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交流中融合奮進——「澳門青年看祖國」澳門各界青年「歡聚北京」交流團側記

2024-10-29     中國青年網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伴隨著《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澳門培正中學學生龍紫嵐與北京市新英才學校「風鈴草」童聲合唱團成員共同唱響經典旋律,一場別開生面的青春彙報會拉開序幕。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10月24日晚,由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指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全國青聯、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主辦的「澳門青年看祖國」澳門各界青年「歡聚北京」交流團青春彙報會在中央團校舉行,50餘名澳門青年分享了自己與祖國共奮進的青春故事。

今年,「澳門青年看祖國」主題交流活動已組織兩萬餘人次澳門青年來內地開展交流,澳門各界青年「歡聚北京」交流團活動是其中的旗艦活動,於9月底在澳門啟動,200餘名澳門青年分赴河北、黑龍江、上海、福建、江西、山東、廣東、重慶、陝西、甘肅等10省市,圍繞融合發展、經濟金融、歷史文化、科技創新等主題開展參訪交流。在京期間,澳門與內地各界青年還共同觀看了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

交流,擴大愛國愛澳同心圓

在黑龍江,澳門青年走訪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多個城市實地參觀、調研考察。

「這是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有利於各界青年互相學習,開闊視野,擴大愛國愛澳同心圓。」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海南省青聯委員、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理事長吳嘉婷深刻感受到了歷史的沉重。「黑龍江之行讓我更加堅定了愛國情懷,澳門青年們,我們應該銘記歷史,自強不息。」

從歷史悠久的哈爾濱站,坐著高鐵在幾天內走遍3個城市,江門市青聯委員、中國根藝術空間藝術總監馮偉傑在中國一重感受到大國重工;到齊齊哈爾小朱家村品嘗秋收後最新鮮的石板大米……「遼金文化、中俄文化、中朝文化、鐵道文化共存,展現黑龍江和諧包容的獨特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

多角度、多層次的參訪行程,讓甘肅省青聯澳區委員、甘澳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澳門衛生局護士古惠卿和同行的澳門青年深入了解了甘肅文化精粹,增強了作為中華兒女的民族認同感和根脈自豪感。

7天的交流活動給澳門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王雪飛留下深刻印象,「我看到每位團員都可以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大家揮舞著國旗,深情地唱響《我和我的祖國》,充分體現了澳門青年『愛國愛澳』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我希望自己成為如意甘肅的『超級宣傳者』,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悟帶給身邊的朋友們。」澳門青年攝影學會秘書長、香港天成商務航空空中乘務員陳珮珊,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最近10年在香港生活和工作,上一次到甘肅還是10多年前。這次交流,讓她對甘肅和祖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新的體會。

感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青春彙報會上,從祖國各地交流回來的澳門青年,通過各種形式與大家分享此行的所見所聞所感。

5年前的「六一」前夕,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學生鄭語涵,曾和同學一起寫信給習近平主席,站在小朋友的視角描述澳門回歸後的變化和對祖國的感恩之情。

收到習近平主席的回信後,鄭語涵和同學都非常激動,「我決心好好學習,長大把祖國和澳門建設得更加美好」。

沉浸式演講中,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普惠金融部副總經理周永豪表示:「在上海,讓我這個金融圈的小伙子大開眼界,感知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探訪上海創新港、上海國際汽車等,認識到國家一批高端化、智慧化的新型支柱產業正在迅速崛起。」

在東莞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OPPO移動通信有限公司了解到國家科技的高速發展,全國青聯委員、澳門街坊總會副理事長兼青委主任鄧文基覺得,「這不僅是創新的力量、科技的奇蹟,更是澳門青年融入祖國發展大潮的機遇」。

「在新發展產業中,黨組織的存在讓人感受到黨的重要性。」跟隨上海團參訪時,山東省青聯常委、澳門中華新青年協會副會長梁倩文看到,遍布在產業、街道的青年之家,幫助青年更好地融入產業發展、適應新居住環境,「這對於幫助澳門青年就業發展很有借鑑意義」。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高級司庫交易員盛藹欣表示,有機會到北京參加課程培訓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交流,對於像她一樣在澳門出生、上學、工作的青年,可以更好地了解國家發展情況,是一次很好的實踐之旅。

深圳市青聯委員、澳門發展策略研究中心副秘書長葉偉強認為,通過一系列實地考察、互動交流,進一步讓澳門青年對黑龍江省紅色歷史、自然生態、文化共融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體會,推動黑龍江與澳門兩地青年交流交往,建立深厚情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澳門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更有利條件,讓澳門青年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更好作用。

奮進,共創美好未來

北京交流團成員走進首程時代中心了解負碳樓智慧管理系統;在首鋼工業遺址公園拍照打卡、登上高爐眺望。

澳門金沙中國培訓及發展部高級經理陳坤良作為交流團中的一員,走進首鋼園感受傳統工業綠色轉型升級的成功探索。他表示,澳門目前也在進行城市舊區更新,自己所在的公司也參與其中一部分工作,負責將舊區打造成娛樂休閒的地方,首鋼園的發展規劃理念提供了一個方向。此次交流活動中,他和團友不僅有參觀,還有人工智慧、國際關係等方面的相關課程培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安排,讓他覺得「北京之旅,打開了我的眼界」。

在「逐夢未來」主題分享環節,星競威武集團創始人、董事長何猷君分享了自己的青春奮鬥故事。過去幾年,作為一名澳門青年創業者,他帶領一批優秀的中國青年,創立了全球領先的數字體育集團「星競威武集團」,並成為唯一一位30歲以下美股敲鐘的亞洲創始人。「我堅定地參與中國文化『千帆出海行動計劃』,盡己所能,激勵澳門青年赴內地就業創業,為國家發展大局作出貢獻,實現個人價值與中國夢的完美融合。」他說。

「在與敦煌研究院的青年代表交流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從常書鴻到樊錦詩等幾代莫高窟守護人的故事,被他們『擇一事、終一生』的信念深深感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投資促進處中級行政專員劉延鑫表示,「我們要從甘肅文化的親歷者,變成甘肅文化的傳播者,儘自己所能,推動甘澳兩地青年交心交融,書寫甘澳發展新篇章。」

從2008年創建澳門菁英會,培養青年的國際視野和愛國情懷,到成立滬澳青年交流促進會,為滬澳青年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再到與上海市青聯簽署合作備忘錄,推動滬澳青年在旅遊、科技、網際網路、創業等領域的合作。全國青聯常委、澳門恆和企業集團執行董事顏奕萍堅信,「澳門青年能在國家的發展藍圖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美好未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沂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aac091cc4d497ef42df33e44ce2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