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婺源縣首屆最美醫師先進事跡(第一批)公布!

2019-08-26     中國最美鄉村

為進一步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精神,激發全縣衛生健康系統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推動我縣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縣委、縣政府決定對清華鎮中心衛生院等3家群眾滿意衛生院,余時超等3位優秀鄉鎮衛生院院長,萬剛波等10位婺源好醫生,洪鵬等5位杏林聖手,余正元等20位婺源健康衛士,賀汪琪等10位最美鄉村醫生予以通報表揚。今天開始,魅力婺源微信公眾號將陸續推出他們的先進事跡。

陳滿朝:妙手銀針解病痛

從1987年畢業開始,陳滿朝一直在縣中醫院工作, 在長達三十多年的臨床一線工作中,他目睹了無數病人的痛苦。為解除患者病痛,在歷年醫院條件及設施並不十分完善的情況下,又沒有前輩的專業指導,陳滿朝逐步積累經驗,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獨特的治療方法,運用中醫針灸推拿和中藥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獲得了較好的療效,得到廣大患者的普遍好評。

「患者的健康是我最大的追求」,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從醫三十多年來,他始終把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作為自己的職責,用自己的愛心和專業特長,為患者解除病痛,贏得了信賴和好評。在堅守中醫的路上,陳滿朝始終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專研新技術,在他的努力下,縣中醫院針灸科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科內醫師由1人發展為7人,形成初、中、高級的人才梯隊,具備醫、教、研為一體的工作團隊,縣中醫院針灸科也成為上饒市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同時,他還參與完成市廳級中醫藥課題3項,發表論文十餘篇,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1項。從醫三十多年來,陳滿朝治療過的病人達二十萬人次。

「從醫這麼多年來,雖然自己的工作比較辛苦,沒有休息,沒有節假日的休息,但是經過我們給病人的治療以後呢,能夠為這麼多病人解除病痛,看到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我們就感到特別的欣慰,覺得自己能為患者解決病痛,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和滿足」。他的語言是樸實無華的平直表白,但字字句句出自真情,感人肺腑!

王紅林:精心守護患兒生命健康

王紅林,男,1975年出生,大學本科學歷,婺源縣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他從醫20多年來,牢記醫生的職業使命,堅持不斷學習,鑽研業務知識,精益求精;他耐心地與每個家長交談,輕聲細語地詢問孩子的細微感受;他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每一位患兒,用無私的愛精心守護著孩子們的健康,連續多年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2019年獲得上饒市「好醫師」榮譽稱號。

從醫20多年來,在平凡的醫療崗位上,王紅林默默地奉獻著,忘我地工作著,挽救了無數患兒的生命,不管是夜間入眠,還是白天忙碌,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冷的冬日,只要患兒需要,他總是隨叫隨到,沒有半點猶豫,他已經記不清多少個不眠之夜是守護在患兒身邊度過,也記不清自己到底搶救過來多少個鮮活的小生命……在這些過程中有感動也有心酸,很多都讓他難忘。但他至始至終牢記醫者初心和使命,以滿腔的愛心、細心與責任心,贏得了病人及家屬的信任。王紅林常說:「人活著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無論是昨天、今天,還是明天,我都會用一顆熱忱之心,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在兒科事業中,盡情地揮灑、無私地奉獻,精心守護患兒生命健康。」

吳小珍:守護人們健康的忠實衛士

吳小珍,男,1965年8月出生, 1988年進入婺源縣衛生防疫站,從事地方病和傳染病防控工作,他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三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為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忘我工作,曾榮獲「全省絲蟲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全國絲蟲病防治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03年的「非典」席捲我國大部地區,疫情流行之廣,傳播之快,感染之重是極其罕見的。此時全縣上下聞「非」喪膽,在此危急時刻,作為一名傳染病防控工作者的他不畏風險、挺身而出,自告奮勇地戰鬥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為群眾答疑解惑,對來自疫區的人員進行系統監測、對高風險場所進行清理消毒,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經過2個多月的奮戰,最終把「非典」疫情拒在婺源縣的大門之外。2004年,他承擔我縣絲蟲病防治工作資料彙編工作。資料彙編繁雜,他通過全面疏理,認真組織,加班加點,經過2個月的努力,完成了彙編,彌補我縣絲蟲病防治系統性資料的空白,為我縣之後絲蟲病的控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在絲蟲病防治工作上的突出貢獻,2005年被評為全省絲蟲病防治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被評為全國絲蟲病防治先進個人。他負責的碘缺乏病監測、登革熱蚊媒監測、鼠疫監測、瘧疾病原學監測等項目多次獲得省市級先進表彰。2015年,婺源縣全面達到了消除瘧疾考核。

正是這麼一群普通淡泊名利的疾控人,懷對人民的無比熱愛而赤誠肝膽,用自身的默默付出書寫著對疾控事業的熱衷,用青春和熱血,築起堅實的防護牆,讓百姓遠離傳染病的侵襲,為健康婺源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吳曉明:為患者健康護航

吳曉明,男,中共黨員,婺源縣人民醫院科教科主任,呼吸內科主治醫師。

2010年,吳曉明以優異的成績從貴陽醫學院碩士畢業後,放棄了本可以留在貴陽省城工作的機會,毅然地回到了家鄉報效鄉親父老。近十年來,他愛崗敬業,刻苦專研,對待患者視若親人,關心每一位病人,在日常治療中為患者盡力解決各種困難,他的辛勤工作贏得了病人的信任,同時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充分肯定。2016年獲縣委表彰「優秀共產黨員」, 2017年獲南昌大學撫州分院及江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表彰「優秀帶教老師」,2018年獲縣委表彰「優秀共產黨員」、「我是黨員我帶頭十佳個人」,今年又被評為上饒市「好醫師」。除了醫生身份外,他還是戰鬥在扶貧一線的扶貧工作隊員,除積極運用自己的技術開展健康扶貧,他還與老百姓深入交流,以「拉家常」的方式幫助貧困戶出點子、找路子,助力脫貧攻堅。

醫路漫漫,我會盡我最大努力成為一名業務精湛的臨床醫生,然後服務於民,為人民的身體健康盡心盡責,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這是吳曉明的心裡話,也是他的真實內心寫照。

葉秀成:風華正茂,譜寫醫者仁心

葉秀成,男,中共黨員,清華鎮中心衛生院副院長、主治醫師,2019年獲得上饒市「好醫師」榮譽稱號。

從醫二十幾年來,葉秀成始終紮根基層、恪守本職、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他牢記黨員身份,盡好黨員義務,履行職業賦予的使命,急患者之所急、憂患者之所憂、想患者之所想」。在平素工作中,他時刻為病人著想,從檢查到治療,為患者精打細算,如果遇到遠道而來的患者,還會跟相關科室溝通聯繫,儘量當天把該做的檢查都完成,以明確診斷,給予及時治療。他非常重視診療過程中的心理疏通,在給病人看病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堅定不移地認為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良藥。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

作為一名基層醫務工作者,他每天從事的都是些看似簡單繁雜的工作,沒有驚心動魄的壯舉,也沒有耀眼的光環榮譽。可是在他心裡一直有個聲音告訴自己:「小病無小事,事事須盡責」,能夠在基層數十年如一日的服務盡職,靠的是一份「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的初心和一份「踏踏實實做人、端端正正行醫」的執著!

章春和:執著,永遠是一種前行的力量

章春和,男,1960年生,1981年從上饒衛校畢業後,就一直從事公共衛生監測工作,一干就是近40年。他是疾控戰線上的老前輩,也是德高望重的衛生工作專家。

章春和始終不忘疾控人初心,牢記疾病預防控制使命,為婺源公共衛生事業貢獻畢生精力。2008年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他第一個主動請纓參加抗震救災,被選入第二批赴川救災隊伍,一個近50歲的人,為保障災區人民的健康,與年輕人一起背起沉重消殺設備,走村入戶,開展災後防疫工作;2014年開始,他又主動請纓承擔空氣污染霧霾監測項目,為及時系統掌握霧霾天氣對居民產生的影響和疾病變化情況,他櫛風沐雨,不辭辛勞,深入1000餘戶收集一手資料,為下步工作提供強有力支持和保障;2017年2月,婺源縣暴發人禽流感,面對疫情,他沒有退縮,沒有喊苦喊累,毅然接受持續幾個月的「日清理、周消殺」任務,並圓滿完成,未出現第二代病人發生;2017年的「6.24」洪災中,他自己家也是受災戶,車庫被水淹沒,東西都還沒來得及搬走,但在家人也需要他的時候,他卻說:災後消殺至關重要,不及時不徹底易導致傳染病暴發,我個人事小不足掛齒,疾病防控事大。

不是歲月靜好,而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致敬所有為婺源疾病預防控制事業而默默奉獻的疾控人。

(來源:縣衛健委)

END

編 輯:曹炳輝

責任主編:李華龍

總 監:傅容萍

廣告熱線:0793-7361867

-END-

婺 源 縣 官 方 政 務 微 信

江 西 省 十 大 政 務 微 信

發布權威信息 回應熱點事件

引導網絡輿論 服務婺源民生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9Y_zmwBJleJMoPMwRh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