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國經濟年報出爐:居民收入增速跑贏經濟增長,消費成最主要動力

2024-01-17     時代財經

原標題:2023中國經濟年報出爐:居民收入增速跑贏經濟增長,消費成最主要動力

2023年全國宏觀經濟數據於1月17日發布。

根據初步核算,2023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完成年初GDP增長超過5%的預定目標。其中四季度同比增長5.2%,環比增長1.0%。

而收入方面,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21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來算,比上年名義增長5.3%。

從結果來看,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贏了經濟增長,也完成了去年初提出的主要預期發展目標,即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圖源:圖蟲創意

消費拉動GDP增長4.3個百分點

「從經濟增長看,去年我國GDP超過126萬億元,增速比2022年加快2.2個百分點。分季度看呈現前低、中高、後穩的態勢,向好趨勢進一步鞏固。」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按照可比價計算,2023年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一年的經濟總量。

5.2%的增速超過了去年年初預定的經濟目標,但略低於近期市場預期。時代周報記者日前統計的12家機構預測中值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GDP預計同比增長5.55%,全年GDP增長5.3%。

經濟增長主要由什麼拉動?國家統計局表示,2023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分別拉動經濟增長4.3、1.5、-0.6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是82.5%、28.9%、-11.4%。

不難看出,消費顯然是2023年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比上年提高43.1個百分點。而在體現消費情況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下簡稱「社零」)方面,全年同比增長7.2%。

圖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消費類型的各項指標中,2023年餐飲收入的增速遙遙領先,達到20.4%,這也與2022年同期的低基數有關。金銀珠寶、服裝鞋帽等類目的增速也在10%以上。文化辦公用品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則出現負增長。

不過,最近數月CPI的同比下降也導致了社零總額增速放緩。如12月社零同比上漲7.4%,增速比11月放緩2.7個百分點。

對此,康義在發布會上表示:「最近幾個月CPI的同比下降主要是結構性的、階段性的。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些政策的出台和落實,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會得到逐步的緩解,居民消費價格有望隨之企穩回升。預計2024年居民消費價格會溫和上漲。」

「展望2024年一季度,CPI同比大機率還將位於低位區間,疊加考慮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以及出口增速承壓的情況,進而對居民收入形成一定的負面影響,預計2024年一季度我國消費增速不具備大幅上行的基礎。」英大證券公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鄭後成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固投方面,2023全年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突破50億元,達到50.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0%。不過,全年民間投資仍未回正,同比降幅達0.4%。

圖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製造業整體轉型升級的背景下,2023年製造業投資保持韌性。2023年,製造業投資同比上漲6.5%,比1-11月加快0.2個百分點,實現連續兩個月回升。市場預計,2024年製造業投資有望延續去年四季度以來的穩中有升勢頭。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3%

從統計數據來看,居民收入增速在2023年跑贏了經濟增速。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如果換算成月,即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為3268.2元。

在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看來,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長6.3%,高於4.6%的名義GDP增速;從兩年平均增速看,兩個指標分別為5.7%、4.7%,表明居民可支配收入確實高於名義GDP增速,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有利於消費需求的恢復。

具體來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為7.7%,明顯高於城鎮居民的5.1%,但二者收入總額尚有明顯差距,城鄉之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值超過3萬元。

2023年,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22053元,即平均每月1837.8元,同比增長7.1%,增速在各項收入來源中最高。人均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轉移凈收入分別同比增長6%、4.2%、5.4%。

圖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增加居民收入有利於發揮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消費是最終需求,對經濟具有持久拉動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能夠為釋放消費潛力、拉動內需創造重要條件,為推動經濟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重要動力,對於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方福前在文章中談到。

收入分配向居民傾斜也有利於消費需求的恢復,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表現相對較好。全年居民消費支出的增速顯著高於收入增速,這也體現在最終消費支出成為拉動經濟的關鍵引擎上。

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6796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2%,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9.0%。其中,人均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即恩格爾係數)為29.8%,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

圖源:國家統計局官網

「從居民收入來看,2023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6.1%,高於GDP增速,與疫前收入增速逐漸靠近。就業的分化顯示,部分群體、部分行業就業的結構性矛盾問題仍會比較突出,整體就業壓力依然存在。居民部門由於對未來預期不佳,加上房地產市場和資本市場繼續調整,財富效應難以發揮,居民行為正趨於保守。」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

從消費傾向看,2023年四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傾向(人均消費支出/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4.0%,達到年內最高水平,但僅高於2022年同期,為歷史次低水平。12月居民部門貸款餘額和存款餘額增速差繼續收窄,顯示疤痕效應繼續消退,但與疫情之前相比仍然差距較大。

「與歷史比較看,5.7%的兩年平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不算高,如2019年的增速為8.9%,表明我國經濟增長和收入恢復還有很大空間,這是其一;其二是疫情以來,尤其是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其中位數的增速,如2023年前者為6.3%,後者為5.3%,表明收入差距有待收窄,這也是影響收入感受的因素之一。」伍超明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f257dee773897b3c8c7c31a4cc55e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