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敗東北新疆,這座包郵又供暖的低調江蘇小城,燒烤才是全國第一

2022-05-20     愛旅遊的哆啦

原標題:打敗東北新疆,這座包郵又供暖的低調江蘇小城,燒烤才是全國第一

夏日的夜晚,總是燒烤店的高光時刻。

泛著油光的烤串,在逐漸升溫的炭火上滋滋作響,叫上三五好友,在夜風中放肆地擼串喝酒,天南地北地閒聊,這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

提起燒烤,總會讓人想起新疆,或是東北,但你一定猜不到,

江蘇徐州才是燒烤的祖師爺,早在兩千年前,徐州人就開始了烤串生涯

論起燒烤,真沒什麼地方乾得過徐州。

夏夜的徐州空氣中瀰漫著孜然和羊肉的香氣,羊肉串滋啦滋啦地流著油,勾得人瘋狂分泌口水,還有羊眼、油腰、油包肝……沒有一個吃貨,逃得過徐州的燒烤攤!

徐州是中國烹飪協會認定的「中國伏羊美食之鄉」,一天就能吃掉10萬斤羊肉。

每年入了伏,徐州就開始了吃羊的征途,沒有一隻羊能活著離開徐州。

作為既包郵又供暖的南北方「混血兒」,徐州的美食也南北包容。

口味上不偏不倚,無論是齊魯的紅燒、還是江南的湖鮮,徐州都能信手拈來,五湖四海的滋味,在這裡彙集。

不止有硬菜,街頭美食也是一絕,走幾步就能撞上非遺小吃

烙饃、辣湯、油條灌雞蛋、羊角蜜……一條街從頭吃到尾,不帶一個重樣。

早上吃個辣湯開個嗓,中午來份鮮香滿溢的羊肉滑脊,午後再逛吃烙饃菜煎餅,晚上大口擼串,大塊烤羊……

徐州,真的好好吃!

燒烤界的扛把子

一天吃掉5000隻羊

在徐州人的心裡,如果能一天三頓都吃燒烤,大概是最快活不過的事。

有資料考證,徐州這個蘇北小城是燒烤的發源地。在連《人生一串》都忍不住來打卡的徐州,燒烤的快樂,除了吃肉本身,更是多了幾分自在的煙火氣。

避開繚繞的炊煙,辣椒和孜然的香氣勾起饞蟲,捲起袖子,盡情開吃就對了。

走進徐州燒烤檔的第一眼,往往就會被震撼,這吃得也太野了吧

羊眼、羊肉串,板筋,臭干,毛豆花生,茄子辣椒……鋪天蓋地的食材把桌子塞得滿滿當當,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徐州烤不了

徐州人愛燒烤,尤其愛烤羊,所以在羊的選擇上,更有百般的花樣。羊球、羊腰、羊排板筋、蹄筋、尾巴……從內到外,從上到下,羊的每個部位都會被妥善安置。

甚至有些燒烤店的老闆,會將當天現宰的整羊掛在門口,論斤點單,想吃哪兒點哪兒,老闆現場大刀剁塊,實在是豪氣至極。

除了食材夠野,徐州人的調料也很野,講究的是大乎辣椒大乎油

將烤好的串兒,撒上一層紅彤彤的辣椒麵,再抹上自製的羊油,香得勾人,熱得燙嘴,辣得刺激,吃得滿嘴流油都捨不得鬆口

而徐州燒烤的另一個特點是參與感十足,雖然付了錢,但你得動手自己烤

大部分燒烤店的桌子上,都會支著小烤爐,老闆會將基本調料處理好,將串兒烤到七八成熟,便撂下一句「你自己來吧」。

每個食客都可以動手DIY,一份屬於自己的靈魂烤串。當烤串在炭火間滋滋作響,當熱油順著肉塊緩緩滴落,當火苗嗖地一下竄動起來,怎能不讓人猛吞口水呢!

一家人人生一串

這家燒烤店上過《人生一串》的紀錄片,也上過《天天向上》節目,算得上是當地的網紅店了

這裡羊肉串和羊肉筋的肉質都很不錯,不會有什麼膻味。羊眼、羊腰和羊球則是招牌菜,肥而不膩,口感稠密,不過得早點去,晚了容易賣完。

方方燒烤

當地人都愛去的燒烤界扛把子,每天7點一到就會開始排長隊。廠房、小馬扎、炭火爐,就是那種很有煙火氣的街邊店。

雞翅腌得很入味、外脆里嫩,羊肉串肥瘦相間,鮮嫩多汁,還有油包肝,黃金糕都很值得嘗試!

夾在三省之間

融匯南北,五味兼備

從地理上來看,徐州地處淮河以北,應該是北方,但從行政上來看,徐州歸為江蘇境內,應該是南方。

既南又北的格局,讓徐州成為了唯一一個即包郵又有供暖的城市,夾雜在江蘇、安徽、山東之間,也讓南北風味在這裡匯聚。

唐宋時期,韓愈在徐州任通判時,曾自製過愈炙魚等菜肴流傳;

還有自稱「老饕」的蘇東坡,也曾在徐州創製了「東坡四珍」等佳肴。

所以,徐州人愛吃且很會吃不是這些年的事,是已經上千年了。

徐州菜偏於麻辣,又善用醬油燉煮,用徐州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黑乎乎咸乎乎辣乎乎」的。

/ 地鍋雞 /

來徐州,自然要去嘗上一口地鍋雞,鮮嫩的雞塊配上酥軟的餅子,別提多帶感了!

支起一口大鐵鍋,將肉質緊實的雞塊放入鍋中慢慢地燉,待到香氣漸漸飄逸出來,再在鍋邊貼圈餅子,上半邊焦脆酥鬆,下半邊吸飽了湯汁,一餅兩吃,過癮極了

而且徐州的地鍋雞,是麻辣甜口的,辣中透著一點點甜,也比較符合南方小夥伴兒的口味。

吃一口鮮香嫩滑的雞肉,再來一口軟糯厚實的餅子,沾上濃稠鮮甜的醬汁,餅借菜味,菜借餅香,軟滑與酥香的口感共存,簡直讓人慾罷不能!

老家地鍋(市民廣場店)

這家店算得上是徐州的老字號門店了,已經開業二十來年了,主打的就是各種地鍋,一直保持著正宗的徐州味道。

店門雖然不太起眼,但一到飯點就排隊,地鍋雞是辣中帶著甜的口味,雞肉量挺大的,餅子也勁道,人均¥60左右,性價比還算高

/ 把子肉 /

徐州有句民諺形容最愜意的事,是「大米乾飯肉澆頭,夜裡有個人摟著」,而其中的大米乾飯肉澆頭,指的就是把子肉

相傳它起源於三國時期劉關張的拜把子結義,吃了把子肉,就是好兄弟,似乎生來就帶著幾分豪氣

選用上好的五花肉,經過長時間的燉煮,直至肉質酥軟,醬香濃郁,浸滿濃油赤醬的肥糯皮肉軟軟彈彈,滿口都是豐腴的膠原蛋白,忍不住就會幸福得眯起眼

再往米飯上淋一勺醬汁,濃郁的醬汁一點點滲入粒粒分明的米粒間,連米飯都染上了咸鮮和肉香。

周記把子肉

徐州大大小小的把子肉店可不少,但本地人還是偏愛這一家,老闆也非常和善。

他家的把子肉燉得很酥爛,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還有肉丸、方塊肉、大肋排和超多素菜可選,但是也得趕早,去晚了就買不到了。

/ 羊肉麵 /

作為江浙滬最愛吃羊的城市,除了烤羊,羊肉麵也是徐州人的心頭好

徐州的羊肉麵里,往往都會加入羊油,將羊肉剔出脂肪熬出羊油,再加入剁碎的紅辣椒,香氣就會撲鼻而來。

煮麵的時候,只需加上一勺這樣的羊油,瞬間就讓整碗麵條有了靈魂,又鮮又辣的湯汁裹著麵條,呼嚕上一大碗,實在酣暢淋漓。

青年路羊肉館

開業於1984年的老店,換過好幾次位置,但人氣始終火爆,可以說是青年路的一張美食名片了

據說他家的秘訣在於,煮麵的羊油取自每天早上6點現殺的徐州本地山羊,所以才能那麼鮮美,面的分量也足,很勁道,還有各種羊肉小炒也很好吃。

/ 羊方藏魚 /

有羊又有魚,據說羊方藏魚是「鮮」這個字的來源,菜創始於彭祖,距今已有4300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古典菜的第一名菜

將魚放在隔開的大塊羊肉之間,加上調料同烹,蒸燉皆可,羊鮮和魚鮮就會交織在一起,想想就覺得鮮美至極。

羊肉酥爛味香,藏著魚肉的鮮嫩,可惜這道菜現在只在徐州的一些老飯店裡流傳了,幾乎還都需要預約。

解鎖小吃地圖

從早餐到夜宵,不帶重樣

一張長桌一把椅,端著大碗夾著筷,甩開了膀子吃過癮,不止會吃各種硬菜,徐州人對於充滿煙火氣的小吃,也是情有獨鍾

/ 飠它湯 /

在徐州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必然這碗飠它(sha)湯,相傳連乾隆皇帝都愛喝,曾封徐州飠它湯為天下第一羹

尋來老母雞、大棒骨、牛骨、海帶等豐富食材,以小火細細熬煮八九個小時,濃縮成一鍋鮮香四溢的高湯,再撒上麥仁與香菜,添入蛋花與雞絲,就一個字「香」!

趁著熱乎勁兒,來上一大口,入口是鮮辣開胃,滿嘴留香,咂摸一下,還透著微微的胡椒辣和清淺的麥香,一碗下肚,胃就暖了起來。

/ 油條灌雞蛋 /

在徐州,如果不知道早餐該吃什麼,那去吃上一份油條灌雞蛋准沒錯!炸至酥脆的油條里,裹著柔滑軟嫩的雞蛋,一口一個外脆里嫩!

在微亮晨曦間,小攤老闆會侯在油鍋前,待油條快煎好時,迅速地往上面戳個洞,將金黃的蛋液灌入其中,「喝飽了」的油條就會在鍋里繼續蓬鬆開來。

一整根金燦燦的油條,外香脆內軟糯,再配上一碗熱乎乎的辣湯,就是對每個倦怠的清晨最好的犒慰

/ 烙饃 /

對於徐州人來說,烙饃是可以用來卷萬物的,所以在眾多麵食中,它是百吃不膩的。

在燒熱的鐵鏊子上,鋪開一層薄薄的生饃,再放些鹹菜、小蔥、辣豆、黃豆醬,或是任何一種徐州菜,待到饃的表面略微焦黃,就可以開吃了。

熱乎柔軟的饃,卷著各式各樣的菜,有多少種徐州菜,就會有多少種烙饃的搭配

最獨特的要數烙饃卷撒子,撒子香酥脆口,掰一點點放入饃中捲起來,再配上一些鹹菜,柔韌中帶著鬆脆,好吃到停不下來。

/ 蜜三刀 /

作為徐州糕點八大樣之一,蜜三刀是無數人童年的甜蜜回憶。

相傳還是由蘇東坡所命名的,蘇東坡在徐州曾得了一把寶刀,試刀時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恰好這時端來了點心,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便喚作了蜜三刀

蜜三刀是由大麥等糧食發酵而成的飴糖所制,看上去金黃透亮,還裹了一層細細的芝麻。

一口咬下去,皮脆且鬆軟,裡面甜甜的漿就淌了出來,難怪讓孩子們愛不釋口。

徐州小貼士

可做高鐵至徐州站或徐州東站,適宜2-3天逛吃

美食推薦:

一家人人生一串

王陵路606站

人均:¥70元

方方燒烤

黃山街道慶豐路11號

人均:¥90元

老家地鍋

湖北路與煤建路交叉口150米左右處

人均:¥65元

周記把子肉

泉山區萬達興路與湖北路交叉口

人均:¥45元

青年路羊肉館

青年路226號皇城大廈A座

人均:¥35元

小尾巴

徐州的夏天

是被燒烤的香氣所繚繞的

是被羊肉的鮮嫩所包圍的

走幾步就會撞上一家街邊小店

烙饃、辣湯、油條灌雞蛋、蜜三刀

……

甩開膀子,只管開吃

就是這麼的豪爽與自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8fc582344f9214e3237c24945991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