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霧是什麼?

2023-01-18     煎蛋

原標題:腦霧是什麼?

你有沒有累到無法正常思考過?或者卡在同一個句子上,來回來去的讀它?對於那些有腦霧的人來說,這只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段。

那腦霧到底是什麼呢?值得我們關注嗎?

「腦霧」並非一個醫學術語。「這是現在患者們使用的一個口語化的術語,為的是跟醫生說明自己的情況。」耶魯醫學院的神經學家Amy Arnsten說。

這一術語通常是用來形容一系列持續存在的症狀,包括注意力集中困難、輕微混亂、思維遲鈍、健忘和總體的疲憊感。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感受,但假如長期存在,就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

雖然腦霧缺乏嚴格的臨床定義,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存在。「我會把(持續的)腦霧看作是某種東西出錯的跡象,」《衝散腦霧》的作者、神經學家Sabina Brennan說。

什麼造成的腦霧?

存在腦霧的患者可能有潛在的健康問題。原因有可能是前額皮質出現了某種輕微的結構或者功能損傷,這一區域的大腦負責認知過程,比如計劃和決策。這個區域覆蓋了部分的大腦額葉,「是我們大腦里最晚進化的部分。」Arnsten說,「而且它和感覺皮層等一些更古老、更典型的迴路在神經傳輸上有差異。」這些脆弱的神經迴路可能對感染或頭部創傷所引發的炎症尤為敏感。

但腦霧可以伴隨著大量的疾病。多發性硬化、紅斑狼瘡等炎症性疾病,以及萊姆病等細菌感染都能誘發腦霧。抑鬱症或焦慮症的患者可能會對腦霧相關的雜亂、困惑的感覺比較熟悉。高血壓、低血糖、頭部受傷以及睡眠剝奪都能產生腦霧,還有更年期期間。甚至還有一些醫療也會誘發腦霧——比如說某些高血壓藥物、助眠藥和化療。

但或許目前最高調的腦霧誘因是長新冠。長新冠的患者會在首次感染新冠後出現持續數周、數月甚至數年之久的長期症狀,其中最常見的症狀便是慢性腦霧。

22年一篇發表在《自然》上的研究發現,新冠會在大腦某些區域中造成異常以及腦灰質損失速度提高2%,其中就包括前額皮質。這轉而會影響到患者的認知能力。「我們發現比起未感染的參與者,感染的參與者進行複雜工作的能力表現出更大的下降。」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牛津大學納菲爾德臨床神經學院的的神經學家Gwenaëlle Douaud說道。

腦霧可以治療嗎?

好消息是,大多數的腦霧都可以治療。Brennan說:「人類的大腦還是很有韌勁兒的。」

解決腦霧的關鍵在於找出潛在的病因。假如精神恍惚是由於壓力或者睡眠不足,那在晚上睡個好覺就能改善(即便如此,也是說著比做著容易)。此外,改變生活方式也能幫助減輕認知模糊,比如做做運動,調整飲食,破解謎題來刺激大腦。

假如腦霧無法通過優質睡眠來改善,那就得去看醫生了。Brennan說:「當一個人擔心記憶力時,防患於未然總是好的,挂號去看醫生吧。」

長新冠等慢性病症引發的腦結構的改變會隨時間而自愈,但還沒有足夠多的數據好讓我們弄清這需要多久。根據發表在23年BMJ上的一篇研究,對70例長新冠病例的分析發現,那些報告說有注意力和記憶力問題的患者在感染1年後也沒有恢復,「表明這是長期持續的症狀。」接種疫苗的個體更不容易出現這類長期持續的症狀。

像是Arsten以及她同事這些研究人員正在尋找改善腦霧的方法。他們已經發現了幾種有希望的現有藥物(一開始的研發初衷是治療其他病症,比如多動症和高血壓),但他們的研究工作仍處於初期階段。「這是一個科學剛開始理解的領域。」她說,「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的交叉區域是非常複雜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8da794979d95a0dc8ef707029ca70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