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中區出台十條政策措施 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序做好春季農業生產

2020-02-27   棗莊快報

近日,市中區人民政府發布《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有序做好春季農業生產的十條政策措施》,以支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包括種養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企業等,著力解決好春季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糧食、蔬菜等「菜籃子」產品有效供給。十條政策措施如下:

1、壓嚴壓實春季農業生產各項責任。堅持疫情防控、春耕生產同抓並舉,嚴格落實鎮街屬地管理責任和部門行業監管責任。要推動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雙重主體責任,引導農戶及時進行春耕備播,做好作業前後生產車間、加工車間等封閉場所消毒消殺,指導農戶戴口罩下田、分時下田、分散幹活。


2、加大春季農業生產指導力度。組織農技人員採取多種形式,與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戶進行互動,鼓勵在線培訓、在線指導、在線答疑,及時組織好田間管理,保障種子、化肥、農藥等農業生產資料供應。建立網上溝通渠道,著力協調解決好春季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3、加快農業企業復工復產。引導飼料、農獸藥、畜禽屠宰等農業企業在完善住宿、餐飲、疫情防控等條件和設施的情況下儘快有序復工復產。對2月底前復工復產的農業龍頭企業職工在30人以上的,一次性補助1000隻醫用外科口罩。

4、全力做好春耕備播。鼓勵以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統防統治等生產性社會化服務,引導農民開展春季麥田管理,擴大春季麥田統防統治面積,根據植保服務組織作業面積,每畝給予10元一次性財政補助。

5、優先支持「菜籃子」產品生產。統籌利用涉農資金,從各級切塊分配下達的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中,設立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優先用於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恢復生產,對集中連片果蔬塑料大棚生產,給予1至3萬元一次性財政獎勵,用於農業生產和疫情防控物資購置。

6、加快恢復畜禽養殖生產。加大生豬發展金融扶持力度,對年出欄500頭以上的養殖戶,實施貸款貼息補助。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治,強化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

7、減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租金。對承租國有性質單位的土地、生產設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免收2020年2月份、3月份兩個月房租。此後,因疫情影響面臨暫時性生產經營困難的,經批准可以緩交租金,緩交期限不超過3個月,具體參照區財政局、區國有資產監管局《關於支持國有經營性房產承租戶疫情防控期間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市中國資〔2020〕9號)文件執行。對承租集體和其他性質土地、生產設施的,引導和鼓勵出租單位或個人為租戶減免租金,已交租金的,可返還減免或在下一個承租期內減免。租賃集體資產的,在所在鎮街統籌下,履行民主決策程序後解決。

8、鼓勵冷庫倉儲企業適度儲存生活必需品。加強農產品產後適度商品化處理、冷鏈倉儲,疫情期間對保鮮倉儲設施用電,實行農業生產用電價格。對冷鏈倉儲果蔬10噸以上的企業,給予2至3萬元一次性財政獎勵,冷鮮(凍)豬肉20噸以上(含20噸)或冷鮮(凍)禽肉200噸以上(含200噸),給予一次性財政獎勵3萬元,確保茬口期農產品供應。

9、支持「網際網路+」產銷平台。整合農業生產、農資銷售、農產品加工和大型商超資源,鼓勵通過農產品電商平台開展「新零售」,推動「不見面」消費,擴大「美麗新市中·速達新生活」平台供應力、服務力和影響力。1月24日以來,通過各類線上平台銷售收入累計達到20萬、50萬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商超,分別給予1萬、2萬一次性財政補助。

10、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設立專項資金,開展耕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健全產地環境質量監測網;大力宣傳和推廣特色優勢農產品優質品牌,對承擔市場保供的生產、生活必需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由屬地鎮街免費提供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殘抽檢快檢服務,確保上市產品質量安全。

據悉,本通知自2020年2月24日發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0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