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開是戰國時期一個頂頂有名的人物,畢竟愛財愛到連滅了自己國家都敢。縱觀同時期的其他奸臣所作所為,哪裡有人比得上郭開在亡自己母國方面的兢兢業業。不得不說,郭開在坑自己人方面,有至高無上的「學問」,令人唾棄又唏噓。
從為趙國南征北戰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廉頗,到後來在趙國風雨飄搖里力挽狂瀾的李牧。郭開憑著一張嘴,在先後兩屆趙王面前,生生掀掉趙國最大的兩個頂樑柱。第一次讓趙國武將幾無可用之人,第二次直接將整個趙國土地和王室都獻給了秦王。「大秦第一功臣」稱號非郭開莫屬,只是賣國臣的下場不如何美麗。
一、陷害廉頗
許多人會疑問,一個這樣臭名昭著的小人,一生貪財無數,就是趙王眼瞎,不會連一點風吹草動都收不到的吧?讀史書一個很突出的要點就是,不要高估一個四下奔波為皇室拋頭顱灑熱血的忠臣,在皇室心中的地位,也不要低估宦官佞臣在掌權者眼裡的分量。郭開在這種關係里,扮演的就是後者。
皇室之所以對郭開如此信任,以至於郭開說什麼趙王都會去掂量,主要是因為他與趙悼襄王是從小時候就一起玩的。從前的郭開,是當時還是太子的悼襄王伴讀。陪著長大這一條就已經非常令悼襄王對他信任了,但是還有一條,郭開長的精緻,而趙悼襄王好男色。這種內外兼修的佞臣,自然混的如魚得水。
與君子產生矛盾,可以解決可以化矛盾為美談,例如廉頗曾經和藺相如之間的水火不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但是郭開不一樣,他不會像藺相如一樣,從大局看事情。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他只將這件事看做是自己的恥辱,只想著伺機拔了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壓根不會去思考眼前人對國家的作用。
與君子產生矛盾,可以解決可以化矛盾為美談,例如廉頗曾經和藺相如之間的水火不容,成就了將相和的佳話。但是郭開不一樣,他不會像藺相如一樣,從大局看事情。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問題,他只將這件事看做是自己的恥辱,只想著伺機拔了這顆眼中釘肉中刺,壓根不會去思考眼前人對國家的作用。
後來趙悼襄王繼位後,郭開成了一等一的大臣。謀劃了很久,郭開終於在一次廉頗攻打魏國的征戰中找到了「縫隙」。廉頗本就是武官,做事直爽,那時郭開說服趙王收回廉頗的兵權。
還在為趙征戰的廉頗一時被氣的火冒三高,帶兵直接打了來替他的人一頓,嚇得那人連夜跑路。冷靜下來之後,廉頗深知已無繼續為將的資格,隨後流亡於其他國家。
悼襄王死後,幽繆王繼位,郭開以他老師的身份位及相國之位。當時趙國面臨大軍壓境,慌亂間這才想到被放逐許多年的廉頗。郭開哪裡會同意讓自己厭惡的人東山再起,於是買通了當年去請廉頗出山的幾位使臣,讓他們告訴廉將軍已老,身體根本不好無法勝任。徹底阻斷了廉頗繼續帶兵一事,一代名將就此退出歷史舞台。
二、陷害李牧
李牧是趙國被傾覆前最後一員智勇雙全的武將,頗有藺相如當年的風采,是當時家喻戶曉的名人,在軍中的威望也很高。當時李牧的存在,給秦國攻打趙國形成了極大的阻礙。秦國上下最頭疼的事情不是怎麼拿下趙國,而是怎麼把李牧這塊「冥頑不靈的路障」給挪走,別讓他礙眼。
李牧這個人幾乎沒有任何的軟肋讓他們拿捏,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於是有人提到了採用迂迴戰術,從李牧身邊人下手。但是軍中人士當時對於李牧的崇拜,別說賄賂他們給李牧下套,就是提一句李牧的不好,也是要與「信口雌黃」說自家將軍不好的人誓死相拼的。
隨著一個個「過濾」,最後找到了一個突破口,那就是郭開。既然不能從李牧這一塊出手,只能從掌權者入手了。他們抓到了郭開此人十分貪財的弱點,給了他大量的金銀財寶。一筆巨款,換李牧離開正面戰場。
郭開收到這筆財物之後,就開始吹起「枕邊風」。趙幽繆王從小是在郭開的眼皮子底下長大的,算是郭開的學生,對先生自然恭敬。郭開幾乎沒有費多少口舌,趙幽繆王就在郭開為他規劃的「利弊權衡」中選擇了替換李牧這一亡國之舉。
李牧即使軍中威望再高,如何告訴掌權者此時秦軍的虎視眈眈,在統治階級面前也不可能有任何反抗的餘地。原本外患趙國就已是強弩之末,內部一亂必然一團散沙。
三、趙國國破
替換李牧的是個靠著家族上位的毛頭小子,三兩下就被秦軍挑下戰馬橫死戰場。因此幾乎是李牧前腳被調離,後腳秦軍的鐵騎就踏上了趙國的土地。這時郭開慌亂之下為了保命,勸趙王舉國投降。因為國破之後皇室並未反抗,所以留下了趙王的性命。同時郭開因破城有功,封為上卿,此時趙王才發現自己最信任的老師竟然出賣了趙國。
許多被改編的影視劇中,因為對郭開這個角色藝術性的加工,同時迎合觀眾對他咬牙切齒般的恨,將其結局設定為國破之後就被秦王下令殺死的下場,但是真正的歷史卻並非如此。秦王何等老謀深算,他在其他國家安排了那麼多探子,殺死一個郭開很簡單,但是再籠絡為其做事的人臣可就難上加難了。
四、總結
秦王曾經在趙國為質期間,郭開做了許多羞辱他的事情。趙國國破後,秦王雖「不計前嫌」沒有殺了他,但是只是給了郭開一個有名無實的虛職。秦國稍穩定之後,郭開就帶著數百人向秦王辭行,回到如今已是秦國的趙國。據傳,僅金銀財寶,他就拉了整整四車。
天道有輪迴,蒼天饒過誰。在回秦朝的路上,遇到一夥窮凶極惡之徒殺死了郭開,死相即為慘烈,幾乎到了剝筋抽骨的程度,這就是史書里關於一代奸臣郭開的最後筆墨。至於到底是秦王的人還是名將李牧的人,終究無人再為他深究,只道是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