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2019-12-27   銦果


\\ change the way we live /


設計的重要性,

不在於它本身能實現什麼,

而在於我們用它,

實現了什麼樣的生活。



過去20年,遊戲機打開了虛擬世界,吹風機擁有了新的靈魂,手機變成了第二生命。


這些產品未必是新的發明,但外觀和功能是前所未有的,硬體和服務是意想不到的。我們因它們過上了更理想的生活,同時被它們一點一滴地改變著生活習慣。


這20件產品,帶我們從過去走到現在,從現在前往未來。



Apple iPod

2001年


白色耳機線,連著白色小盒子,能把1000首歌裝進口袋,走到哪聽到哪,真的酷得不行了。


在CD還沒有完全被淘汰、盜版MP3隨處可見的時候,iPod連同iTunes改寫了我們消費音樂的方式,成為了21世紀第一個文化符號。



BlackBerry 5810

2002年


2002年BlackBerry第一款可通話手機,是我們幻想中忙碌到幾近冷血的精英生活標配。


商務黑衣人總是急匆匆雙手按著全鍵盤,一般人玩不來的難度加倍了它的神秘,以及911紐約信號癱瘓只有它能發簡訊的傳奇更是流芳百世。




Sonos ZonePlayer 100

2004年


我們這代人,有了電腦和手機,誰還要看電視啊。那還有什麼家庭影音設備值得讓我們花錢——智能音響系統,而且不是藍牙,是無線的。


2004年,Sonos的第一個無線家庭智能音響系統開始運作,不用重新連接藍牙,不會被來電中斷,它預見了不久的將來,我們希望在家中任何角落邊玩手機邊聽歌的強烈需求。


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任天堂 Wii

2006年


以前用遊戲手柄,把手掌搓紅了才有點「手感」。而Wii的出現,讓電視遊戲第一次有了真實的體感。它改變了人類和遊戲的互動方式,我們甚至一度以為再也不用出門運動了。


後來我們終於發現,Wii最棒的不是讓人站起來玩遊戲,而是躺著。



亞馬遜 Kindle

2007年


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電子書是電梯。


當時有多少人相信,有了這台除了讀書沒有其他功能的設備,就一定能好好讀書。然而十多年過去,紙質書沒死,Kindle多了蓋泡麵的功能。不讀書的人,還是不讀書。



Apple iPhone

2007年


2007年1月9日,初代iPhone發布,一枚home鍵,一塊3.5寸螢幕,永遠影響了這個世界的運行。


你不會想到,它將變成你每天醒來、睡前摸到的第一個東西。你再也不會真正下線,也無法想像失去它的生活。



Fujifilm X100

2011年


富士X100,曾經是我們距離森山大道最近(最便宜)的方式。那時的它甚至沒有Wi-Fi功能,不過沒關係,因為大多數時候,我們愛的可能是它的外形,和拿著相機的自己。



Tesla Model S

2012年

碰一下門把會自動彈出,時速從0到100km/h僅需要2.6秒,Model S雖然不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動車,但它是從設計到製造的電動含量都高達100%的汽車。

關鍵是這台看似像來自2022年的未來產物,還真的能在路上跑。


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Nike Flyknit Racer

2012年


Nike早在1980年代就開始研究「襪子鞋」,致力於滿足運動員們希望鞋子和襪子一樣舒服的願望。


然而襪子鞋真正走進生活,和技術發展不無關係。過去零件超多的勞力製鞋已經是過去式,完全用機器編制的Flyknit,減少了近百萬的廢棄物,被《時代》選為2012年十大發明之一。



Nike+ Fuelband 智能手環

2012年


說到可穿戴配件的先鋒,Nike+ Fuelband當仁不讓。我們期待它像身體的一個新器官,不需要時時關照它,而它實時關注我們的運動狀況。


大面積的點陣螢幕好像從皮膚上長出來一樣,我們幾乎以為自己內置了終身熱愛運動功能。


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大疆 Phantom 無人機

2013年


現在出門旅行、參加婚禮,甚至逛個公園,抬頭幾乎都能看到無人機。曾經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上帝視角」,如今掌握在了我們手中。


大疆史無前例地降低了無人機的使用門檻,注意看,禁止使用無人機的標誌上,那個輪廓正是來自Phantom。



Fujifilm Instax Mini 70

2015年


即便這些年手機已經舉手可拍,濾鏡可以疊加一百層,但我們依然熱愛即影即有的真實感。哪怕雲數據意外消失的那天,它都還在。


而這年頭,連Instax都有了自拍模式,它也不想因為過時被我們淘汰啊。



Nespresso CitiZ 膠囊咖啡機

2016年


膠囊咖啡味道穩定,省時省力,一按拯救一天。CitiZ擁有聰明外形和零動腦操作,簡直是996時代的偉大發明。


而且它幫多數喝不出咖啡好不好的朋友,定下了一個極其簡單有效的判斷標準——外面咖啡店如果比膠囊機難喝的,就別喝了吧。



戴森 Supersonic 吹風機

2016年


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沒見過長這樣的吹風機。它像一個奇妙機器,經過V9馬達和氣流倍增技術的強勁氣流洗禮,你幾乎以為人生能從「頭」再來了。


懶得洗頭的人最怕不是洗頭,而是吹頭。Supersonic的手感輕巧、吹乾快速,讓你從此愛上洗頭。令人感動的智能溫控,每秒40次測溫,讓在家吹頭有了坐在沙龍的美麗錯覺,還不會一不留神燙到你。


從來沒人想過,就是這麼一台小小吹風機,在注入創新科技之後,成為了消滅不愛洗頭星球的最有力武器。



Sony PlayStation VR

2016年


人類離開地球越來越心切,不能大批量轉移外星,至少可以先往虛擬世界鑽。PlayStation VR頭戴裝置的初衷一是讓更多玩家消費得起,二是讓佩戴體驗更友好。


如果你想要短暫逃離現實世界,戴上它是最簡單、快速的途徑。



任天堂 Switch

2017年


別人都期待你長大,任天堂希望你永遠是個快樂寶貝。外出想玩遊戲?可以!螢幕太小想接電視?可以!躺著趴著癱著玩?可以!


然而最打動人的,是任天堂解救了從前眼巴巴盯著別人玩遊戲的孩子們——Joy-Con手柄,你一個,我一個,一加一快樂大於二。



BALMUDA The Toaster

2017年


大多數人購買烤箱之前,都會把它和幸福感劃等號。直到它變成黑暗料理製造機,然後淪為廚房高級置物櫃……


而巴慕達的蒸汽電烤箱,讓漫畫中蓬蓬鬆鬆的美味麵包終於成為現實。當吐司冒著溫柔熱氣出爐的那一刻,這一天都有了光。讓你忍不住氣自己,之前都在浪費生命啊。



Herman Miller Aeron 座椅

2018年


過去的20年,Herman Miller的Aeron是舒服上班的代名詞。它是一張完全講求人體工學的椅子,連加薪都解決不了的脊椎問題,Aeron可以。


雖然Aeron二代看起來和初代沒什麼區別,但只有坐上去才發現,它總是緊挨著你,對你體貼照顧,只是你都察覺不到,這是它最高招的地方。



Ultimaker S5 桌面3D印表機

2019年


從聽說3D列印的飛機零件、建築材料,到看到3D列印的時裝、義肢,3D列印越來越接近我們的生活。


Ultimaker的3D印表機代表了這個進步,它有更簡單的列印操作,不需要依賴工廠,它的重要使命在於,讓我們在家就可以製造出想要的產品。


20年改變生活的20個設計,你用過幾個?


戴森 V11 無繩吸塵器

2019年


現代人的家庭清潔狀況往往是邋遢5天,乾淨1.5天,還有0.5天灰頭土臉地打掃。這時候一把戴森無繩吸塵器,就是獨立、愛乾淨的大人魔杖。

和傳統只能吸地面的吸塵器不一樣,它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清潔方式,輕而易舉揮舞著它上上下下,超強吸力輕鬆清潔角角落落。


原來,生活真的可以有魔法。




這20年我們長大了,我們不止需要實用的硬體,更在乎它代表的意義。


這些產品除了解放我們、幫助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多了一種看不見的精神力。



例如戴森,它重新定義了過去60年吹風機的設計,讓吹風機不只是吹風機,而是另一種更高形式的存在,是生活方式正在進化的標誌。


即使它的外形不斷被模仿,可是研發的細節、背後的理念、內在的設計力量都無法被複製。因為每個產品背後都有一份真真實實、細緻入微的關心。



它重視那些別人不以為然,而你每天都碰到的問題——人類早已經登月,快速吹乾頭髮不傷發不應該還沒實現。Supersonic吹風機的出現,讓世紀頭髮難解之謎終於見到曙光。


而這背後,是頭髮科學實驗室的長期研發,並持續關注你的更多問題。像今年,有了全新的柔和風嘴,你的敏感頭皮多了一份月球級的貼心照顧。


生活在變,我們在變,值得被時代記住的產品總是變得更快一點。它總是走在最前面,發現和解決我們暫時沒看到的問題,告訴我們生活可以往哪個方向去。


每一次疊代升級,都代表我們和昨天說再見了,而接下來,我們要去更好的未來了。


撰文 - 編號89757

美指 - 落日飛船

分享自: Voi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