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社會非常動盪的時期。正所謂:「亂世造英雄」,在三國這個動亂的年代,造就了許多的英雄人物,比如:劉備、孫權、曹操等人。但是要說到誰的成就最大,那就一定是曹操了。因為「智商」,曹操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這一點我們從史料上就可以窺見一二。聰明人總是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質的,所以才不懼他人的目光。
面對曹操如此複雜的一個人,歷史對其的褒貶自然不一,但因為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使得曹操在戲台上變成了白臉,卻是奸臣的代表人物之一了。如此複雜之人,必然是多愁善感之人,多愁善感的人,則必定會寫詩。史上皇帝之中,可以稱得上詩人級別的曹操肯定算得上一位,他是一個很偉大的詩人,在文壇上的地位不低,曹操的詩可以說是有深度,有氣魄。當時曹操還被封為「三曹」之一,更是引領了魏晉文化的潮流,他的許多詩歌流傳了下來,其中有兩句最受人們的歡迎,一句被人們喝酒的時候經常用到,一句被創業者奉為經典。
官渡之戰大勝,曹操順勢挺進,擊潰了北方烏桓,還順便掃滅了袁氏殘餘勢力,天下一統似乎指日可待。於是曹操滿懷豪氣的寫下了《龜雖壽》,那時候的他已經53歲,其中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至今還被許多老年人所喜愛。
公元208年初,官渡之戰大勝,曹操順勢挺進平定烏桓叛亂、消滅袁紹殘餘勢力,天下一統似乎指日可待。於是曹操滿懷豪氣的寫下了《龜雖壽》,此時曹操已經53歲了,這首詩其中有一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在這句話中,曹操將自己比作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曹操,如此洒脫的抱負,怎能不令後人折服?因此直到今天,這句話仍被許多老年人所喜愛,並且用來勉勵自己。
曹操還有一句千古絕唱,那就是在赤壁大戰前,他率領著百萬大軍,正準備與東吳決一死戰。就在大戰的前一個晚上,明月當空,文臣武將皆在飲酒作樂。這時候,曹操突然冒出了一句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這一句詩也深得現在的年輕人喜愛。這句話成為後世文人雅士們的口頭禪,凡是喝酒的時候,就會想到曹操這句話,所以這句話被後來許多年輕人在酒局的時候很喜歡說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