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觀天下 | 國際組織紛紛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

2024-06-20     中國經濟時報

此次國際組織提高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幅度較大,理由之一是認為近期中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將對經濟形成利好。

張一鳴

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調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後,世界銀行也在近期發布的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超越房地產的增長——周期性上升與結構性挑戰》(以下簡稱「報告」)中提高了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報告預計2024年中國GDP增速為4.8%,較2023年12月的預測上調了0.3個百分點。

世界銀行的人士在解讀報告時稱,這次上調一方面是因為出口強於預期,同時也反映了政府的房地產支持政策和財政支出增加的影響。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代表團在完成了2024年度與中國的第四條款磋商後表示,中國經濟預計在2024年和2025年將分別增長5.0%和4.5%。這個預測與4月《世界經濟展望》的預測相比,預測值均上調了0.4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國際組織提高中國經濟增速預期幅度較大,且均認為近期中國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將對經濟形成利好。

報告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面臨的上行和下行風險大致平衡。就上行風險而言,房地產市場更早企穩、財政支出高於預期、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可能會使增長超出當前預測。下行風險則包括房地產市場復甦的延遲、持續的通縮壓力、全球增速低於預期以及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

今年以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宏觀調控政策出台的力度和密度,包括下調購房首付比例,推動大規模的「以舊換新」政策落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發行中長期國債等,一系列措施正在顯現成效。

國家統計局6月17日發布的5月份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延續了一季度以來的向好態勢,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6%,環比增長0.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月為39211億元,同比增長3.7%。

國家統計局表示,從前5個月經濟運行情況看,總體延續回升向好態勢,運行是比較平穩的。近期,相當多的國際機構、國際組織都上調了對中國經濟的全年增長預期,充分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增長前景的信心。

目前影響中國經濟的幾個主要因素,包括需求不足、房地產市場風險、地方債務風險等方面,從當前出台的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看,一些積極因素正在持續顯現。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創近期新高,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6%,比上個月加快了1.6個百分點;服務消費較快增長,1至5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9%,增速快於同期商品零售額4.4個百分點;網絡消費占比穩步提升,1至5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1.5%,比1至4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7%,比1至4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總經濟師劉愛華指出,從下一階段各種因素來看,儘管外部環境複雜多變,國內經濟也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從生產需求、政策支撐等因素分析,經濟有望延續回升向好的態勢。

儘管如此,房地產市場開發投資額仍在下降的情況值得關注。數據顯示,1至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88006億元,同比增長4.0%,但同期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0632億元,同比下降10.1%,其中住宅投資30824億元,下降10.6%。與此同時,截至5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412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積增長15.9%。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表明,中國經濟每增長1個百分點,將使其他經濟體的產出水平平均提高0.3個百分點。對於中國經濟當下仍面臨的一些問題,需要通過更大力度的改革來解決長遠發展中的制約性因素,要在全力以赴緩解短期下行風險的同時,想方設法築牢長期向好的地基,才能讓國際社會長期保持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本文圖片:攝圖網授權

總 監製丨王 輝車海剛

監製丨李丕光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鄒 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c0e1c6db14c5c596a125ecccbca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