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康震給12歲選手講「我住長江頭」,很精彩,但重點不便講

2020-02-06     美詩美文的世界

對於很多中、小學語文老師來說,再難理解的成語、漢字,他們都能找到深入淺出的辦法,讓同學們心領神會。唯有這愛情古詩,讓他們挺為難。最讓他們「無奈」的是,偏偏千年文壇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往往是愛情詩。

語文老師的難處,在《詩詞大會》第5季中,嘉賓康震老師也遇到了。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來自少兒團的12歲小選手周胤好就遇到了首肉麻情詩題,當時的題目要求划去兩句詩中的錯誤項:

A.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B.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

因為是划去錯誤項,所以這題選B。其實題目很簡單,答錯的人也不多,畢竟這是一個千古名句。但主持人龍洋還是讓康震老師講解一下這首詩,對著一位12歲的小朋友講這樣一首肉麻情詞,也確實有點兒為難康震了。讓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詞:

《卜運算元》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這首詞是北宋大詞人李之儀的經典作品,康震老師的講解是十分精彩和有耐心的。康老師提到,這是李之儀寫給自己的第二位愛人楊姝的,當時李之儀的愛人胡淑修已去世,自己又被貶至太平州,正是人生最低谷時。李之儀在一次拜訪好友黃庭堅時,黃家一位歌女楊姝彈了一曲《履霜操》為他鳴不平,這首曲彈進了李之儀心坎里,就這樣兩人便互生愛慕,在一起了。

康老師講完後意味深長地表示:「可累死我了,全部是按照小學語文課本的講法來講的」,這話的意思是之所以講得如此中規中矩就是因為眼前的選手是個12歲的小朋友,只能這麼來講。其實這首詞的重點他不太方便講,那麼本期就由筆者和大家說一說。

首先咱們要明白,李之儀曾師從蘇軾,一生寫過不少詞作,水平都不差,但最經典的就是這首《卜運算元》子,但大家翻看各種史書典籍就會發現,北宋名家對這首詞作很少點評,算是集體忽視了這篇作品,這是為何?

因為這是一場頗為傳奇的老少戀。寫此詞時,李之儀已是55歲,歌女楊姝只有13歲,雖然在當時女子這個歲數已能婚配,但兩人年齡的差距還是不小的,老少戀李之儀自然是對楊姝寵愛得很,這首詞就是個見證。

而李之儀的髮妻胡淑修,則是北宋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琴棋書畫無一不通,能寫詩還是一位精通算學發明的奇女子,當時文壇名將們對她都頗為推崇。所以我們也就能理解,為何北宋的名家都不評價這首《卜運算元》了。因為他們打心底就覺得,李之儀最好的文字應該是給妻子的,而不是給這樣一個不知何處來的小丫頭的。

或許有人會覺,李之儀的髮妻胡淑修明明是公認的大才女,難道與丈夫多年的情誼卻敵不過一段老少戀嗎?這事咱不能這樣看,李之儀與髮妻在一起時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妻子在世時他或許並沒意識到愛情對自己有這麼重要。正是因為愛妻的離逝,讓他明白了在一起時就要好好珍惜,不然失去了定會後悔莫及,事實上李之儀也為妻子寫下了悼文,也是十分感人的。失去妻子的遺憾和頓悟,自然會讓他在第二段感情中體現。本就是人生最失意時,還能收穫一段難能可貴的愛情,大多男子都會小心呵護,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關於這些內情,其實老師們也不用迴避什麼,也不用和古人那般不開明。李之儀是在髮妻離世後才和楊姝在一起的,兩人是兩情相悅,寫下如此動人的詞作並不過分。大家覺得呢?歡迎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6x1HHAB3uTiws8KtOJ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