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清潔化」而不是刻意強調電動,奉行「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這一策略的長城汽車,在中國汽車公司里幾乎是有著最多元的新能源技術儲備。
文
文 | 吳靜
當電動化大潮來臨,各車企陸續「上車」,亦或是開始加碼純電動的時候,你會發現,在長城「新四化」的版圖裡沒有一味追求電動化,卻是更為突出地強調了「清潔化」的概念。
當5G時代、5G革命浪潮這些「時髦」詞彙在汽車網聯化和智能化的趨勢背景下,一時間炙手可熱,但魏建軍卻表示:5G時代宣傳大於事實,因為我們現在汽車上根本不需要5G,5G在自動駕駛上的價值才是唯一價值。
長城汽車面對電動化,到底是什麼樣的態度?當很多人都在大肆宣傳甚至是追捧5G的時候,魏建軍如何在思考?
這個實幹家,即便是在媒體的聚光燈之下,說的話依然剛直但「有效」、簡單卻「硬核」。
「打心眼裡不願意做油改電 覺得很跌面兒」
「長城的技術儲備是中國汽車公司裡面最全的」
「從我內心裡我不願意做那些破油改電的,我覺得很跌面子。」
不願意從現有平台上去做油改電砸自己的品牌,對產品有嚴格要求的魏建軍,從一開始就明確要從新的平台上去打造自己的新能源產品。
希望滿足政策但又不去一味迎合政策,更希望能對品牌和產品負責。從歐拉誕生於一個新能源補貼快要結束的時代,就不難看出,魏建軍對產品和政策的執拗與妥協。
即便是為純電動車開發了全新的平台,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長城的新能源路線就將全面轉型「電動化」。
在剛剛過去的上海車展,大眾汽車乘用車品牌中國CEO馮思翰已經向中國媒體明確了大眾的新能源方向:純電動是重點,而非燃料電池或其他。而幾乎就在同一時刻,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向媒體表示:長城的技術儲備是中國汽車公司裡面最全的,在政策還未明晰之前,長城並不會一味追求「電動化」,而是會更注重「清潔化」。
信奉「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對多元化的技術路線和不確定的國內政策,魏建軍幾乎是做了「萬全之策」。「不只是純電動或者燃料電池,清潔化指的是指發動機效率更高、發動機也更清潔,不是要消滅發動機,我們的發動機一直在努力把燃燒效率進一步提升。」
如今,不僅僅是純電動歐拉、全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Pi4平台,面對很多自主車企都還未開始涉足的氫燃料,長城目前也有了一定的技術儲備。此外,在所有這些基礎上,長城仍不會鬆懈對內燃機更高效率的追求與探索。
「實際上現在我們說滿足消費者,但很大程度上在滿足政策。」魏建軍表示,在某種程度上,長城汽車的「全」是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但另一方面,要走向國際化的長城汽車,也需要倒逼自己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來審慎選擇自己的新能源路徑。
面對全球各地區差異性特別大的市場,在欠已開發國家不可能像在中國推行電動車這麼大力度。基於此,魏建軍認為,短期的未來,汽車市場一定是多種能源、多種動力形式的存在。
因而,多元化自己的新能源技術儲備,也更有其必要性。
「5G時代宣傳大於事實」
「5G在自動駕駛上的價值才是唯一價值」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的工業生態、產品形狀和商業模式都進入了新的變革中,以無人駕馭、車聯網為代表的智能化成為未來汽車工業差異化競賽的制高點。
5G時代、5G革命浪潮,這些「新鮮」的詞彙在汽車網聯化和智能化的趨勢之下,更是引發行業大量的關注。在今年的上海車展,5G和智能網聯便是被提及最多的詞彙之一。
當更多的人開始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的時候。在媒體面前,魏建軍卻絲毫沒有遲疑地表示,5G時代宣傳大於事實,因為我們現在汽車上根本不需要5G,5G在自動駕駛上的價值才是唯一價值。
「我們是最早在5G方面做準備的企業。我們的5G應用的是最早的,我們試驗場裡的設備都是5G,因為我們自動駕駛必須用它,都是圍繞5G裝備的,必須用5G才能做自動駕駛的測試。」
站在魏建軍的角度,他對5G的理解更多的是支持自動駕駛,至於互聯方面的5G,他認為技術挑戰並不大。
魏建軍進一步解釋道,「互聯化」對於中國人來講,並不是高新技術。語音的質量、地圖的質量,手機都比車更厲害,而在我們手機裡面一半都是互聯化。假如說手機上需要,完全由技術來解決你走路的步伐、走路的路徑,這都可以測出來。而至於車的部分,監測時效或者監測駕駛行為,或者用戶管理,作為中國企業這塊挑戰並沒有那麼大。因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在全球應用上也是體量最大,創新力也是很強。
這是一個務實的行動派,對電動化和5G的看法。
寫在最後
2019年,是長城汽車走出去的戰略元年。
其實,整個上海車展期間的專訪,除了大家更關注的長城電動化和5G的話題,魏建軍著墨更多的還是「走出去「。
關於長城汽車的國際化課題,此前,汽車產經網做了詳細深入的報道,欲知詳情可點擊查看:【魏建軍:品牌為先耐住寂寞 長城做國際化要「看十年」】
期間,有句話讓我印象頗為深刻。他說:「我要抓緊點時間,過幾年就要退休了。」
從28年前接手虧損鄉鎮企業的「保定車神」,到如今統領市值超過千億的汽車上市公司掌門人。即便是這樣,在魏建軍看來,他依然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
「走出去,這是我做汽車的一個夢想。」講真,這句話,如果不是魏建軍在講,我可能不會那麼篤定地去選擇相信。
過去這二十多年,他將每一次逼到絕路的挑戰變成又一次開創未來的機遇,這個企業的掌舵人用最簡單樸素的實際行動,贏得了他人的信任與掌聲。
「訥於言而敏於行、做事雷厲風行、行勝於言的實幹家……」這是接觸過魏建軍的人,評價他時,大抵類似的感受。
贏得他人信任最好的方式,不過是你說到做到,證明自己是值得被信任。更重要的是,有人相信你,即會信你的現在和未來。
而一個有魏建軍的長城汽車,它的未來,說實話,還是挺值得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