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春節假期後上班第一天,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吳真真一天裡收到了兩份撤訴申請書。昔日對簿公堂的「冤家」,為何變得互相理解,主動撤訴了呢?這背後既有法官的苦口婆心,也有當事人對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月3日,剛剛上班的吳真真著手跟進手頭的民事案件審理工作。由於春節前夕向被告張某郵寄訴狀、傳票等應訴手續的郵件被退回,承辦法官立即與原告李某電話聯繫,並詢問其與被告張某的有關情況。在電話中法官得知,二人因為生活瑣事近兩年經常發生矛盾,多次協商離婚未果,遂到法院起訴離婚。春節前夕,被告張某曾電話聯繫原告李某,希望其撤訴回歸家庭。
法官勸說李某再慎重考慮一下,夫妻走到一起實屬不易,當婚姻出現裂痕,夫妻雙方應做的是及時溝通和交流、互相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輕言放棄。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發期,為了避免人員流動,同時也再給婚姻一次機會,希望李某能撤回起訴。
李某表示理解法官的勸說,同時也明白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待在家就是為國家作貢獻,願意先放下家庭的小矛盾,助力疫情防控工作,同意撤回起訴,並囑咐法官注意身體。
無獨有偶,在另一起案件中,原告栗某也要申請撤訴。
「滴滴」的微信提醒聲,一條申請添加為好友的消息引起了吳真真的注意,申請內容顯示:「吳法官,我是栗某,我要撤訴。」法官同意好友申請後,一條微信消息彈出:「撤訴申請書 魏都區法院民一庭:鑒於當前疫情蔓延的形勢,身為共產黨員,為不給社會添麻煩,撤銷與某文化公司勞動合同糾紛的起訴,請予以批准。申請人:栗某 2020年2月3日。」栗某訴某文化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春節前夕已經開庭審理,現尚未審結。
春節期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發,引起了栗某的深思。栗某認為在國家面臨疫情時,要做的是積極防控,不給國家添亂。於是在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向法院提出了撤訴。
疫情襲來,誰也無法置身事外。兩起民事案件的撤訴,看似是很普通的訴訟行為,但是傳遞出的是滾燙的愛心,表達的是阻擊疫情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