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烏蘭浩特葛根廟鎮做深做透「農旅融合」大文章

2024-01-14     新世紀體育報

原標題:內蒙古烏蘭浩特葛根廟鎮做深做透「農旅融合」大文章

內蒙古烏蘭浩特葛根廟鎮做深做透「農旅融合」大文章

在內蒙古白龍駒馬業賽馬場觀看完駿馬,吉林省白城市遊客曾進立即被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廟前美食街的各式美食所吸引,「這裡有地道的蒙餐,真好」。

旅遊旺季時,「紅色馬鎮」廟前美食廣場前展示風采的駿馬。

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和推動下,1945年8月11日,偽滿陸軍興安軍官學校一批青年軍官和學生在葛根廟陶賴圖北山舉行抗日武裝起義,打響了東蒙古地區民族解放的第一槍,並從此走出了戰功赫赫、彪炳史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騎兵第一師。

以建設「紅色馬鎮葛根廟」為主線,烏蘭浩特市充分整合完善現有的紅色資源、馬文化資源、綠色資源、宗教文化資源等特色優勢旅遊資源,將各類資源有機串聯,著力打造「連點成線、聚線成面」的旅遊產業發展布局,竣工不久的廟前美食街是其中的重點項目之一。

「紅色馬鎮」葛根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烏日嘎女士。

葛根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烏日嘎告訴記者,為了更好地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積極推進「紅色馬鎮葛根廟」建設,充分利用優質的自然資源與歷史人文優勢,葛根廟鎮積極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協調融合發展,做深做透「農旅融合」大文章。

「我們適度推廣『南果北種』種植技術,將亞熱帶水果引入溫室種植,與傳統本地應季果蔬種植相結合,錯季種植,實現了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瓜果蔬菜供應,充分滿足了四季旅遊的需求,為推動鄉村繁榮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

「紅色馬鎮」葛根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烏日嘎女士在策馬。

她指出,葛根廟鎮設施農業南果北種示範區共建有高標準日光溫室35棟,引進了火龍果、百香果、無花果、軟棗獼猴桃、車厘子、芭蕉等多個經濟和觀賞型相結合樹種,種植面積2萬平方米,年產量各類果蔬8.7萬公斤,年銷售額140萬元以上。

「我們種植的南方水果,由於適宜的土壤、氣候、濕度、水源和較大的晝夜溫差,加之所有果品都是完全成熟後才進行採摘,甜度和口感比南方運輸過來的同種類水果要優秀許多。如今,『南果北種』已然成為葛根廟鎮『農旅融合』的一個典範,到葛根廟鎮採摘新鮮的南方水果成為了一種時尚。」

「紅色馬鎮」廟前美食廣場昔日一瞥。

「紅色馬鎮」葛根廟旅遊景點一瞥。

烏日嘎說,葛根廟鎮「梵音」民宿是一個小型的民宿集群,主要的風格是禪意主題民宿,設施、配套一應俱全。「在我們葛根廟鎮吃過美食瓜果、看過名馬表演,稍感疲憊的時候,不妨到梵音民宿來休憩一下,感受遠離城市喧囂的靜謐,體驗難得的詩與遠方。」

烏蘭浩特市是紅色之城,蒙古族同胞眾多。

她指出,打造以「811」葛根廟抗日武裝起義舊址廣場——12公里騎行路線——紅色美麗村莊哈日野馬吐嘎查——紅星驛站——鄉味集美食街——車馬驛站——名馬館——中國人民解放軍內蒙古騎兵一師雕塑廣場——南果北種採摘園——鄉土人才孵化中心為主要節點,以「換裝上馬——走一次紅色馬道」、「品茗賞花——體驗一次紅色村莊」、「特色餐飲——吃一頓紅色美食」、「憶往思今——聽一個紅色故事」、「真情實感——看一場紅色微電影」為文化內核的精品紅色馬鎮旅遊線路,可為黨員培訓、教育研學、親子互動等不同受眾群體提供優質的旅遊服務。

「紅色馬鎮」葛根廟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烏日嘎女士與駿馬在一起。

據悉,上述重點項目及相關配套全部投入使用後,廣大遊客將在葛根廟獲得更加優質的旅遊體驗,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果蔬採摘,在廟前美食街有各地美食供遊客品嘗,在名馬館可進行體驗各地名馬騎乘、馬術訓練培訓並觀看精彩的馬術表演和比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ae4e74d789a872b917236c5efea1b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