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衛視絲路春晚:創意之美讓絲路文化破壁出圈

2022-02-02   影視前哨

原標題:陝西衛視絲路春晚:創意之美讓絲路文化破壁出圈

導讀:作為衛視春晚最獨特的一面旗幟,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在「用中國故事做好國際傳播」中有自己的堅守和創新。

文 | 黎河

張騫、公主、商隊集體行進,人物實景與視頻畫面交疊在一起,來自千年前的迴響更讓人震撼。

絲綢之路有多壯觀?當150人現場演繹喜多郎、雅尼神作,紀錄片《河西走廊》中的場景被搬上舞台,一種磅礴的氣勢自然流淌。由中國作曲家徐鯉的《千年回眸》、日本作曲家喜多郎的《絲綢之路》、希臘作曲家雅尼的《河西走廊之夢》進行改編串聯,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的開場節目《絲路交響》融合不同音樂風格,交響樂團和電聲樂隊的巧妙配合,再加上上百名舞蹈演員、合唱團成員,絲綢天路如傾瀉般赫然出現在眼前。

於2022年2月1日在陝西衛視播出的「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以「各美其美、和美與共」為核心,圍繞絲路精神的主線,通過2小時晚會,為全球觀眾帶來了一場具有國際視野的中國年文化大餐。

感官體驗持續升級,

「合」字舞台蘊含中國風骨之韻

圍繞「絲路」的主題,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囊括形式各樣的具體節目,將國內外知名音樂家、藝術家、中國文化 IP、歷史主題等作品重新包裝,助力觀眾對節目品牌、風格系統的記憶。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用地域獨特的文化統御每一個板塊的具體內容,更加主題化、國際化和特色化。

管弦、電聲、民樂、現代樂團等不同歌舞詩的跨界融合創新模式,將不同時代的音樂做了適應當下的創新和發展,將絲路音樂的情感、態度和理念與現代社會相協調、相融合;並且包含了新時代語境下中國傳統與世界音樂的對話和交流,讓最有魅力的中國故事能夠在今天被人們聽到、看到,真正把一個過去完成時的文化成功轉化為現在進行時的文化。

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總導演黃志寧:

「音樂是最好的世界語言,整台晚會還是以音樂作為一個最基礎的表達方式,去致敬我們絲路上的歷史、文化和文明。絲綢之路不只單純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不同國家的音樂家都有他獨特的理解。我們更要通過音視效的表達,讓世界上不同國家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讓國潮的現代表達方式,不止是年輕人喜歡,更多年齡層次的觀眾都能接受。」

晚會在內容設計上突破常規形式,緊扣時代主旋律,站在受眾視角上抓住大話題,以篇章主題《回眸》《聆聽》《交融》《絲路之聲》《五星出東方》,五個「星」作為單元結鏈全篇,這些新編排、新技術的使用,不光是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更是為了讓觀眾感受到電視表現從形式到技術都在持續升級。

為了凸顯「絲路」的主題,蜿蜒起伏的螢幕,像中國書法一筆勾勒出的飄逸絲綢,蘊含中國風骨之韻,力與美相得益彰。這場晚會在舞美設計中融入更多傳統元素,在造型上突破以往的傳統方或圓造型,打造「合」字型舞台。主舞台還能夠通過結構裝置變化成各種樣式,從穹頂飛檐到中間絲帶,再到表演場地。整體視覺的「合」也象徵著絲路上的合作共贏精神,指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既有聲光電交織的宏大場面,又有特寫演繹的細膩情境,舞美設計、氛圍營造的安排等都承擔著空間敘事的功能。看完這場絲路春晚,社交媒體上的網友都感嘆「太震撼了」「感受到與世界的連接了」。

讓絲路精神激勵更多人,

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新視聽

絲綢之路既是卓有膽識的世界經貿大創新,又是人類不同區域族群文化的大融匯。如何記錄這種「大融匯」?在文藝作品中又如何深刻展現其精神內涵呢?

吳彤作為跨界樂手,攜手中外樂手共同演繹,空靈的電子聲、水聲、鳥叫聲還有悠悠笙聲組成引子,《萬里茶道》將各種文化元素進行結合、共振,通過歌者獨特的演繹緩緩鋪陳開來千年的茶文化,一幅悠遠多彩的歷史畫卷轟然打開。極具西北特色的《黃河謠》帶領觀眾穿越河西走廊,以西北的風土人情為基礎,豐富而寬廣的多聲部人聲合唱,正如同黃河流域土地上的勞動號子,牽引著人們精神與肉體的最大力量。

能夠看到,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不僅是呈現文藝節目,更是通過這些表演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展示和人類文明健康發展的深刻探索,積極呈現深刻而豐厚的人文精神。

此外,《長安令》鼓勵少年的自信勇敢和意氣風發,歌詞中唱盡的情懷,又何嘗不是在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做自己生活的勇者……在這種持續的氛圍感染中,共鳴得以引發,傳承千年的絲路精神內核得以傳承。

絲路精神,根植於歷史,面向未來。源於中國,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更是億萬中國人引以為傲的精神財富,亦是人類文明史上熠熠奪目的寶貴遺產。晚會在感人又理性的音樂表演中呈現出真實、客觀和立體的歷史變遷。這些精神腳本的代表人物也被故事化呈現,激勵、觸動和感染著新時代的觀眾。

陝西衛視文化IP布局初現,

本土資源成為國際傳播新秘籍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當百面大鼓聲與琵琶聲交織在一起,千軍萬馬似奔騰而來。

百人國潮鼓樂演奏的《蘭陵王入陣曲》由青年國樂演奏者柳青瑤原創,中國歌劇舞劇院首席打擊樂演奏家王佳男領銜,狼煙滾滾,鼓聲如雷,琵琶聲聲,肅殺陣陣,酣暢淋漓,一氣呵成,難得的視聽盛宴仿佛把觀眾帶入到真實的絲路上。

此外,《鴻音》中薩頂頂的空靈高音和多種民族樂器完美配合展現了一個「神秘」的絲綢之路;《千年》中民族樂器與M-pop曲風的結合展現了一個「瑰麗」的絲綢之路;《微光》中通過獨唱和創意燈光秀展現了一個當代充滿「希望」的絲綢之路——古今得以串聯,時空得以交織,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在本土資源、中國故事和國際傳播找到一種奇妙的融合。

站在新時代的開端,陝西衛視在「中秋之夜」後再次推出這樣一場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和趣味性統一的晚會力作,用看得見的文化自信,聽得到的歷史迴響,為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提供一種鼓舞和凝聚的力量,為文化傳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舞劇《五星出東方》中,一個從劍拔弩張到並肩攜手、從素不相識到深深認同,結下深厚情誼的動人故事娓娓道來,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從民族命運共同體到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場晚會正在書寫自己對於時代的答案。

作為在晚會類型創新上的一張王牌,陝西衛視2022絲路春晚不僅彰顯了整個平台對於時代精神的精準洞察能力和行業引領力,更為整個文娛產業注入了新的視角和動力。平台在融媒體傳播路徑上作出了積極實踐,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讓流傳千百年的絲路精神在創新融合中煥發新的生命力,用曾經的盛世文化,擁抱今天的文化盛世——這種堅守和創新正在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路徑、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