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420億元的盒馬IPO「踩剎車」,影響多大?

2023-11-17     野馬財經

原標題:估值420億元的盒馬IPO「踩剎車」,影響多大?

一邊暫緩上市,一邊又被海南省市場監管局「點名」了。

作者 | 劉俊群、於婞

編輯丨李白玉

來源 | 野馬財經

猝不及防!阿里第一個衝刺上市的分業務被按下了暫停鍵。

11月16日,阿里巴巴(9988.HK)在其三季度財報中披露,盒馬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已暫停,「我們正在評估確保成功推進項目實施和提升股東價值所必須的市場狀況和其他因素。」而對於更具體的原因,阿里巴巴和盒馬都沒有透露。

此外,三季度財報還顯示,阿里的「回撤」動作還包括「不再推進阿里雲完全分拆」。

來源:易維視

但就在6個月前,包括盒馬在內的阿里旗下多個業務部門,均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上市計劃。

5月18日,阿里巴巴正式官宣,阿里雲將於未來12個月內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獨立走向上市。菜鳥、盒馬鮮生正式啟動上市計劃,其中,菜鳥預計在未來12到18個月內完成上市,盒馬預計將在未來6到12個月內完成。

按照阿里原定的上市計劃,盒馬本來大機率會是阿里啟動改革後首個獨立上市的子公司。

但財報透露的信息,顯然打破了這個美好的計劃。在投資平台「雪球」上,ID為「牛股偵探」的投資者表示,「有點搞不懂阿里了,一會拆分、一會不拆,菜鳥、阿里雲、盒馬三個業務,被認為是阿里拆分業務中最有可能上市的,現在就剩下菜鳥了。」

來源:雪球截圖

截至11月17日,阿里巴巴港股報收於73.25港元/股,下跌9.96%,總市值約為1.5萬億港元。

連虧7年終盈利,卻暫緩上市?

作為阿里新零售概念的承載者,盒馬從一誕生就備受矚目,但公司8年的成長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業內人士表示,零售一直是網際網路公司難啃的硬骨頭。為此,盒馬先後嘗試了盒馬鮮生標準店、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前置倉模式盒馬小站、靠近社區的盒馬菜市、主打下沉市場的盒馬生鮮奧萊店、購物廣場模式的盒馬里等10餘種業態。

2022年,連虧7年的盒馬終於迎來了自證時刻。2022年盒馬鮮生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5%,盒馬X會員店增長超247%,奧萊和鄰里的增長高達555%。

2023年1月,盒馬創始人兼CEO侯毅發出全員信稱,盒馬鮮生在2022年實現了盈利。

而就在宣布暫緩上市計劃的前一個月,盒馬還在馬不停蹄地進行變革,由於範圍涉及廣,甚至被外界稱為「成立八年的最大變革」。

10月13日,盒馬宣布「折扣化」變革,全面啟動供應鏈調優項目,盒馬鮮生線下門店的5000多款商品價格下調20%,從線下門店擴展至線上。

圖源:易維視

在戰略動作頻頻,業績盈利向好的背景下,盒馬上市卻突然停滯,這一進一退的操作,讓外界議論紛紛。

對於盒馬IPO暫緩的原因,艾媒諮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提出了三方面的可能原因。其一市場的信心不足導致募股不及預期恐怕是主因;而相比科技概念,二級市場大消費概念市值總體也偏低。

其二,從盒馬IPO的退出機制來看,早期投資者似乎沒有強烈退出的迫切性,因此願意等待一個較好的上市時機。

其三,從盒馬目前的體量、盈利狀況以及今年全國倉儲會員店高速發展狀況來看,盒馬X會員店有望成發力重點,但目前門店數量只有十家,力量略顯單薄。

聚焦整個生鮮市場,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介紹說。「盒馬屬於新零售實體店業態,主要競爭對手是永輝超市、物美超市以及山姆會員店等實體商超及付費會員店業態。」

具體看,永輝超市2023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00.61億元,同比下降9.54%,凈利潤為-3.21億元。

另一方面,以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為首的生鮮電商們,日子也「不好過」。成為「生鮮電商第一股」後的每日優鮮2022年虧損15.23億元,從上市後股價「跌跌不休」,目前市值已跌去近99%。而叮咚買菜2023年第三季度總營收為51.4億元,同比下降13%,凈利潤僅210萬元。

張毅也認為,目前生鮮概念在資本市場上的話題不夠「性感」。

不過,對於含著「金湯匙」出生的盒馬來說,也並非大問題。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雖然盒馬不上市,但對於公司流動性的影響並不大。而且隨著阿里巴巴組織架構和團隊的調整,盒馬生鮮短期內快速上市的需求降低。

莊帥則表示,暫緩IPO可能會對盒馬在會員店業態、折扣業態的規模擴張有影響。

食品安全「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

在盒馬暫緩上市消息傳開的前一天,11月15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告《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13批次不合格食品情況》,其中就包括海南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海口國貿分公司、海秀分公司銷售的羅非魚,檢驗項目磺胺類(總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圖源:截圖自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

巧的是,當初阿里宣布分拆盒馬上市的同一天,5月18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批食品安全典型案例,其中也包括盒馬新華東街分公司銷售的「冰鮮三文魚魚腩」,經檢測發現菌落總數項目不達標,被處罰沒款合計5.11萬元。

尤其是2022年下半年以來,盒馬鮮生基本上每個月都會被質檢部門點名。

如2022年8月7日,盒馬鮮生因銷售的Tipco橙汁檢驗項目中「安賽蜜」超標,被罰款48.72萬元,並沒收違法所得9761.22元;9月21日,因銷售的鯽魚檢驗項目中廣譜抗菌藥「恩諾沙星」超標,被罰款5萬元;10月,因生產銷售的麵包配料表中無相關成分,被罰款 6 萬元;12月,又因「恩諾沙星」超標5倍以上被通報,同月還因平度老薑中噻蟲胺超標而被罰款6.5萬元。

就在今年「315」前夕,盒馬鮮生還因食品獸藥殘留超標被罰款6.5萬元。

來源:罐頭圖庫

除了監管關注,消費者也時常吐槽。在「黑貓投訴」搜索「盒馬」,投訴量高達6003條。包括但不限於收到過期食品、牛肉變質、三文魚吃到蟲子、榴槤變質等等。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盒馬鮮生已經失去了它原有的高品質形象。這麼多的質量問題,應該會對其上市會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來源:黑貓投訴

究其原因,行業人士認為,盒馬鮮生對於供應商而言具有壓倒性議價能力,在市場下沉的過程中,面對當地商超的價格競爭,盒馬為了搶占市場以及保障用戶體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對供應商的利潤進一步壓縮,這一定程度上會使得產品質量的保障降低。

此外,據媒體報道,盒馬鮮生還存在「收取供應商好處費、把老婆公司發展成供應商」等行為,這進一步為產品質量埋下隱患。

不過香頌資本董事沈萌認為,「盒馬鮮生業務屬於易客訴領域,除了經營因素外,還有很多盒馬鮮生無法控制的因素,所以雖然不排除經營管理環節存在改進空間,但也不能不加分辨完全歸咎於盒馬鮮生。」

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教授指出,「質檢方面的情況有些問題是行業性的問題,比如水產養殖的部分國標和現有行業在養殖過程中實操可行性的差距,也就是說有些部分是比較難以規避的,對於整個行業都存在。而有一些是盒馬的個性化問題,屬於管理不到位。總體來看,要看企業對於盈利是想看短期盈利為了衝擊上市,還是願意有一個長期可持續的盈利。短期盈利,可以通過控制成本來解決,但前提是不能夠影響商品和服務承諾的品質,否則不可持續。作為新生事物,一方面我們要有包容,另一方面也應該嚴格要求,才能有助於成長。」

「單從超市這個業態來看,成熟的超市業態進化時間至少是幾十年甚至百年。盒馬從2016年註冊至今也就是不到6年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前前後後也創新疊代了不下十種業態。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肯定會有遺留問題,也會有更多新產生的問題」,崔麗麗還認為,「盒馬現有的幾個業態本身對於產品和服務的定位也有差異,比如奧萊定位於性價比商品,可能服務體驗沒有那麼好。盒馬鮮生標準店相對來說服務、環境就會好一點。

店倉一體,為降成本發展自有品牌

近年來,為了實現盈利,盒馬鮮生嘗試了多種業態和布局。不同於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的前置倉的模式,盒馬鮮生的定位是要做一家集餐飲、商超、電商於一體的生鮮零售連鎖超市,採用的是店倉一體的模式,還曾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開2000家門店,以3公里為輻射半徑,解決生鮮物流的末端問題。

「店倉一體化的優勢在於,人員和場地均做到了復用,無論是人效還是坪效都大大提升。同時傳統倉庫的入倉、出倉、裝卸等環節的省去,減少了貨品的損耗。一系列的整合為公司整體運營節省了大量的投入,增加了利潤點。」行業分析人士指出,但是店倉一體也同樣存在諸如高損耗的劣勢,尤其是生鮮食品在盒馬鮮生的品類占比中超過50%的情況下。

作為一種重資產經營模式,線下門店營業成本包括商鋪租金、門店裝修、採購、物流運輸、信息技術、商店的人工成本等。

據《華夏時報》報道,盒馬鮮生開店成本為3000萬元左右,這還不算人力成本和日常運維成本。

來源:罐頭圖庫

而隨著盒馬鮮生規模的擴張和產業下沉,將業態延伸到社區和城郊後,為了縮減成本,盒馬鮮生把業態瞄向了投入較低的盒馬Mini、餐飲小業態盒馬F2、盒馬菜市、盒馬小站等,這其中就包括侯毅一度不看好並炮轟的前置倉模式。

據不完全統計,盒馬鮮生在過去5年內集齊了10多種業態,基本覆蓋了所有的零售商業模式。但這些業態的存在時間並不長,在阿里不願持續為其「燒錢」後,如今幾乎僅剩下盒馬鮮生、盒馬X會員店、盒馬鄰里和生鮮奧萊,業界簡稱「3+1」模式。

一邊開源一邊節流,在摸索適合的業態的同時,盒馬鮮生還相繼關停南京、西安、北京、成都等城市業績較差的門店,並在2022年5月開啟了一輪裁員。

沈萌認為,盒馬鮮生作為典型具有網際網路創業基因的新零售企業,同樣遵循先注重市場份額成長、再注重收益結構健康的模式,因此雖然歷經數年盒馬鮮生才扭虧為盈,但前期的虧損只是為了追求快速實現規模效應,現在盒馬鮮生在門店布局和品牌等方面都已經形成明顯成效,特別是在獨立上市的新目標下,對經營收益結構上的調整已成為盒馬鮮生繼續發展的重要任務,包括關閉收益率不如預期的門店、提高人力資源效率等措施也都是圍繞盒馬鮮生新的策略。

來源:罐頭圖庫

為了降低成本、提高毛利,盒馬還在大力發展自有品牌,並意圖通過自有品牌效應,打出差異化競爭優勢,進而拉大與傳統賣場、生鮮電商和倉儲會員店的差距。

盒馬鮮生的自有品牌大部分來自代工貼牌,或與其他廠商合作聯名。2022年下半年,盒馬鮮生自有品牌產品已達1200多種,銷售占比達35%,與山姆等國際零售巨頭基本持平。在一些特定渠道,如盒馬X會員店,其自有品牌商品的占比已經可以達到50%。

背靠阿里,創始人來自京東

盒馬鮮生的創始人侯毅曾是京東的一員大將。

侯毅畢業後先從光明乳業旗下的可的便利店做起,負責採購、物流、供應鏈等,一干就是10年。2009年,侯毅加入京東,參與規劃了京東物流的整體框架,見證了京東物流一步步走上正軌。2014年侯毅更是主導了京東自有倉儲和物流中心「亞洲一號」的建設。劉強東曾說,亞洲一號對京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決定了京東到底有沒有天花板。

然而,在便利店深耕多年的侯毅一直放不下零售的夢想,再結合線上與物流的概念,侯毅逐漸對零售有了全新的暢想,他希望為京東打造一個線下的銷售渠道,囊括超市、百貨公司、專賣店、蛋糕店等各種業態的合作方,然後省去所有中間環節,完全根據銷量來定產量。

這一想法並沒有得到京東的支持,侯毅操盤O2O沒多久就被調回去繼續做物流。於是侯毅離開了京東,轉身擁抱阿里。

據「36氪」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劉強東曾對這一模式流露出投資意向,並在侯毅離職前夕提出跟他深談一次,但侯毅等了兩個星期也沒有見到劉強東。

阿里CEO張勇倒是對這一模式很感興趣,他很快與侯毅就新零售的概念達成共識,並在2015年由侯毅牽頭成立盒馬鮮生。

2016年1月,第一家盒馬鮮生在上海浦東金橋開業,盒馬應用程式同步上線。兩個月後,阿里巴巴為盒馬鮮生注資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51億元)。

侯毅 來源:第一財經

「第一財經」曾評價侯毅性格直爽,嘴又快,在骨子裡還有一股不能安於現狀的變革使命感。侯毅很會講故事,但作為一個商業模式,能否賺錢是一項重要的評判標準。侯毅也曾說過,新零售不是一個燒錢模式,是一個可持續盈利的模式。遺憾的是,截至2022年前,盒馬誕生7年一直都在虧損。

從整個行業來看,資本的熱情逐漸退去,北京某投資機構投資總監林陽對「價值星球Planet」表示,現在幾乎沒有投資機構去關注生鮮賽道,2022年生鮮電商行業共發生了4起投融資事件,融資總額約3億元,這和此前生鮮電商行業的火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只看盒馬鮮生自身,其地位在阿里體系內部也不及從前。2019年底,盒馬鮮生從獨立事業板塊降至事業群子業務板塊;2021年6月,阿里將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群,實行經營責任制,需自負盈虧;12月,盒馬獨立為公司,經營壓力進一步加重。

儘管盒馬目前已盈利,但能否長期保持盈利狀態還需時間考驗。作為盒馬掌舵人的侯毅,講了八年的新零售故事,又何時能迎來他的第一家IPO呢?

你用過盒馬鮮生嗎?體驗如何?評論區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16b46d7cb6919920c0dbe945d9acd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