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要想種植好,這兩點很重要,不得不看

2019-07-30     田園小哥
本文為【田園小哥】原創作品,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西瓜是夏季解暑降溫的佳品,果實圓大,汁多味美,市場銷售火爆,而且其生長速度快,生育周期短,但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出現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不協調的現象,如果調節不當,就會出現長秧不結果或出現結果早、果實小、秧早衰、產量不高等現象。因此,需要科學調節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係,使二者保持均衡的發展,才能達到早熟、豐產的目的。

西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兩者之間均衡調控就是根據其乾物質生產特點和分配規律,採取有效措施人為地干預乾物質的生產與分配, 使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自始至終協調發展。下面田園小哥從不同生長階段談談這方面的做法。

一、發芽期

由種子萌動到出土真葉展露為發芽期。此期子葉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而光合產物輸入的中心器官是胚軸。所以幼苗出土後要適當通風降溫,也就是提前煉苗,控制下胚軸徒長,防止形成高腳苗,促苗壯苗。

二、幼苗期

從第一真葉展出到株體長出5~6片葉為幼苗期。 真葉展開以後逐步代替子葉,而子葉漸漸萎縮,真葉單位面積光合強度成為幼苗期乾物質生產的主要決定因素。此時光合產物輸人的主要器官是西瓜葉片,其次是根系,所以此期主要是創造適宜的溫 光、水、肥條件,促進葉面積擴展及根系的生長,為花芽分化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伸蔓期

從5~6片真葉到主蔓上第三雌花開放為伸蔓期。此期光合產物輸入的主要器官是莖蔓和葉,此期一方面要促進莖蔓、葉健壯生長,使其形成足夠的葉面積,另一方面要防止莖蔓、葉徒長,促使營養生長向生殖生長的轉變。做法主要是根據西瓜品種特性和植株生長狀況,從水、肥與植株調整兩方面著手,前期適時追肥、澆水促其營養生長,使最適葉面積指數儘快到來,後期控制水、肥施入以保持最適葉面積指數,並採取整枝、壓蔓措施促進坐瓜。如果正在開放的雌花離頂端太遠,說明植株瘋長了,可壓蔓,甚至可捏劈頂梢下部的蔓以抑制營養生長。

四、坐果期

從雌花開放到西瓜雞蛋大小、果面茸毛減少光滑,標誌著幼果已基本坐穩。此時真葉的光合強度已經達到最大值, 光合產物輸入的主要器官仍為蔓葉,但輸入果實的養分開始增加, 這是坐果的關鍵時期,控制不好,很容易出現化瓜現象。這一時期主要是肥水管理、及時整枝、合理壓蔓等來控制營養生長, 促進生長中心向果實轉移,人工輔助授粉也可促進坐果。

另外,確定適宜的留瓜節位也是一種有效的控制措施,若瓜秧生長過旺,可通過適當降低留瓜節位來抑制秧的生長,若瓜秧生長較弱,可提高瓜節位,否則,養分分配中心過早轉向果實,易出現果墜秧現象,使瓜秧早衰,西瓜長不大。

五、果實膨大期

果實膨大期即從果實雞蛋大小到最終成熟。此期果實迅速膨大,營養生長速度減慢,果實與營養器官之間在同化物分配方面的競爭加劇,但生長中心已轉向果實。此期既要促使果實迅速膨大,又要使蔓葉健壯生長,才能使西瓜正常膨大。主要措施是,首先保證充足的肥水供應,除土壤追肥外,還要葉面噴施葉面肥,以改善葉片的營養條件,保證較大的光合面積和較強的光合強度,防止 葉片早衰。

為了減少營養器官對同化產物的消耗,可進行適時摘心,摘心後再出現的側枝打去,留下結瓜部位的側枝,保證其同化物優先供應西瓜果實,但對於長勢弱的植株、葉片小的品種可不摘心,以增加同化面積 。

總之,西瓜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均衡調控就是干預乾物質生產和分配規律,通過溫、光、水、肥的管理及植株調整措施,以獲得最高的乾物質產量,實現最合理的乾物質分配,從而達到早熟、高產,優質的目的 。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歡迎點贊、評論、轉發。歡迎關注【田園小哥】分享三農種植知識,聊聊農村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3aRWwB8g2yegND6xA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