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叛祖國的無恥叛徒,日本人為他樹碑立傳,還在中國為他建陵墓

2019-07-18     歷史有妖氣

自古時起,日本就是我國的臣屬小國,唐朝時期更是首先表示願尊我國為「上國」,其經濟文化都是由我國一手帶動。可是在近代,日本卻突然崛起,在中國土地上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行,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傷痛。可是大家知不知道,日本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就擁有先進的槍枝彈藥,發展西方的工業科技,都是源於一個中國人,是他為了利益,把火槍傳入了日本。


明朝末期,中國沿海各地都奉行海禁政策,堅決不與外國進行海上貿易,可是汪直卻偏偏反其道而行。汪直是1501年生人,據《歙縣縣誌》記載記載,汪直出生的時候曾有異象,這就間接地說明了汪直這個人不簡單,將來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如果引導得當,則是治世能臣,如果誤入歧途,則會成為禍亂一方的匪徒。


事實證明,他走了中間那條路,他選擇下海經商。由於他從小就在海邊長大,對航海技術非常熟悉,於是他就夥同幾個兄弟偷偷進行海上貿易,把中國的硝黃、絲棉等違禁貨物運往日本等國,從中獲利。汪直的大名在日本可謂是響噹噹,他不但敢於打破明朝「海禁」制度,還把明令禁止的物品偷運出國,解決了日本資源匱乏的問題,日本感念他大恩,還特意為他建造了一個基地。


1543年,汪直和幾個葡萄牙軍火商做生意,不幸在海上遇上風浪,他們偏離了航向,於是好巧不巧的到了日本的種子島。種子島當地大名的兒子種子島時堯看中了葡萄牙人手中的火繩槍,就委託汪直充當翻譯,促成這筆交易。最後,種子島時堯以2000兩白銀的價格購得了日本最初的兩挺鐵炮,經過日本的不斷研究,最終製造出威力巨大的戰爭兵器。汪直可謂是居功至偉。


汪直的種種海上行為,一是為了自己獲利,二就是為了可以逼迫朝廷開通海上貿易,以自己在海上的霸權,銀子豈不是揮手就來。於是他自導自演,讓手下扮演海盜,襲擊中國的多處港口,自己則作為「正義」的化身,把「海盜」們一一殲滅,樹立了一個海上英雄的形象,自稱「徽王」。朝廷在萬般無奈之下,略施小計,就把汪直擒獲了。


汪直被擒獲之後,還口口聲聲說要為朝廷效力,他可以幫助剿滅擾亂沿海地區的海盜,朝廷看他這幅樣子,一點招攬的心都沒有了,於是在1559年,在杭州將其斬殺。日本感念汪直的功勞,在長崎縣松浦史料博物館門前為他豎立了一尊銅像,12名日本人還在2000年來到汪直的故鄉黃山市為他修建陵墓,不過後來,被兩名大學教師砸毀,再無後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8OIw2wBJleJMoPMAl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