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賀歲檔電影《囧媽》當中,母親盧小花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你而活著。
電影當中,母親盧小花的婚姻非常不幸,並沒有得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和理想的婚姻。在接受了失敗的婚姻後,母親盧小花就發誓,自己這輩子以後就為孩子而活,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全部。
正是這種『我要對你好的』想法,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讓這對母子之間,出現了各種問題。母親總是覺得,自己是在為孩子好。在孩子四十多歲以後,還是要插手他的全部生活,引發了很多母子矛盾。
電影里的情節,其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同樣出現過無數次。想一想,作為家長,你是不是也曾單純的出於為了孩子好的念頭,過分插手孩子的生活?殊不知,這種單純的「我為你好」,其實是對孩子傷害最大的行為。
1.我管你是為你好
生活當中,很多父母都是想當然的在教育孩子。總是覺得,我是在為你好,你就應該全都聽我的。殊不知,正是這種看似美好的關懷,卻深深地傷害了孩子。
孩子不需要你覺得是為他好,而是需要科學理性的關愛!
喜歡從自己角度出發,去關愛孩子的家長,絕大多數時候,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問題:我明明是在為你好,你怎麼能不聽我的話?怎麼可以不領我的情呢?這種家長,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會在心中臆想出一個完美的孩子形象,然後努力讓孩子去朝那方面靠攏。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2.沒有完美的孩子
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束縛孩子成長的家長,往往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喜歡按照自己的意願,去給孩子樹立目標,幫孩子處理一切。但問題是,你的要求符合科學嗎?你喜歡的事情,就是孩子喜歡的嗎?
當然不可能!
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長大之後,都會和家長當初的願望截然不同,甚至背道而馳。因為孩子喜歡的事業,喜歡的生活,往往和父母是不一致的。
這個時候,如果父母強力干預,非得要孩子去按照自己的意願發展,結果只能是兩敗俱傷!不但無法得到自己的預期結果,還會引起孩子強烈的反抗,引發嚴重的親子矛盾。
3.該放手時須放手
孩子在家長眼裡,不管多大,都還是個孩子。
這是很多家長眼裡的共識。
但是,在此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孩子確實是在一天天長大。終有一天,孩子要徹底離開家長的管束,要獨立去生活,獨自迎接這個世界。所以,家長們必須要明白一件事:該放手的時候,一定要放手!
為了教育孩子,有多少父母變成《囧媽》,孩子卻連生活都不能自理。到了孩子該獨立的年紀以後,如果家長還是選擇緊緊束縛孩子,讓孩子繼續躲在自己的庇護下。這樣的愛,除了對孩子造成深深的傷害,讓孩子無法繼續成長外,根本無法起到任何正面作用。
說到底,這種愛,只是在感動家長自己而已。
當孩子長大之後,作為家長,我們必須學會逐漸放手,不管孩子能不能處理好自己的生活,我們都不要再過分插手孩子的事情,要讓孩子自己去面對自己的問題。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充分成長,自己徹底獨立起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vT8lXAB3uTiws8KB9v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