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紅色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為了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縣融媒體中心開展了「最美退役軍人·尋找英雄老兵」活動。參加採訪的新聞記者將追尋最美英雄老兵的足跡,深度挖掘最美退役軍人的感人事跡,以生動鮮活的全媒體報道,展現我縣退役軍人的英雄事跡和精神風貌,營造「尊崇退役軍人」的良好社會氛圍,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從本期開始,將逐漸推出「最美英雄老兵」系列報道。
本期《漢江創客》人物:
周昆 湖北特戰兄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
雖已立秋,太陽依舊火辣,隨著開學季的臨近,周昆和他的團隊又開始忙碌起來。。
周昆是「特戰兄弟」的創始人,在這家素質拓展培訓機構里,90%都是退役軍人,其中7名是特種兵。
這天,周昆有些激動,曾經的戰友徐海東為了加入「特戰兄弟」,離開江蘇老家來到了谷城。
周昆的「特戰兄弟」來自四面八方,有谷城、襄陽本地的,也有來自紅安、蘇州,甚至深圳的,為了曾經的青春和夢想,大家走到了一起。來自湖北紅安的李紅俊說,「來這裡就像回到當年部隊一樣,哪怕辛苦一點,我覺得就像回到家一樣。」
從軍隊到地方,從特種兵到拓展培訓師,周昆用了16年的時間,只為找回當年的那份情懷。
周昆是襄陽穀城人,1998年高中畢業後,經過嚴苛的挑選,他被中國第一支特種部隊「南國利劍」選中,成為一名萬里挑一的特種兵。他說,「我記得當時我一分鐘做了96個仰臥起坐,普通的社會青年可能就是二三十個,四五十個。」
那一年,全國只招收了120名特種兵,周昆就是其中一員,生性調皮、喜歡挑戰的他,如願進入了軍營。
羈傲不遜的周昆雖然做好了一切心理準備,但長達一年的高強度新兵訓練還是讓他患上了骨膜炎。更可怕的是,周昆和戰友們要在超常的嚴酷環境下,完成高難度、高強度、高風險的訓練任務,做到上天下海如履平地。
平日「魔鬼」般的訓練,賦予了特種部隊完成特殊任務的技能,他們每天的訓練科目遠遠超過普通野戰部隊,每年還有長達半年之久的野外訓練。周昆說,在部隊的五年,是他人生一筆寶貴的財富,一些好的意志品質融入到他的整個生命,融入了他的骨子裡和血液里。
服役的五年中,周昆多次獲得部隊嘉獎並榮立三等功一次,1999年他在「南國利劍」年終大比武中獲得第三名,2002年又榮獲「南國利劍」十大標兵的稱號。
2003年,周昆從部隊退役,他在廣州漂泊了14年,考過公務員,打過工也創過業,也正是在那裡,周昆較早接觸到了素質拓展培訓。
回來以後發現,襄陽這麼多家,十幾家類似的(拓展培訓)公司,他們絕大部分,90%以上是不養教官的,他們有任務的時候可能就是臨時,叫自由教練。
周昆發現,從事素質拓展培訓的,大部分都是退役軍人,如果不把大家聚在一起,除了無法規範和提升專業素養,更重要的是缺乏一種歸屬感。
2017年春節後,周昆終於下決心回到了家鄉,當時正值谷城電商產業園免租三年,周昆便在產業園裡註冊成立了湖北特戰兄弟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現在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公司里的42名員工幾乎全被派了出去,可兩年前的這個時候,公司里還只有周昆一個人。接第一單業務時,「特戰兄弟」已經吸納了6名退役軍人,但周昆沒有料到,做完這一單後的三個月,公司沒有接到任何業務,可即便是這樣,周昆也依然堅持訓練,堅持不解散團隊,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周昆說,自己永遠都不會放棄,自己的字典里永遠都沒有失敗這個字眼,特別堅韌和頑強,(特種兵)它的意志和品質是常人所不能企及的,這種意志的錘鍊是融入到骨子裡面的。
退役後的十幾年,周昆多次創業,多次失敗,但正是特種兵的意志品質,一直支撐著他不斷前行。五年的特種兵生涯給了周昆太多感悟,為了鼓勵學員,他會將感悟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會將特種兵的意志品質植入到每一個培訓環節,嚴格要求每一位學員。
越來越多的客戶開始認可「特戰兄弟」,兩年來,他們共服務企業近2000家,服務群體超5萬人,其中中小學生3萬人,逐步將「特戰兄弟」打造成集特戰訓練體系、素質拓展、企業管理為一體的專業培訓機構,被谷城縣評為「優秀退役軍人創業團隊」,周昆也被評為2019年襄陽楷模、最美退役軍人。
周昆告訴記者,因為自己當時從家鄉離開參軍入伍,在外面摸爬滾打多年,現在又回來從事和當年工作性質差不多的一個行業,對他而言,這是一種初心的延續。
正是周昆的這份初心,成就了現在的「特戰兄弟」。考慮到公司員工90%都是退役軍人,不少人也都在部隊入了黨,2019年,周昆又先後申請成立了黨支部和團支部,目前公司已有黨員12名,團員15名。
現在的「特戰兄弟」共有員工42人,其中退役軍人38人,以前多是谷城襄陽本地的,而從2019年起,越來越多外地甚至外省的退役軍人聽說了「特戰兄弟」。
周昆說,根據市場需求,他還將開拓社區保安等業務,預計到明年年底,他可以再為退役軍人提供200個就業崗位。他說,「這樣就不是一個小家了,就變成一個大家了,大家的夢想和價值都能夠得到很好的體現。」
離開部隊快二十年了,周昆還會時常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想起同一批32名隊友中,28個兄弟因高強度訓練腎衰竭,卻依然不肯退出訓練,他知道,這麼多年來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是在為犧牲的年輕戰友們活出個樣。生命里有了當兵的歷史,血液里流淌的就永遠是軍人的血,周昆說,不管自己身處何方,不管身份如何轉變,他都將無愧於「南國利劍」。
-END-
來源|谷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編|陳安國 林鵬
編輯|陳世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