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如何止跌回穩,實現平穩健康發展?今天(10月17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涵蓋房地產領域的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悉數到場,這5位省部級官員分別是: 住建部部長倪虹、財政部部長助理宋其超、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
發布會現場。國新網發 趙一帆 攝
住建部: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主要採取貨幣化安置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要回應群眾關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9月29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具體落實工作。
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指導各地迅速行動,抓存量政策落實,抓增量政策出台,打出一套「組合拳」,推動市場止跌回穩。
關於「組合拳」怎麼打?「即 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倪虹在發布會上概括提到。
四個取消
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城市政府要因城施策,調整或取消各類購房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包括——
取消限購
取消限售
取消限價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取消限購
取消限售
取消限價
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標準
四個降低
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了0.25個百分點;
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統一一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到15%;
降低存量貸款利率;
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
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了0.25個百分點;
降低住房貸款的首付比例,統一一套、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到15%;
降低存量貸款利率;
降低「賣舊買新」換購住房的稅費負擔。
通過落實這些已出台的政策,降低居民購房成本,減輕還貸壓力,支持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兩個增加
- 一是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城中村安全隱患多、居住環境差,群眾改造意願迫切。據有關調查,僅在 全國35個大中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170萬套,那麼從全國其他城市來看,這個量還會很大。 全國城市需要改造的危舊房有50萬套。
這次提出的新增實施100萬套,主要是 對條件比較成熟、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提前乾的項目,就可以提前干、抓緊干。這次 主要採取貨幣化安置的方式,更有利於群眾根據自己的意願和需要來選擇合適的房子,減少或者不用在外過渡,能夠直接搬入新居。同時,也有利於消化存量商品房。
什麼樣的項目可以獲得政策的關心和支持?
- 第一,這個項目首先得是群眾改造意願強烈、安全隱患比較突出的。
- 第二,項目的兩個方案要比較成熟,一個是徵收安置方案要做得紮實,能夠確保徵收工作順利推進,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另一個是資金大平衡方案能夠做到項目總體平衡,避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
主要政策有哪些?
一是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
二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專項借款。
三是允許地方發行政府專項債。
四是給予稅費優惠。
五是商業銀行根據項目評估還可以發放商業貸款。
一是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
二是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可以給予專項借款。
三是允許地方發行政府專項債。
四是給予稅費優惠。
五是商業銀行根據項目評估還可以發放商業貸款。
各地還可以結合城市更新,進一步謀劃選擇條件成熟的項目,提前實施,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還可以在100萬套基礎上繼續加大支持力度。
- 二是年底前,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要將所有房地產合格項目都爭取納入「白名單」,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國新網發 徐想 攝
倪虹表示,相關政策發布以來,政策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房地產開發投資、新建商品房銷售等主要指標降幅繼續收窄,特別是9月底以來,一手房的看房量、到訪量、簽約量明顯增加,二手房的交易量持續上升,市場出現了積極變化。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一項一項抓落實,把政策效應充分釋放出來,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倪虹說。
央行:
10月26日可查看存量房貸利率調整結果
關於「一攬子房地產金融政策」最新進展,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陶玲在回應南都、N視頻記者提問時表示,預計大部分存量房貸利率將在10月25日批量下調完成,意味著大家在10月26日就可以通過貸款銀行的指定渠道查看調整結果。部分中小銀行調整時間會稍晚,總體會在10月31日前全部完成。
絕大部分借款人都不需要到銀行網點辦理,對於房貸為浮動利率的借款人不需要提出申請,銀行系統會批量調整,這部分占存量房貸九成以上。
9月24日,人民銀行宣布五項一攬子的房地產金融政策。其中,存量房貸利率調整方面,9月29日人民銀行發布公告,完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機制,同日人民銀行指導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發布了自律的倡議,各商業銀行也發布了公告。10月12日,主要商業銀行發布了操作細則。
「目前,商銀行正在加班加點修改合同,修改設備系統,做好各項準備。」陶玲說,為方便辦理,絕大多數借款人都不需要到銀行網點。其中對於房貸為浮動利率的借款人不用提出申請,商業銀行將統一批量調整這部分存量房貸占九成以上。對於房貸為固定利率的借款人,可以通過商業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辦理,也無需到銀行網點。
「對於從中小銀行獲得房貸的,因為有一些中小銀行的網絡還不是很完備。可能需要借款人到銀行網點辦理,具體情況請大家關注具體貸款銀行的公告。」陶玲補充。
對於借款人普遍關心的政策調整後房貸利率具體是多少?陶玲回應,大家知道房貸利率是由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加點幅度構成的。根據這次政策要求,調整的是加點幅度,對於加點幅度高於-30個基點的存量房貸,將加點幅度統一降至-30個基點。
「例如北京前期首套房貸利率最低加點是55個基點,那麼此次將最低加點降至-30個基點,這就意味著房貸利率降幅達到了85個基點。北京的二套房貸最低加點是前期是105個基點。那麼按照城市利率的下限要求,此次將最低價點降至負五個基點。房貸利率總體降幅就達到了110個基點。」陶玲舉例。
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後,能夠節省多少房貸呢?陶玲預計, 存量房貸利率將平均下降0.5個百分點左右,總體上將能節省利率支出1500億元,惠及5000萬個家庭、1.5億居民。
9月24日,為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人民銀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至15%。政策發布後,人民銀行總行指導各地分行因城施策,配合城市政府迅速落實。南都記者關注到,目前,除北京、上海、深圳三個一線城市自主採取差異化安排外,全國絕大多數城市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統一調整為15%。
金融監管總局:房產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額年底將超4萬億
會上,金融監管總局副局長肖遠企介紹了「白名單」項目貸款的實施情況。他表示,預計到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
肖遠企介紹,今年年初以來,我們跟住建部門一起指導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把合規房地產項目都納入「白名單」,推動金融機構增強對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的支持力度。要將商品住房項目貸款全部納入「白名單」,做到「應進盡進」。「白名單」和城市融資協調機制已經建立了半年多時間,經過各方的努力,現在已經有很好的經驗和做法。在政府協調推動、金融融資支持和司法執行保障等方面,都探索了一系列比較完整的制度體系。納入「白名單」以後,對房地產項目的管理更加規範,融資也更加便利快速,對於項目的建成和交付、對於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肖遠企舉例道,在廣東珠海有個住宅項目,前期已經出售了部分房屋,後來因為種種原因,這個項目處於停工狀態。城市融資協調機制建成以後,省級、市級等好幾個層級都建立了相應的融資協調機制,在協調機制的協調和推動下,使得這個項目符合納入「白名單」的條件標準,最終推動這個項目納入了「白名單」,然後某一家國有大行對這個項目新增了貸款6億元,這個項目很快就復工建成,而且相應的配套設施也同步建成,項目很快就成為珠海的一個暢銷樓盤。很多人看到項目建成,而且配套設施都非常好,就來買這個項目的房子。
肖遠企還表示,目前,我們經過認真地研究,把商品住房的房地產開發貸款項目全部納入「白名單」的條件已經具備,今後符合「白名單」標準條件的房地產項目,均應該按照「白名單」管理,做到「應進盡進」。在具體流程上採取審核與備案兩種形式。在審核方面,按照目前城市融資協調機制對「白名單」項目的流程繼續發揮作用,繼續保留,同時房地產項目公司也可以跟銀行一起商量,銀行按照授信標準,對房地產項目進行融資,通過「白名單」機制進行備案,納入「白名單」管理。我剛才講了,納入「白名單」以後項目管理更規範,融資也更快捷更便利,有利於房屋建成,有利於保障各方合法權益。
肖遠企還說,截至10月16日,我們統計,「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達到2.23萬億元。預計到2024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為做好房地產項目融資,保障房屋建成交付,我們還會進一步優化完善房地產「白名單」項目融資機制,做到合格項目「應進盡進」,已審貸款「應貸盡貸」,資金撥付「能早儘早」。
住建部:
到年底可以讓450萬新市民、青年人
住進保障性住房
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介紹道,解決好新市民和青年人的住房問題,讓他們能夠在城市安居樂業,是城市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提高城市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關於解決群眾住房問題,國家大的政策是一手抓保障,一手抓市場。以政府為主,保障群眾基本住房需求,通過市場來滿足群眾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
保障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租賃的方式,另一種是購買的方式。關於租賃的方式,對於新市民、青年人,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公租房,以「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等方式,讓新市民、青年人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對於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各級政府都高度重視,實施了公租房保障,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公租房保障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實物租賃,還有一種是貨幣化補貼。
關於購買的方式,就是對於有一定經濟能力,雖然暫時買商品房還有困難,但是可以購買保障性住房。主要是以需定建、以需定購。籌集房源也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新建,還有一種是購買符合條件的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在工作中,也考慮了新的形勢變化,為適應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的需要,要求和支持地方結合實際,適度增加保障性住房的面積。
倪虹強調,各城市政府在結合當地實際優化完善房地產政策的同時,一定要加大保障力度,兜牢住房保障這個底線。 今年1—9月份,已經建設籌集了保障性住房148萬套(間),到年底可以讓450萬新市民、青年人住進保障性住房。
自然資源部:
去化周期過長的城市
暫停供應商品住宅用地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介紹道,在住宅用地供應上,一手抓控新增,一手抓盤存量。
在控新增方面,指導各地合理控制新增商品住宅用地供應,對於去化周期過長的城市暫停供應商品住宅用地;對於去化周期較長的城市,實行「盤活多少、供應多少」。
在盤存量方面,10月12日,財政部宣布了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這項政策主要是為地方政府以收回收購的方式盤活存量土地提供資金支持。考慮優先回購企業無力開發或者不願繼續開發、尚未動工建設的住宅、商服用地,及時匹配專項債券等資金。
對於收回來的土地,再次組織供應用於房地產的,將嚴格把控。市場確有需求的,才可以優化條件、精準投放,但必須控制在收回收購總量的一定比例之內。
通過收回收購土地盤活存量,能夠起到三方面的作用:
- 一是減少市場存量土地規模,更好發揮土地儲備「蓄水池」和投放調節的功能,穩定市場預期。
- 二是增加資金流動性,有利於房企集中資金用於保交房。
- 三是收儲後形成「凈地」「優地」,既有利於補齊公共服務設施短板改善環境,滿足居住需要,也可以騰出空間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有效投資。
在盤活存量土地政策措施中,除了上面所說的支持地方政府收回收購閒置存量土地以外,還有兩條路徑:
- 一是鼓勵企業優化開發。對於企業有意願、市場有需求的,允許分期辦證、延期支付出讓價款、合理免除企業違約責任等,來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 二是促進市場流通轉讓。對於企業無力開發的,指導各地通過搭建交易平台、支持預告登記和「帶押過戶」轉讓、助推司法處置和合作開發等,激發市場活力。
來源:國新網、南方都市報
編輯:齊瑞敏
《千年石窟 匠心傳承》宣傳片
建弘題記 延續千年的歷史密碼
「奔奔」帶你了解一眼萬年的炳靈寺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