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場 庫 的 第 2364 部 每 日 一 片
今天早上,一段日本芭蕾舞團唱中國國歌的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這是12日來自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在演出時,特意排練製作的一段視頻聲援中國。
視頻一開始,便用中文字幕打出:
「日本松山芭蕾舞團向中國人民致以最深切的問候」。
帷幕拉開,七十多歲的團長清水哲太郎與妻子森下良子(被譽為「東洋珍珠」的著名芭蕾舞演員)攜團員亮相。
清水九十度彎腰鞠躬,親自致辭:
「數千年以來,中國教給日本無數寶貴的經驗與智慧。
人類最痛苦的時刻恰恰是最珍貴的瞬間。因為此時,人類會喚起無窮的力量。不氣餒、不鬆懈、不畏懼、不放棄,百折不撓,勇往直前,與看不見的敵人頑強鬥爭,必將迎來最後的勝利!」
之後,松山芭蕾舞團用中文演唱了中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森下良子致辭:
「武漢的朋友們,中國醫療界的白衣天使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相信你們一定會戰勝疫情,克服將來遇到的所有艱難險阻。」
最後,清水團長與芭蕾舞團成員一道用中文喊道:
「我愛中國!我們愛中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人類加油!」
以此來對中國人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不懈努力和辛勞付出,表達發自內心的尊敬和讚美。
視頻在網上流傳後,網友們的評論兩極化明顯。
有人看到一群日本人高唱中國國歌為武漢加油時感動。
有人人認為日本人唱中國國歌很奇怪。
的確,我們很少聽到有外國人唱《義勇軍進行曲》。
這首創作於中華民族危難時期,凝聚著中華兒女勇往直前精神的歌曲,從外國人口中聽到總感覺哪裡有點奇怪。
很多人可能會問,松山芭蕾舞團怎麼會準備這樣一段視頻應援中國,難道不知這首歌的來歷嗎?
其實,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除了中國人,還有誰了解這首歌的來歷,
松山芭蕾舞團,也算其中之一了。
松山芭蕾舞團於1948年1月由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創立,是日本著名的芭蕾舞團。
而他們和中國的淵源,要追溯到1952年。
1952年,周恩來總理贈送的中國電影《白毛女》在日本上演。清水正夫夫婦第一次看到中國電影《白毛女》,深受感動,萌生了將「白毛女」這個故事改編成芭蕾舞的想法。
清水正夫與松山樹子
因為缺乏相關資料,他們給中國戲劇家協會寫了一封信請求支持。
1953年底,清水正夫收到時任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同時也是《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先生的回信。
信中附有歌劇版《白毛女》劇本、樂譜以及舞台劇照,於是他開始了芭蕾《白毛女》的創作歷程。
2年後,1955年清水正夫和松山樹子夫婦將白毛女的故事搬上芭蕾舞台。
其中,芭蕾「白毛女」的主演正是清水正夫的妻子松山樹子。
松山芭蕾舞團也成為了第一個將中國電影《白毛女》改編為芭蕾舞劇的藝術團體。當年國慶節,松山樹子應邀訪華並出席國慶招待會,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
在中日尚未恢復邦交的1958年,他們頂住壓力來到,在北京、重慶、武漢、上海等地巡演,獲得巨大成功,深受中國觀眾的喜愛。
清水正夫也曾在書中回憶:
「上海的演出在能容納13000多人的文化廣場劇場舉行,在這麼多觀眾面前演出,對我們芭蕾舞團來說還是第一次。13000人的掌聲響徹巨大的劇場,這種壯觀的情景是舉世無雙的」。
而在此後的幾十年來,松山芭蕾舞團的藝術家們也依然演繹著「白毛女」這個中國故事。
他們被譽為中日「芭蕾舞外交」使者。
先後被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肩負起了「芭蕾外交」的重責。
1971年,松山芭蕾舞團第4次訪華公演。
周恩來總理還到現場觀看,並向扮演「喜兒」的森下洋子(松山樹子兒媳)贈送了絲製的喜兒衣裳、假髮等舞台道具。
2017年,松山芭蕾舞團第15次來到中國,在上海大劇院上演新版《白毛女》。
舞台上扮演「喜兒」的森下洋子儘管已經68歲,卻依舊舞步輕盈,演出結束後眾掌聲持續不斷,久久不願離開。
2017年,松山芭蕾舞團在上海大劇院演《白毛女》
森下洋子與上上海芭蕾舞團第一代「白毛女」扮演者石鐘琴台上相擁
可以說,松山芭蕾舞團為中日兩國的友誼搭建了藝術的喬梁。
即便到了今天,也一直致力於促進中日友好關係的發展。
他們很純粹,就是為了芭蕾,為了中日友誼。
「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就如同同飲一江水,擁有同一個母親一樣。」(上海芭蕾舞團團長辛麗麗採訪中說道)
這份純粹的感情從父輩清水正夫一直延續到他的長子,也就是這次帶領芭蕾舞團應援中國,唱《義勇軍進行曲》的清水哲太郎身上。
清水哲太郎與森下洋子
疫情無情,可是人有情。
從日本漢語水平考試HSK事務所捐贈給武漢的防疫物資上寫的那句「山川異域 風月同天」;
到在寒風中穿著旗袍,為武漢募集捐款鞠躬的日本女孩;
再到松山芭蕾舞團在演出中為中國加油。
毛主席曾說:「中國人民和日本人民是一樣的,都只有一個敵人,就是日本帝國主義和中國民族敗類。」
國恥不可忘,我們任何人都沒資格代表中國的先烈們去原諒歷史,但在災難面前,我們也要感恩這個世界上所有伸出援手的人。哪怕只是一聲「謝謝」。
看完這段視頻,你有什麼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