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嘴
壺嘴:也稱之為「流」,是影響出水的重要因素。
壺嘴分為直流和彎流。直流分為炮流和劍流,彎流分為一彎流、二彎流、三彎流。
壺嘴在與壺體連接上,處理時可分為
「明接」
、
「暗接」
兩種方法。
明接
方器較多用「明接」處理,利索大方。
暗接
而圓器則多用「暗接」處理,與壺身渾然一體,且有舒展流暢的造型特色。
壺嘴的細節處理,一是看壺嘴與壺身的連接處是否過渡自然,沒有脂泥塗抹的痕跡;二是最外緣的處理是否精細。
壺底
壺底:底足的尺度和形式處理,直接影響造型視覺的美觀。大致可分為一捺底、加底(足圈)、釘足三種。
一捺底:製作省工省時,漂亮的一捺底,線條柔和,光凈整潔且均勻對稱,一氣呵成,無毛糙感。
加底:在壺身成型時加一道足圈,並用脂泥復合嵌接,亦稱「挖足」。形制拙樸,手法簡單,茶壺安置也最穩妥。
釘足:源於銅器鼎足,用釘足支架壺體,穩而不滯,透出靈氣。圓器一般用三支釘足,方器則為四支釘足。從實踐使用而言,釘足不宜太高。
無論是哪一種壺底,讓壺站得穩穩噹噹是首要目的。
紫砂壺的每個部件都凝聚匠心,制壺人需要精心去考究,不斷去嘗試,才能將各個部位協調融合成一個整體,一把好壺也由此誕生。
得一把好壺不易,壺友們好好珍惜自己手中的紫砂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