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北伐中原,蜀漢大臣為何都不支持,就連諸葛瞻也帶頭反對?

2022-08-10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姜維北伐中原,蜀漢大臣為何都不支持,就連諸葛瞻也帶頭反對?

諸葛亮活著的時候,一直想要通過戰爭手段消滅曹魏,從公元228年開始,一直到諸葛亮去世,這六年的時間裡面,諸葛亮6次進攻曹魏,卻都沒能取得大的戰果,諸葛亮本人也在最後一次北伐中去世了。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和曹魏進入了長達二十年的相對和平時期。這期間蜀漢的掌權者分別是蔣琬和費禕,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兩個人都不贊成大規模的進攻曹魏。曹魏的曹爽曾經進攻蜀漢,最後以失敗告終,蜀漢方面除了姜維經常帶領少量軍隊騷擾曹魏之外,兩國之間沒有發生大的衝突。

到了費禕被刺殺之後,姜維終於有了獨立掌權的機會,這時候姜維已經準備了二十年的時間。在費禕活著的時候,姜維帶兵的數量都被控制在一萬人以內,現在費禕一死,蜀漢的軍隊就隨便姜維調動了。費禕剛剛去世沒有兩個月,姜維就帶領著幾萬大軍進攻到了曹魏的土地上。姜維挑起戰爭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隨後的幾年裡面,每一年姜維都會帶領軍隊去進攻曹魏。這一打就是五年的時間,從公元253年到公元257年,姜維沒有一年閒著的。曹魏方面被蜀漢打的應接不暇,損失的軍隊多達幾萬人,蜀漢方面也差不多。

這時候朝廷裡面反對姜維的聲音越來越多,就連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也帶頭反對姜維。諸葛瞻在朝廷裡面拉攏了幾個三流武將,想要廢掉姜維取而代之。不過諸葛瞻連父親的十分之一的本事都沒有,根本不是諸葛亮的繼承人姜維的對手。這時候朝廷裡面分為多股勢力,這些勢力除了姜維自己之外,其他人都反對姜維。姜維承受不住壓力,不敢再繼續帶兵北伐了,只能在朝廷裡面老老實實做了5年官。

這些人反對姜維倒也不無理由,費禕在世的時候說過:我們的能力遠不如諸葛亮,現在能夠保住這點江山就已經是幸運了,不要想著繼續征戰了。而且蜀漢的硬實力也不允許征戰,蜀漢只有94萬人口,男女各算一半,男丁只有47萬左右,其中能夠參軍的不超過20萬,況且蜀漢也沒有這麼多糧食養兵,正常情況下常備軍在10萬左右。這些軍隊守土尚且需要屯田才能夠養活,一旦出征就不能屯田,需要的就是糧食和錢糧,對於蜀漢的國庫壓力非常大。

而且姜維每次出征的軍隊數量這麼多,蜀漢需要不停地給姜維運送糧食才行,需要的補給線也比較長,這樣老百姓也要跟著忙活,土地生產也就荒廢了。諸葛亮當時能夠出征,是因為諸葛亮治理經濟的手段比較厲害,國內儲備了足夠的糧食,這樣諸葛亮打上兩年還要歇歇才行。姜維無休無止的征戰,自己還絲毫不管經濟上的事情,其他官員都為了給他籌集糧草忙碌,把本來經濟就已經快崩潰的蜀漢,耗得更加衰敗,也難怪蜀漢的大臣們都會反對姜維,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知道這是父親的政策,可為了蜀漢的生存,還是沒有和姜維站在一起。

姜維歇了5年之後進行了最後一次北伐,這一次姜維被鄧艾擊敗,損失慘重回到了國內。戰敗後姜維沒有敢於回朝廷,找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屯田自保。到了第二年,曹魏經過四十多年的準備,終於對蜀漢進行了壓制性的進攻。當曹魏的大軍滅亡蜀漢的時候,諸葛瞻戰死沙場,臨死還念念不忘要除掉姜維。姜維在蜀漢滅亡後被殺,姜維死後,因為幾次北伐殺死的曹魏士兵過多,全家都被殺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25f3b0cc4b05ca1cc9054e0095b23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