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院領導迎接我們的到來
自接到出征通知,到抵達荊州開展對口支援已經過去1周,最初覺得緊張而陌生的環境,如今逐漸變得熟悉。進入危重症隔離病區,看到呼吸機、監護儀,以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是的,這裡是我熟悉的戰場。
「廣東醫療隊來了,這裡變化很大!」
回想起剛到達的兩三天,我一直處於緊張狀態中。我們一到達,馬上就扛起了新開的重症隔離病區,接收全院重症病人的重任。
作為病區護長,我每天需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何根據每個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優化護理排班?如何快速融合到當地醫療環境當中?如何有效組織危重患者的救護?落實好感控工作,保證隊員們的安全?哪一樣都不能疏忽,無形中形成了不少壓力。但是壓力也是動力,面對這次戰鬥,我們唯有竭盡全力,和病毒搶時間。
目前,廣東醫療隊承擔了荊州全市疫情最嚴峻地區的防控工作,為了集中治理重症患者,醫療隊組建了2個市級重症救治中心,還有洪湖區域救治中心,共同管理30個病區。
我和廣東省人民醫院廖護長共同管理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ICU和重症隔離病區,帶領80餘人組成的護理團隊。時間緊,任務重,各項工作仍千頭萬緒,我們帶著團隊首先連夜布置病房,一項一項的物資查漏補缺,順利接收來自全院的13名患者,然後評估所有患者病情,根據患者的病情指導落實個體化護理,優化工作流程。
根據上級的要求,對危重症隔離病房的護理人員的排班時間從原來的每天6小時調整為4小時,保證大家都有充沛的精力和更高的工作效率。我第一次感受到連思考的片刻都是如此緊迫,恨不得一天有48小時。
患者的搶救流程進一步優化
面對傳染病疫情,我們最害怕的是出現防護疏漏、發生職業暴露!我結合自己多年的重症醫學護理和「抗非」經驗,重新梳理感控制度流程,對病區出入通道存在問題進行整改,針對容易忽視的環節,如醫務人員穿脫防護用品規範問題、環境消毒與醫療廢物處置等等內容,迅速組織多場專題培訓,並在通道安裝攝像對講系統,進一步落實監控工作。
現在,危重症隔離病區和重症隔離病房同時運作,病區環境有了改善,診療流程不斷規範,患者的救治更有針對性,醫護人員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很多隊友和我說:「廣東醫療隊來了以後,這裡改變很大,一兩天就大不一樣了」。
安裝和調試他們新到的轉運呼吸機
隊友的肯定和信賴,是我的「盔甲」
短短數日,我們與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同事們已建立起了深厚的戰友情誼,在病毒面前,我見證到的是真情。每個人都承受著不為人知的壓力,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方面,他們有的已經很久沒有回家,有的撤下來還要隔離14天,也不能回去,只能對著手機視頻和孩子通話,但是他們依然毫無怨言。只要我一有機會,就會和他們談心,給予他們信心。
有一天查完房,處理完病人,已經中午一點多了,來不及吃飯又要趕去專家會診,沒想到隊友們都特別掛心,「盧護長,記得先吃點東西!」那一刻,感動湧上心頭。
專家會診中心
這場戰爭沒有硝煙,卻異常兇險,醫護在疾病面前不是萬能的,但來到這裡,總是想多盡一份力。唯願疫情過後山河無恙,春光明媚之時我們笑逐顏開!
————
【圖文供稿】:廣東省文化學會
【何媒矩陣】:何媒通訊社 何金德導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