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大勢已去」的準備?住建部定調:2024年起,樓市走勢清楚了

2024-01-04     平說財經張平

原標題:做好「大勢已去」的準備?住建部定調:2024年起,樓市走勢清楚了

在進入到2024年之後,樓市最新數據陸續公布。2023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每平方米15315元,二手住宅均價環比下跌0.55%,已連續20個月環比下跌。同時,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下跌城市數量為100個,二手房價格下跌城市已連續7個月超90城。對此,有業內人士提醒大家:要做好樓市「大勢已去」的準備。

而導致這一輪房地產市場出現大調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第一,國內現在房地產市場缺乏賺錢效應,很多地方房價都在下跌,炒房者不敢輕易入市;第二,經歷了3年疫情之後,各行各業都不景氣,很多家庭收入減少或失業,購房能力被削弱了;

第三,今年以來,一些大型開發商出現了爛尾樓的情況,這讓買房者損失慘重,欲哭無淚。而且對樓市的衝擊還是較大的。不少購房者擔心,這種情況也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擱置了買房的計劃。顯然,要讓老百姓對房地產市場信心恢復是需要時間的。

對此,很多人感到困惑,2024年的房地產市場該怎麼走?其實,就在2023年底,我國的住建部就已經定調:2024年要保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避免樓市出現大起大落。同時,住建部也提出三項具體措施:1、做好「保交樓」,化解房企債務風險;2、要多造好房子;3、推進現房銷售進度,未來會出現「現售+預售」兩種模式並存現象。

實際上,從住建部的最新定調來看,主要想表達三層含義:第一層,穩定房價。2024年還是要致力於確保房地產市場的穩定,避免樓市出現大起大落。預計未來銀行房貸利率、首付比例等利好政策,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第二層,恢覆信心。將大力推進現房銷售制度,未來現房的銷售比例將會不斷加大,預售房比例會逐步下降。同時,還要多建造好房子,這樣可以鼓勵剛需和改善性群體買房置業。如此一來,可以逐步使老百姓對樓市的信心逐步恢復。

第三層,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通過給民營房企輸血等方式(11月份國有銀行就向民營房企貸款300億),來減少爛尾樓以及化解房企債務風險。

顯然,2024年房地產市場不太可能出現大起大落的情況,大機率會是呈現「穩中有降」,以每年房價下跌12-15%的幅度,用3-5年的時間,讓房地產市場實現「軟著陸」,各地房價最終還是要回歸居住屬性,與當地居民收入掛鉤。

所以,如果你是剛需購房家庭,可以趁著各種樓市利好政策,以及開發商降價促銷,就可以輕鬆實現住房夢。而如果你是投資購房者,那麼未來房價出現「穩中有降、小幅下跌」的機率會非常大,現在應該是趕緊賣掉多餘房產,而絕不是再投資買房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a8fb798a74b4a2ba300d6235265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