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餘額不足,
2020年即將上線,
年底之際,騙子不消停!
你覺得最不可能,
受騙的套路,
往往一不小心就,
跳進騙子挖的陷阱里!
讓我們做個「騙子業務種類指南」,
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增強防範意識。
一、高頻騙術:網絡貸款類詐騙
針對人群:年底捉襟見肘的年輕人
10月期間,新羅市民陳某接到陌生電話,對方詢問陳某是否需要辦理貸款,陳某表示需要後便添加對方微信詢問貸款詳情,在對方推薦的貸款平台辦理貸款後,遲遲沒有下款,陳某便詢問對方,對方以陳某填錯卡號需要保證金為由騙取陳某8000元。
龍岩市新羅警方提示:當前,貸款類詐騙層出不窮,廣大群眾很容易上當受騙。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發布代辦信用卡、無息貸款、無抵押貸款等虛假信息,有需求者聯繫後,犯罪分子會要求先交納「手續費、保證金、考察費」等各種額外費用來騙錢,或者會要求先轉入一部分錢來證明有還款能力,從而使廣大群眾上當受騙。
針對此類詐騙,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選擇正規的金融機構;
二要通過正規渠道去辦理;
三要對個人信息嚴格保密;
四要提高警惕拒交奇葩費用。
二、高頻騙術:兼職刷單類詐騙
針對人群:家庭主婦、待業青年、在校學生
家住泉州市區的陳女士在微博上看到一則「京東刷單」的廣告,通過QQ聯繫,對方告知完成一單就給5%的報酬。陳女士同意後便開始兼職刷單。第一單,陳女士支付了一筆99元的訂單,對方通過支付寶給她轉了105元。陳女士看到來錢如此容易,就接連地刷單。此後,對方以工作流程為由,要求陳女士完成所謂的刷單工作任務,並且支付的金額越來越高,甚至讓她直接通過微信轉帳到對方提供的銀行卡,完成「解單流程」。最後,陳女士將10多萬元的積蓄全部支付了,也不見對方退還,這時才發現被騙。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這就是典型的「刷單詐騙」,詐騙分子會偽裝成中介或代理公司,打著刷信譽、刷銷量的旗號招聘兼職「刷客」。騙子承諾,應聘者只要根據指示拍下指定的商品,付款後截圖發過去,他們就會把本金和佣金退還。然而,刷單只是幌子,騙錢才是真正目的。
三、高頻騙術:徵婚交友類詐騙
針對人群:年底回家「被逼婚一族」
年底,單身的親們,總害怕回家被逼婚。這時騙子通過網絡交友(如微信、QQ等)、相親網站,編造出「高富帥」或「白富美」等虛假身份,在與受害者進行網絡交流,騙取受害者信任、確立交往關係後,選擇時機提出借錢周轉、家庭遭遇變故等各種理由,騙取錢財後便銷聲匿跡,「春節來廈見面」更是他們近期的「殺手鐧」。
廈門警方提醒:交友時,一定要及時、認真核實對方身份。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輕信,徵婚交友對象的任何藉口、說辭,多與身邊親友溝通、詢問。在涉及錢財問題時,不要輕信徵婚對象的「藉口」。分析眾多此類案例,犯罪嫌疑人大多是以「做生意」、「家人生病」等藉口向受害者索要錢財,徵婚者一定要認真核心調查真實情況,防止落入「圈套」;發現可疑行為及時報案。
四、高頻騙術:養生保健類詐騙
針對人群:空巢老人
「您這病很嚴重,試試我們的理療項目調理一下?」這種「關愛式」問診是騙子常向老年人使用的又一「殺手鐧」。不少老年人投入大量金錢購買保健產品或理療項目,直至案發才恍然大悟。2016年10月到2017年5月,沒有推拿理療資質的何某等人,在福清以「北京同仁養生館」的名義發放傳單,當街招攬客戶。他們無中生有或有意誇大老年人身體健康問題,逐步誘騙老年人充值。
日前,經福清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詐騙罪判處何某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4萬元。
福清市人民檢察院點評:設置各類騙局,瞄準老年人「靶向行騙」的犯罪手法如今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檢察官梳理近年來涉老詐騙案件,總結常見的「坑老」套路。不法分子瞄準老年人健康養老的心理需求,打著「名醫會診」、專利科技等旗號,以質次價高的保健品、粗劣不堪的推拿術、漏洞百出的養生法實施詐騙。提醒大家理性投資、科學養老,不盲從、不輕信,發現被騙,及時收集、保存證據,向司法機關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