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游終迎「中年危機」

2023-10-16     娛樂資本論

原標題:米哈游終迎「中年危機」

作者|毛麗娜

用「多事之秋」來形容最近米哈游面臨的輿情,再合適不過。

先是米哈游籌備了兩年多終於落地的《原神》演奏會,遭遇「區別對待」危機,迫得米哈游不得不出面澄清,因場地大小及用途問題,所以才會有曲目和時長不同的問題,最後米哈游給除上海場以外場次的消費者,補上福利以示安撫,又惹來上海場玩家不滿,「會鬧的孩子有奶吃咯?」

接著坊間傳聞許久的靴子落地——《原神》項目音樂製作人陳致逸離職。他通過其個人微博宣布離開米哈游及旗下音樂工作室HOYO-MiX,繼續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而這不免令玩家對未來《原神》的音樂水準擔心,即使楓丹版本的音樂,陳致逸已經不再是絕對主導。

就在《原神》3周年前瞻直播這天,米哈游三巨頭、創始人之一的蔡浩宇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由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劉偉接任。

對外,米哈游表示蔡浩宇卸任只是為了更好地追尋自己的夢想,未來他的重點將放在前沿科技的研究與應用、新項目研發,以及串聯國內與海外研發資源。但官方說法顯然不足以滿足外界的肖想,「內鬥說」「某大廠釜底抽薪說」喧囂塵上。

蔡浩宇

作為米哈游三巨頭之一,蔡浩宇的相關資料不多。從公開報道及知乎回答中,不到40歲的蔡浩宇被稱為「暴君」。更有「內部消息」透露,《原神》成功後,這位天才少年越發膨脹,常對米哈游內部各種項目橫加干涉,流露出「米哈游沒我不行」的態度。

而被玩家暱稱為「大偉哥」的劉偉,則是米哈游那個站在台前的人。他性格相對更溫和柔軟,常充當「客服」角色。外界傳言,《崩鐵》是劉偉主導的項目,也是米哈游內部「去蔡浩宇化」的一次嘗試,長期在海外遙控指揮的「暴君」蔡浩宇漸漸失去對公司的控制,「客服」劉偉上位成功,拿到米哈游實際控制權,最終完成權柄交移。

節奏如潮,向米哈游湧來。在或真或假的節奏背後,昭示著一個無法忽視的事實:米哈游的鐵王座不再穩固,順遂了整整三年的它迎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危機,從玩家不再氪金開始

一款遊戲活得好不好,看大字報沒用,流水就能反映出最真實的結果,米哈游目前兩款王牌遊戲《原神》和《崩壞:星穹軌道》(後文簡稱《崩鐵》),卡池流水都不算太盡如人意。

先說《原神》。

8月份,遊戲大版本更新,旅行者們的腳步從草之國須彌來到水之國楓丹,新地圖、新角色和新卡池一起登場。

在須彌版本後半,《原神》卡池流水萎靡不振已久。這固然與版本末期長草,且新角色強度不那麼盡如人意有關,但也說明玩家對於新角色的上心程度沒那麼高了。

4.0版本開啟,新角色林尼與強度爆炸的水系角色夜蘭組成上半雙卡池,下半登場的,則是有人權卡(當期版本特別突出的角色 )之稱的鐘離,和在女玩家中人氣頗高的達達利亞。但這個要強度有強度,要顏值有顏值的卡池組合,並沒能如願撬開玩家的錢包,相反玩家在充值這件事上變得更審慎了。

當然,4.1版本疊加周年慶buff,米哈游推出人權卡那維萊特,充值檔位也全部重置為雙倍,在某種程度上刺激了流水錶現。數據顯示,《原神》遊戲收入環比增長31%,重回全球手游收入榜第7名,國內iOS手游收入榜第4名。

但玩家的氪金衝動,確實淡了。自稱「優質米家韭菜」的卡卡,向預言家表示自己已經半年沒有氪金了,平時只買大小月卡,也很久沒有下卡池撈角色或武器的衝動了。

卡卡只衝大小月卡,已經攢了將近200抽

「倒不是錢的問題,就是覺得沒有以前玩遊戲的那種感覺了。」卡卡是開服玩家,她自己也沒想到自己能在《原神》堅持這麼久,「我覺得須彌是個分界點,在開3.0版本之前,其實我對遊戲本身的興趣非常高,鋤大地結束後,還會上線去和NPC聊天,或者釣魚拍照」,但從須彌版本開始,卡卡對《原神》的興趣大幅下滑,「不退坑完全是因為朋友還在玩,而且氪了這麼多金,沉沒成本太高了。」

卡卡不是個例。有人統計,須彌版本的肝及地圖規劃不合理性,導致《原神》出現了退坑潮,這一點從《原神》發起了「老玩家召回活動」也能得到佐證。

而繼續留在提瓦特大陸的人,氪金意願也在下滑。「抽了角色到新版本說不定就被針對,以前我還會抽角色命座,現在開個圖鑑就得了」。卡卡雖然也為4.0林尼卡池貢獻了流水,但她強調自己沒氪金,用的都是之前鋤大地和做活動攢出來的原石。

「其實老玩家像我這樣應該挺多了,如果只抽角色開圖鑑的話,不需要重氪,大小月卡+肝基本就夠。」卡卡盤算了一下手裡的原石,告訴預言家,不出意外的話,她可能直到11月份4.2版本,才有氪金需求。

再說《崩鐵》。

挾米哈游之名,它是上半年表現最亮眼的二游,成績直接反饋在下載量和卡池流水上。1.1版本,角色景元卡池開啟時,甚至還造成了伺服器短暫崩潰。但暑假過後,《崩鐵》的收入相比8月出現下滑。Appmagic發布的數據稱,崩鐵9月收入為7300萬美元,低於8月的7850萬美元。

《崩鐵》的版本周期要短於《原神》,目前遊戲已經經歷了5個小版本,9個up卡池。從流水情況來看,被米哈游寄予厚望的角色,如卡芙卡,表現並不如預期,近期UP的角色符玄,更是創下《崩鐵》近三個月首日流水最低的記錄。當然,也有表現出色的角色,比如1.3下半UP的飲月君,憑藉高光劇情和強度,引得玩家為他下卡池抽專武,還有正在up的鏡流,瘋子美人強度在線,中日韓多國流水登頂。

但崩鐵卡池流水最高光的時刻,還是開服時的希兒與景元卡池。一方面,遊戲剛開服,有雙倍氪金福利,玩家為了推進度急需強力角色入隊;另一方面,《崩鐵》的角色保值程度比《原神》還要短,而且更依賴命座強度,所以強度黨也改變了抽卡策略:「與其每個池子都抽,不如攢起來等真正強的角色來了,直接抽個六命畢業。」

總體來說,《原神》周年慶的漲幅抵消了《崩鐵》的跌幅。9月米哈游的收入實現了32%的同比增長,穩坐全球手游發行商收入榜第3名,但利劍仍懸於米哈游的頭頂。

失常,米哈游究竟怎麼了

披上「開放世界」「可以玩的番劇」的外衣,也改變不了《原神》《崩鐵》的本質——抽卡二游。這類遊戲想要刺激玩家持續購買,就需要建立角色與玩家之間的羈絆,而問題也就出在這裡。

《原神》的新角色越來越讓人記不住了。這種「記不住」指的是角色形象不再鮮明立體,玩家在結束劇情後,不再像過去一樣,對角色產生強烈情感。這種變化,在稻妻版本就有苗頭,而在須彌版本,迎來了爆發。

「感覺《原》的角色和劇情越來越偷懶了」不止一位玩家向預言家抱怨,自從進入3.0以來,《原神》的劇情水準就出現了大滑坡,遊戲中頻繁出現「吃書(即推翻過去設定)」現象,而且新角色魅力不及老角色,且形象單薄臉譜化。

小草王傳說任務二被人人設崩壞,廚子怒而退坑停氪

最典型的,是須彌草神納西妲的傳說任務第二章,小草神試圖犧牲自己去挽救路上結識的夥伴,這點被玩家認為是米哈游「自毀人設,前後矛盾」的代表。

「本來還想給納西妲補命座,玩完了傳說任務後,愛誰誰不補了」。

小草神的問題,尚且可以用「解讀視角不同」來開脫,而其他幾名角色——大風紀官賽諾、舞娘妮露以及書記官艾爾海森,則有角色扁平之嫌。

「一說賽諾就是冷笑話、妮露是單純愛跳舞的女孩,海哥是不近人情的理性機器,和老角色的有血有肉比起來,須彌角色真就像是紙片人。」

角色的扁平化,也影響著玩家的抽卡決策及留存率。同時,對於劇情黨來說,隨著提瓦特七國之旅進入後半,他們突然意識到米哈游這盤大棋有可能收不了尾了,「反正有地脈和世界樹的設定,一切圓不了的事都往這上面說,雖說也不是不可以,但我還是想看到米哈游給一個更合理的解釋。」

必須承認的是,米哈游的世界任務水準仍在,須彌的赤王、花神、大慈樹王暗線相當精彩。但地圖的肝導致這些散亂在各個分支任務中,且沒有配音的劇情很難被玩家關注到,「我一路就是機械點滑鼠拿獎勵,根本不記得還有這些」。

AI作圖 by娛樂資本論

也別怪這些玩家只知道鋤大地拿獎勵,原神版本更新的劇情量越來越大,非學生黨誰有大把時間細細品味劇情呢?還不都是快速肝地圖攢原石抽卡。

開服不到半年的《崩鐵》,作為一部號稱「可視番劇」的優勢,則出現了版本更新無主線的情況,這無疑也是在削弱玩家與角色培養感情的契機。更何況,定位副游的《崩鐵》,玩家每天上線五分鐘就可以做完日常,而且戰鬥還能開自動。沒有劇情加持,對賣角色而言更為致命。

有人根據米哈游內部的一系列人事變動,將劇情水準的滑坡歸咎為「團隊內鬥」。但預言家游報從接近米哈遊人士及其他大廠遊戲人處了解到,雖然外界言之鑿鑿「蔡浩宇劉偉之爭」,但米哈游還不至於全公司上下斗作一團。

「以米哈游現在的體量來說,創始人有分歧正常,但應該不會弄得整個公司上下不寧。要我說,還是產能跟不上了的問題」。

根據公開消息,每次大版本更新是以「年」作為規劃單位的,就算是內鬥也很難影響當下的版本內容。米哈游內部多個項目齊頭並肩,確實會出現產能跟不上的問題。

技術方面或許還好說,特別是米哈游喊出「工業化」口號之後,但劇情依賴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人的創造力與想像力,而這兩樣東西偏偏是最難以捉摸,最容易出現瓶頸的。

「《原神》也三年了,好多開服時你覺得有意思的劇情現在早就不稀罕了,他們家編劇慣用的反轉劇情、甚至發刀片的節點,玩家也摸清了,自然就沒有新鮮感了。」

雖說定位副游,但《崩鐵》的文本量不比《原神》少,且其中埋了大量的梗,對於團隊的閱讀量和寫作能力都是考驗。產能慢下來,倒也在情理之中。

另外許多遊戲外的問題,也在加速玩家的退坑潮。比如海外玩家,因為黑皮角色迪希雅的強度不夠,認為米哈游「人種歧視」退坑;而國內男女玩家的對立情緒、角色林尼的舉報潮和水神的節奏、以及近期爆出米哈游中層的不雅言論等,都成為壓倒那些搖擺玩家的最後一根稻草。

二游,站在十字路口

米哈游的「中年危機」,是二游賽道的縮影。今年,是二游最卷的一年,卻不是二游最好的一年。

自從版號口子鬆開,上半年轟轟烈烈上線的二游幾十款,其中不乏大廠出品或站台的遊戲,但真正順利活下來而且活得相對不錯的,只有《崩鐵》。

自從《原神》之後,二游賽道迅速扭轉方向,走上了「內容為王」之路。這固然是件好事,但《原神》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行業誤導,不少廠商認為「劇情過硬+精緻立繪+全明星CV」就能勝天半子。

這個公式,對,也不對。

說它對,是因為好劇情+好立繪+好CV,確實能全方位衝擊玩家,且更容易提升玩家黏性。說它不對,是當整個賽道上所有的產品都在沿襲這樣的必勝公式時,優勢也就不再是優勢了。

比如今年六月底上線的《重返未來:1999》,無論是多次穿越時空的劇情、完全符合「女強」人設的主控、風格獨特的美術設計還是多國CV的加盟,這款遊戲的質感及誠意有目共睹。但它的這些優勢,掩蓋不了玩法的單薄與肝度,不少因為新鮮入坑的玩家迅速流失。

如前文所說,二游的邏輯是賣卡,玩家在已經擁有某個角色的情況下還會義無反顧地下池子,抽命座,就是因為對角色的「愛」,希望ta更強。所以,要把玩家留在遊戲中,要儘可能久地培養感情,於是二遊走上了「肝度」這條路。

受米哈游影響,市面上許多二游劇情長且不能跳過,肝度則比米家遊戲還要驚人,偏偏玩法上仍是老一套。而同時市面上存在大量差不多的二游,甚至連CV都是熟悉的老幾位,在A遊戲中玩得不痛快的玩家,很容易就跑路到B家。

但不肝,又確實影響賣卡,玩家付出的時間成本不夠高,也更容易跑路。就連定位副游,有自動戰鬥的《崩鐵》,最近都弄了新的肉鴿模式——寰宇蝗災,一局遊戲時間長且把玩家折磨得死去活來,但獎勵卻頗為豐厚,這麼做就為了強制提升在線時長。

有些遊戲試圖靠著開局福利留住玩家,但就像做餐飲的最好別一開張就做低價福利一樣,財大氣粗的騰訊代理的《白夜極光》,靠著開局狂發福利短暫沖榜,但福利發完過夠了抽卡癮的玩家,又跑去了下一個「開局白送160抽」的二游。

《原神》的成功,讓二游成為廠商心中的香餑餑,就連一直深耕MMO的西山居,都跑來分杯羹。但從今年整體情況來看,二游賽道已經走完了其他品類七八年才走的路,就連米哈游自己,都難逃《崩鐵》吸血《原神》,公司產品線過於單一的問題。

說到底,二游本就是圈層產物,因為《原神》的成功,它才從小圈子走向大眾,但它的玩法和底層邏輯,是為了所謂「宅一族」設計的,在走向大眾的破圈途中,勢必有難磨合、衝突的一面。

《原神》的成功,有先發優勢、有玩法設計等多方面因素組成,甚至我們很難說,如果《原神》是在今年上線的話,它的成績是否還能那麼耀眼、那麼一騎絕塵。

對於想在二游賽道大展宏圖的廠商而言,向左還是向右,是走泛二次元路線捕獲大眾還是深耕原教旨主義服務好核心玩家,就成了必須抉擇的問題,而路線不同打法自然也不一樣。

「中年危機」,對米哈游和整個二游賽道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二游這幾年上升勢頭猛,掩蓋了該品類自身的不少問題,如今也到了停下來復盤的時候了;另一方面,流水和日活雙下滑的米哈游也該提升危機感了,玩家反饋多年的優化問題是時候該安排上了,總是摳摳索索的福利,也該大手筆發放一次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e4299e63da121a50cf5e245541dfe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