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掌上明珠"——北滿鋼廠

2019-11-12     礦冶園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丹頂鶴之鄉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的北滿鋼廠,是我國"一五"期間興建的國家156項重點工程項目中唯一的一座特殊鋼製造廠。北滿鋼廠為中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第一枚洲際飛彈等八個國家第一提供了關鍵性的合金材料,周總理曾親切地稱其為祖國的"掌上明珠"。

開拓荒原,"掌上明珠"

1950年2月8日,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156項重點工程援建協定。這156個項目中,鋼鐵工業有8項,北滿鋼廠成為唯一的新型特殊鋼廠項目。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了建廠設計任務書,並委託蘇聯黑色冶金設計院列寧格勒分院承擔設計。時值抗美援朝,根據"遠離沿海,靠近蘇聯"的工業建設布局原則,經過對幾個方案的比較、篩選,確定廠址在黑龍江省富拉爾基。

1950年10月26日至12月7日,中央燃料工業部地質勘測隊對富拉爾基工業區進行第一次大規模確定廠址的地質勘探

1952年10月,時任副總理的陳雲在北京代表中央簽字,正式批准這個特殊鋼廠的"初步設計",並正式成立籌建機構——本溪煤鐵公司第二鋼廠。1954年2月5日,原中央重工業部決定本溪二鋼和工業工程公司等施工單位合併,成立北滿鋼廠。

1954年4月至1957年11月,由全國各路精英組成的建設大軍,頭頂青天,腳踏荒原,經過三年半的緊張建設,北滿鋼廠一期工程於1957年11月3日全面竣工投產,新中國的特鋼故事開始了嶄新的篇章。

1955年5月12日,煉鋼車間正面施工全景

剪彩儀式盛況

北滿鋼廠投產後,依靠其獨具特色的生產手段,承製了大量的國家急需的重要產品,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1958年11月,電爐煉出了第一批大口徑火炮用鋼。1959年10月1日,在國慶十周年的閱兵式上,用北滿鋼廠生產的炮鋼所製造的130、152等火炮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為此,北滿鋼廠收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發來的賀電。

1961年6月20日,周總理來廠視察,他在視察中聽到彙報產品都是用代號時說:"工人是國家的主人,工人生產的東西應該讓工人知道才能幹得好。對工人不要保密,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在這次視察中,周總理把北滿鋼廠比喻為祖國的"掌上明珠"。

周總理視察北滿鋼廠

爐火不熄,拼搏進取

投入生產後,北滿鋼廠的煉鋼爐始終沒有熄火。1966年,北滿鋼廠自行設計、安裝了一台三相雙臂交替式電渣爐,是當時我國冶金系統最大的三相電渣爐。投產之後,為我國軍工系統提供了大量的結構鋼、航空不鏽鋼、坦克曲軸用鋼等優質鋼材。

工人在檢修加料機

1970年3月,北滿鋼廠更名為齊齊哈爾鋼廠。1974年,鋼廠結構鋼攻關隊主攻的品種——被前蘇聯譽為"王牌結構鋼坦克曲軸用鋼",發紋合格率達80%以上,還解決了低倍翻皮、內夾、頭部增碳等質量問題。1980年,第一次試製成功國產大型軋輥冷軋輥供武鋼使用,軋制量與前西德軋輥相比提高30.7%,由此取代了進口軋輥。1986年,研製成功當時世界上口徑最大、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重型火炮用鋼……

1982年8月13日,中共中央主席胡耀邦視察

1992年10月24日,經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齊齊哈爾鋼廠改建為北鋼集團公司,並組建成立定向募集股份的北滿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1月13日,北滿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在黑龍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1994年在上海證交所上市。

1993年9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視察北鋼

幾十年來,北滿鋼廠先後為我國第一門重型火炮、第一輛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架殲擊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艘萬噸遠洋巨輪、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第一枚洲際飛彈等多個"國家第一"提供了關鍵性合金鋼材,有32個產品先後獲省、部、國家優質產品稱號,共有50多項產品填補了國家冶金工業史的空白。

艱難重組,涅槃重生

但昔日的輝煌掩飾不住市場周期性和產能過剩影響帶來的弊端,市場縮水、機制不活、管理不善、經營下滑等諸多問題的出現使北滿特鋼到2003年因嚴重虧損並全面停產。在黑龍江和遼寧省地方政府的協調下,公司交由遼寧特鋼託管。2004年,大連鋼鐵集團、撫順特鋼以及北滿特鋼三家公司合併成立東北特鋼。然而東北特鋼集團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北滿特鋼存在的問題,也沒有在技術改造、經營管理和市場推廣上帶領北滿特鋼走上一條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2016年東北特鋼債務危機爆發,由於債務規模大、債權人利益訴求多、銀行管理體制等原因提出破產重整之後,北滿特鋼作為東北特鋼旗下子公司,受母公司影響經齊齊哈爾市中院裁定也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為了加速北滿特鋼重組,省委省政府開了數個專題會,還向多個鋼鐵龍頭企業發出參與重組的邀約函,經過數次協商、談判,建龍集團入主北滿特鋼,北滿特鋼更名為建龍北滿特殊鋼有限公司。

在經過一系列改革後,2018年3月,建龍北滿摘掉了多年虧損的帽子,實現盈利335萬元。目前,建龍北滿為國家冶金、工程機械、電力、石油、化工、汽車、鐵路、海洋、航空(天)等領域提供優質熱軋材、冷拔材、熱處理材及鍛件(材)等高端材料,為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

幾度易名,歷經輝煌,也度過艱辛,這顆共和國的"掌上明珠"如今依然散發著熠熠光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proZG4BMH2_cNUgqm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