐朝中晚期一代名相裴休,在他的著作《黃櫱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中所說的那樣: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很多東西不是我們不想要,而是大多數情況下得不到,也沒得選擇!
於是我們不斷用心理暗示來說服自己,其實我們原本看上的東西根本就不咋地,沒必要在它上面浪費時間。
所以,只要是我們吃不到的葡萄,那麼它必定就是酸的!
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或許我們永遠也得不到真相,因為你根本就接觸不到它。
/3
除了上面這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之外,還有一種心理就是我們總是把自身能力無法企及的某些東西想像的太過美好!
比如電視上那些遙不可及的明星們,無一例外地都是完美的男神、女神!
仿佛他們已經超出了這個世界上普通俗世人的範疇,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美得一塌糊塗。
因為一輩子都可能接觸不到,所以我們盡可以把自己心目中最美好的想像賦予自己迷戀的任何人與事物之上。
是不是事實無所謂,真相如何也無關緊要,反正這些人和事只活在我們的幻想當中,從來不曾出現在我們的實際生活裡面!
/4
就如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描述的理想國那樣,它幾乎不存在於現實世界中,因而可以任憑人們的想像!
現實總是平淡而又無趣的,就像是紀實的短片永遠比不上好萊塢的大電影那般精彩。
幻想多麼美好啊!因為它可以融合一切不符合實際的因素,只要你的想像力能夠所及之處,幾乎就是無所不能、無所不包的!
生活如此艱難,你心裏面總得有個美好的念想,否則還拿什麼去支撐著你一路走下去呢?!
現在吃不到的葡萄不代表以後會一直吃不到,所以它一定是甜的,這樣才會讓我有一直去追逐的動力!
正如那些我們想要但目前還沒有能力得到的某種東西,它一定也是最美好的,否則我還有什麼理由繼續堅持下去?!
帶著這樣的想法,我們或許就能『自欺欺人』地過上更加積極快樂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