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竟是「騙子頭目」?又一龐氏騙局揭露,700億資產歸0

2019-10-14     陸水新知

中國經濟在高速發展,國內的金融市場也是百花齊放,但不免有些良莠不齊,隨著國家對金融市場的監管越發嚴厲,不少「旁氏騙局」被暴露在陽光下無所遁形。龐氏騙局存在時間已久,在中國,它還有幾個通俗易懂的別稱:「空手套白狼」和「拆了東牆補西牆」。

近期就有一個金融平台出現了問題,先鋒集團董事長離世,眾多高管失聯,數萬名投資者徹夜難眠,他們的血汗錢也遲遲不能追回。還有更嚴重的,就拿今年曝光的龐氏騙局——鮮生友請來說,自從2017年鮮生友請成立以來,一直高調經營,兩年間擴張出130多家門店,在杭州的社區生鮮超市中可以說是難逢敵手,短短兩年時間,就將自己的品牌做出了10億估值。

然而,鮮生友請不過是在高聲吆喝,打著低價零售的噱頭,賠本引流給自己造勢,最終吸引會員們充值消費。於此同時,鮮生友請還將目標人群定在手有餘錢的中產階級婦女和老人的身上,通過「加盟費」、高收益的方式大量吸取資金。最先入坑的人拿到了後來人的錢作「收益」,於是更加心甘情願地被套牢,而後來人看到前人到手的利益,更加急切的想要加入。

最終想要高額收益、等待鮮生友請上市套現的大爺大媽們震驚的發現——今年五月上旬所有鮮生友請的門店突然關閉,最終老闆張知豪等5名管理層被捕、投資人被騙、消費者的錢也被忽悠走了,沒有一個人算是這場龐氏騙局中的贏家。

還有一位80後「商界精英」、金誠集團的董事長韋傑所組織的旁氏騙局更加令人咂舌。韋傑的對外履歷十分光鮮,他不僅是浙大法律系的高材生,年紀輕輕就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更是在各個大學巡迴演講,商界精英的人設曾讓不少投資者對他的金誠集團心生信賴。實際上早有媒體曝光他學歷造假,手中的浙大文憑只是一個毫無含金量的遠程學歷,他在很多大學間的演講都是自己自費去而不是受邀去的,甚至還強制讓自己的員工付費聽演講。

在包裝完自己後,韋傑抓住PPP項目(政府和民企合作基建)中的漏洞,私自捏造了商業價值5700億的名為「特色小鎮」的PPP項目,通過開發私募產品,累積資產達700億元。投資者本以為跟著這個所謂的「商業教父」可以獲得高收益,然而直到項目被曝虛假、金誠集團崩盤、韋傑被抓之後,這些投資者才恍然大悟:原來「商界精英」實際上是「騙子頭目」!然而投進去的錢只能是「打了水漂」,難以追回。

​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實際上這些龐氏騙局並不是沒有端倪的,投資者們要時刻保持警惕仔細觀察,不要被高利率迷花了眼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Yl_ym0BMH2_cNUgSj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