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暹羅是現代哪個國家?國王為何要取中國名,而且都是同姓?

2022-02-06     生活給的溫暖

原標題:古代的暹羅是現代哪個國家?國王為何要取中國名,而且都是同姓?

我們在讀明、清兩朝的歷史時,會碰到一個有著非常生僻的國家名稱,這個國家就是暹羅。我們之所以能夠大量地從明、清史中看到,那是因為在明、清兩朝的時候,暹羅是中國王朝的藩屬國。那麼,這個暹羅國是今天的哪個國家呢?

古代的暹羅其實就是今天東南亞的泰國。說起泰國的歷史,大約至今已有700多年了,而其在整個歷史中也只經歷了五個大一統的王朝,其歷史溯源還是比較簡單的。1350年烏通王建立阿瑜陀耶王國,建都大城,被中國明朝封為暹羅國王。

暹羅國就是這樣來的,後至清朝也一直沿用明朝的習慣,為清的藩屬國,其新任國王大多是要由清朝皇帝進行冊封。最後在曼谷王朝建立,其統治一直延續到現在,1949年改國名為「泰」,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泰王國了。

泰國與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這不光是因其本民族很多人有中國血統、國內有著人數居於第二大民族的華人,更主要的是,其王室與中國有著委深的關係。如,我國第一個在國外當國王的人就是在泰國,還成了泰國的「民族英雄」。還有,泰國王至今還保留有取中國名字的傳統等。那麼,泰國王為何非要取個中國式的名字呢?

鄭信畫像

今天的泰國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國號全稱泰王國,當今統治泰國的朝代仍然是曼谷王朝。曼谷王朝建立至今,對泰國歷史有不可磨滅的貢獻,泰國曼谷王朝開國國王拉瑪一世。拉瑪一世公元1737年出身泰國大城王朝貴族家庭,父親是泰國人,母親有華人血統,所以拉瑪一世也是有部分華人血統的泰國人。

拉瑪一世名查庫里,他從小就習文練武,是個文武雙全的貴族子弟,年輕時結識了我國廣東潮汕人鄭信,並且結為異姓兄弟。鄭信即泰國吞武里王朝開國國王,泰國人稱其為「鄭皇達信」。後來,查庫里娶了鄭信的妹妹,兩人的關係更為密切。

拉瑪一世

1767年,緬甸入侵成功攻陷了大城,阿瑜陀耶王國滅亡。查庫里跟隨鄭信在泰國東部招兵買馬,僅用7個月的時間就擊退了緬軍,光復了大城。隨後,鄭信與查庫里又開始攻城掠地,於公元1769年成功統一泰國全境,因此鄭信和查庫里被後世泰國人視為民族英雄。鄭信對於泰國的貢獻是非常大的,泰國今天的版圖就是他奠定的基礎。

同年,鄭信在吞武里登基稱國王,史稱吞武里王朝,查庫里作為吞武里王朝開國功臣受到了鄭信的信任,被封為將軍統領軍隊。按理說,拉瑪一世是鄭信的親妹夫、好兄弟、開國功臣,理應好好輔助鄭信,穩固吞武里王朝對泰國的統治,但是查庫里不僅沒有這麼做,反而有了自己取而代之的歸心。

公元1782年,即吞武里王朝建立13年後,也許是因為年齡大了的原因,據說鄭信逐漸應得非常昏庸,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他已經不再是從前那個英明神武的開國國王。這時,45歲的查庫里趁機發動兵變,廢掉並殺害了鄭信,把鄭信的王位搶過來自己坐,建立了查庫里王朝。因為查庫里王朝定國都曼谷,所以稱曼谷王朝。

按照之前的慣例,暹羅新皇上位之後是要報宗主國大清備案的,也就是冊封承認了。由於查庫里是篡位上台,所以他不敢把真相告知宗主國大清王朝,於是他謊稱鄭信因疾病而死,自己是鄭信的兒子鄭華。實際上查庫里只比鄭信小3歲,當時的乾隆皇帝不分真假,信以為真,就冊封查庫里為暹羅國王。

泰國大王宮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歷代曼谷王朝國王向宗主國大清王朝皇帝請求冊封的時候,都會有個華人姓名,從開國的拉瑪一世到當今的拉瑪十世都有,儘管宗主國大清王朝早已滅亡,有華人姓名這個規定卻沒有廢除。如,如今的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其中文名字叫做鄭冕。

查庫里的治國能力與鄭信相比毫不遜色,他勵精圖治,強化曼谷王朝對泰國的統治,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都有相當不錯的作為,是泰國歷史上的一代明君。直到公元1809年,在位27年的查庫里因病駕崩,終年72歲,由與王后所生的長子拉瑪二世繼承王位。

多年之後,查庫里的後代拉瑪六世在位期間,引用泰國傳說拉瑪,把自己的君主稱號定為拉瑪六世,並且追尊祖上五代君主為拉瑪一世、二世……後來所有的曼谷王朝國王沿用至今,所以直到那個時候,查庫里才被後世稱為拉瑪一世。

拉瑪十世

但是,關於泰國王為何要取中文名字,這個說法是比較流行的一種,但可能有些水分。拉瑪一世是篡位當的國王不假,但是否是通過政變而篡位,這個就不確切了。也許中因為鄭信死後他篡位的,但上報清朝要冊封時為避嫌,就謊稱自己是鄭信的兒子。

但是,從其後一直沿用至今,似乎紀念的意義很大,倒可信其為真了。因為,鄭信在泰國人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被認為是泰國「五祖(帝)」之一,稱其為「鄭皇」,如今在曼谷的吞武里廣場就有他的紀念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dcbb9732069e6f22db94dfc3ba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