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表達好嗎?翟東升:中國人更適合寫字樓,髒活累活交給窮國

2023-03-31     瑜說還休

原標題:如此表達好嗎?翟東升:中國人更適合寫字樓,髒活累活交給窮國

近日,《哈佛商業評論》發布的一則簡短視頻中,中國知名大學教授、學者翟東升稱:「中國人就應該坐在辦公室搞研發;髒活累活可以交給機器或者窮國做」等言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與爭論。

翟東升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中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拴在機器邊,或者餐桌邊——去擰螺絲,或者擦桌子」。

「作為智商最高的人類大的族群,我們其實更適合承擔寫字樓裡邊的研發、設計、營銷工作;作為最和平、最世俗的民族,我們其實更適合遊走於世界各國各民族之間,彌合各種宗教、各種族群之間的分歧;撮合各種交易」。

「今天,中國孩子、大多數孩子不得不做的髒活、累活,可以交給機器人去做,交給還沒有脫離絕對貧窮的那些窮國的孩子去做,從而也帶動他們的發展」。

……

不得不說,作為一名著作等身、影響力較大的中國知名教授、學者和國家智庫專家,能如此尖銳、犀利地表達出如此直白之觀點,可以說在中國學者中,甚至是那些比較和名的民粹主義公知中,也都是非常罕見的人物。

其一,翟東升稱「中國人不是天生干髒活累活的」——這話肯定是「政治正確」,且放之四海而皆準!

甚至可以說,無論哪國人、哪個族群的人,誰不會這樣想呢?這其實就跟我們自古就有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之思想邏輯,也是一脈相承的!

所以,翟教授這番話,擱哪兒說,或許在現實性上都沒毛病!——且對於「勞動人民」來說,更是「深得吾心也」,想想哪個餐桌邊擦盤子的服務員,或者是工廠里打螺絲的農民工,聽得此言後,誰不會歡欣鼓舞呢?

當然,目前這些人的小目標,仍還是在國內的階層固化較為嚴重的環境中,先獲得更多上升的渠道,走向更高的階層後,再來思考翟教授的大論也不遲吧。

其二,既然我們中國人不是天生干髒活累活的「藍領」族群,顯然就是這位教授所言的應該是「做寫字樓里白領的族群」,如研發、設計、營銷工作;以及彌合世界分歧、撮合各種交易的工作——也就是說要當世界的引領者、領導者之意思吧?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翟教授這段話有一個前提條件——「作為智商最高的人類大的族群,我們其實更適合……」,確實,有一些觀點認為,甚至說是事實證明,像以色列人與中國人,就被公認為世界上最聰明的兩大民族,但彈丸小國的以色列,顯然與大國的中國與中華民族相比,體量與能量上難以相提並論。

在現實與事實的層面上,我們當然要像翟教授所言的路徑向上發展——其實就可以說成:我們不能只停留在傳統的產業上,不能讓我們的孩子一代代成為農民工、打工人,只在最底層次的服務、加工行業賺得利潤最低的汗水錢,而應發展高科技、高智能、高技術含量的頂級產業,站在世界經濟發展鏈的最頂端。

但是,翟教授或許在實質意義上的這番表達,卻用了不同的語言呈現方式——而這種表達形式,想想與美國等國家的「白人至上主義」思想,是不是也有點似曾相識的味道呢?

曾經,非洲黑人被美國人當作非人的奴隸,印第安人被殘酷地血洗;直到今天,黑人等有色人種——其中也包括華人在內的亞裔族群,其實在美國人的深層次思維中,仍然是低於白人的族群,西方人內心思想中仍隱藏著的觀念、思想中,與翟教授這番話的邏輯,其實也依然有不少暗合之處吧?

當然,翟教授只是認為「中國人智商高」——這算是一種「族群優秀論;族群自豪感」,這或許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但當翟教授因此推論出「中國人就應做白領族群,並引領世界」時,則這樣的表達方式,卻容易被人誤解了:你這是不是一個「變種」的「族群優越論」,甚至是「族群至上主義」的思維呢?

近現代以來的歷史中,在世界叢林法則下,中國人也一直處於被看不起、被壓迫、被歧視的族群之最低端——那句消失並不太久的「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就是最好的證明。

可現在,當我們的經濟發展了,社會、文化、科技都有了長足進步,如果我們用翟教授這樣的話語體系、表達特色,來敘述和說好中國的發展與進步的故事,真的合適嗎?

或許,翟教授的想法與邏輯在事實上——特別是放在「人類叢林法則」面前,有著難以否認或違逆的真實邏輯,但這種過於現實到逼仄的表達方式,其實並非中國及中國人心中所蘊含的民族善意、人文情懷等「和而不同」思想之本意!

中國的發展不是以鄰為壑,而是共同發展,是走向「全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是形成的「世界命運共同體」,所以,中國發展的路徑之本意,以及我們所想達到的目標,都不是踩著別人而上,而只是分工不同的「共同富裕」——這一點上,顯然中國的形象與美國完全不同。

所以,當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國家一再強調「如何說好中國故事」的時候,其實作為中國知名的學者和智囊,哪怕說的或是「殘酷的現實」之表象,但若使用翟教授這樣的語言描述形式,就會令人——特別是外國人、其他族群感覺不爽了吧?甚至,我們還會因此被誤認為這是與美國「白人至上主義」一樣的思維邏輯了!

我們當然需要一套自己的敘事方式和話語體系——但這不是美國的那套霸權話語體系,也不能重拾霸權、殖民主義者那套「族群優越論」的話語體系,也不必與中國國內的極端民粹主義者的話語體系契合。

中國要講好自己的故事,要有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特色,這樣的話語體系要與中國傳統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語言體系一脈相承,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民族文化之內核與先進性,方能令世人心悅誠服,並能與中國一道攜手發展和進步。

中國不僅要在經濟上走向世界,事實上,在文化思想的交流中,也要學會真正走向世界,這就要求我們不要自說自話,更不能高高在上地說大話和說狂話,而是始終將中華民族的謙遜性保持於心,讓勤勞、善良、和平的民族性和民族形象作為我們的大旗,通過我們的文化交流融匯到全世界,而絕非像現在的美國那樣,用霸權主義的思維邏輯和話語邏輯開道,推行其實質意義上的「我族至上主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取代美國,成為完全新型、受人尊重的世界超級大國!【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d9d4c0a7b7e4e9b0d45547857b30e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