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俄羅斯海軍唯一一艘"現役"的航空母艦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事實上說是現役多少是帶有爭議的,因為這艘航空母艦自從2017年以來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洋之上,俄羅斯海軍序列中有很多水面艦艇以及潛艇屬於"現役",但實際上如同這艘航空母艦一樣都處於大修狀態,結果修著修著修不下去就退役了),這兩年多的時間以來,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可謂是命運多舛,導致目前俄國海軍根本沒有航母可用。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
其第一起大規模事故發生在2018年年底,當時承載其維修工作的PD-50號浮動船塢(整個俄羅斯理論上只有兩個浮動船塢可以承載這艘航母,另一艘在萬里之外的遠東)正在高速注水,結果因為天氣惡劣,突然遇到了供電中斷,注水瞬間控制不住導致沉沒,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岸上的起重機倒塌砸中了航母的後部飛行甲板。如果不是旁邊一票拖船趕上去及時搶救的話,估計這艘航母現在就涼透了,事後庫茲涅佐夫號從北莫爾斯克轉移到了位於摩爾曼斯克東北部的俄羅斯海軍第35修船廠。
(PD-50號浮動船塢)
結果2019年年底的時候,這艘航母再度出事,由於工人不慎,第一動力機組在焊接過程中火花落入有漏油的艙室從而引發火災,滅火工作持續到24小時之後才結束,這場火災造成了兩人死亡,10人受傷,再度給庫茲涅佐夫號飽經滄桑的身軀以重創。不過事後俄羅斯船舶部門還嘴硬,表示航母不會因為火災推遲交付時間。日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採訪了俄聯合造船集團總裁阿列克謝∙拉赫馬諾夫,此人說,航母依然會按照計劃在2022年重新回到北方艦隊服役。
(飛行甲板被砸出的坑)
庫茲涅佐夫號的主要改裝項目在於動力系統以及船舶電子設備,原來的8台KVG-4型增壓鍋爐和4台TV-12-4蒸汽輪機已經是嚴重落後於時代的產物,雖說其輸出功率相當之高(前者為20萬馬力後者為14.9萬千瓦),不過可靠性相當之差。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這艘航母接受改裝之前,其每次出海身邊總是帶著一大堆拖船,俄國人也害怕這艘航母一旦在海上趴窩,到時候回都回不來了。而且其沖天的黑煙也證明了其動力系統之落後,是典型的燃燒效率極低的產物。
(庫茲涅佐夫號火災)
那麼這艘航母真的能夠像俄國人說的那樣,在2022年按計劃重新回到北方艦隊服役嗎?答案是機率極小,俄國人放這種衛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在失去了PD-50號浮動船塢之後,這艘航母只得進入第35海軍修船廠的干船塢進行維修。俄羅斯在2019年年初的時候就決定擴大這個海軍修船廠的規模,不過迄今為止也沒有任何動靜。可以說到了現在35修船廠都不具備維修升級庫艦的必要條件,俄國人總不能把拆了的KVG-4鍋爐再裝回去吧?那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彼得大帝、庫茲涅佐夫和烏斯基諾夫海軍元帥號)
歸根到底,出現這種情況的最重要原因還是俄羅斯惡劣的財政狀況,不過俄羅斯船舶工業的野心依然相當大,尤其是克雷洛夫設計局和涅瓦設計局,每年"軍隊"論壇上都能看到這兩個設計局拿出的全新航母設計方案,動不動就是十萬噸加核動力。對於他們來說,最好的做法應該是放下身段,從加強維護修理能力開始,如果長期眼高手低,未來俄船舶工業成為一個大號印度也是有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