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冬季嫁接,你需要知道這幾點

牡丹是我國的傳統名花,深受人們的喜愛。傳統的牡丹嫁接法時間性要求強,黃河流域中部以9月上旬至10上旬為宜,錯過嫁接時間,則成活率隨時間的推遲而降低。

其實,牡丹的嫁接現在即可進行——

牡丹嫁接從11月至翌年1月底均可進行。整個嫁接過程要在大棚內進行,棚內溫度控制在15℃至25℃。

牡丹冬季嫁接注意點:

一、注意砧木與接穗的選擇

砧木採用直徑2至3厘米、粗壯、無病蟲害的芍藥根或實生牡丹根,尤以實生牡丹根為好,晾曬2至3天,使其充分變軟備用。嫁接前要妥善保存砧木,防止凍傷。

接穗選取長7至10厘米,生長健壯充實的當年生頂枝,或當年「土芽」發育成的枝,接穗隨采隨接。

二、注意嫁接方法

採用半面劈接法:

即先將接穗下部兩側用利刀削成一邊厚一邊薄的三角楔形,削麵長2.5厘米至3厘米;再將砧木頂端削成光滑的平面,在橫斷面的一側由上而下切一條長2.5厘米至3厘米的切口,將接穗從一側插入,使兩者形成層對準。

插接穗時注意不要把削麵全部插進去,要外露2毫米至3毫米的削麵在砧木外,俗稱「露白」,這樣更利於分生組織的形成和癒合。

嫁接好後用麻繩或麻皮紮緊即可。

三、注意嫁接苗的假植

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50厘米至60厘米深的假植坑,長度依苗木多少而定,溝底先鋪3厘米厚的濕沙,然後將嫁接好的苗木50株捆一捆,整齊地堆放在坑內。堆放到距地面15厘米時,上面全部填滿濕沙,略高於地面,並插入秸杆利於透氣。

若嫁接較晚,可直接在大棚中假植,方法基本同上。待接穗與砧木癒合,80%的根部露出白點(即不定根)時,及時栽種到大田中。注意不能讓幼根長得太長,以免栽植時損傷。假植所用沙的濕度以60%為宜,即用手握能成團,鬆開可散,但不滴水為度。

四、注意嫁接苗的栽植

一般採用挖溝栽植,溝寬20厘米,深30厘米,株行距為15厘米×35 厘米。嫁接苗上端略高於地面,上覆蓋細土,做成10厘米至15厘米寬的土壟,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加以保溫。2月至3月,待部分苗木萌芽時,先插孔透風,以免灼傷幼苗。

隨著氣溫的回升,待幼苗發芽出土時,及時將幼苗周圍的地膜剪破,用土壓實即可。其後進入幼苗生長期,及時掰除牡丹根砧上的萌櫱芽,及時澆水排澇,中耕除草,防治蠐螬、葉斑病等病蟲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7IBcm4BMH2_cNUgNz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