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配版《千與千尋》,少女變貓倒追男神,日式純愛與夏天最配

2020-07-06     無尾電影

原標題:低配版《千與千尋》,少女變貓倒追男神,日式純愛與夏天最配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

電影院依然沒有開門。

疫情之下,院線電影改網絡播放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

如今,繼《囧媽》《大贏家》之後,又一部新片選擇了改成網播——

《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本片原定於6月5日在日本上映。

疫情發生後不得不改成網絡播出。

國內某視頻網站購入版權,和網飛一起在6月18日全球同步上映。

岡田麿里,日本動畫編劇里的「腳本魔女」。

擅長刻畫複雜的人物關係和人物內心細膩的情感。

《未聞花名》《朝花夕誓》《心靈想要大聲呼喊》等催淚動畫均出自她自手。

這一次依然是她最拿手的少男少女「開不了口讓他知道」的題材。

不過岡媽在這個基礎上,加入了奇幻的元素。

美代是一名初中生。

整天嘻嘻哈哈,就沒有見過她不開心的時候。

她一直喜歡著班裡的男神日之出。

以往日本動畫里女生喜歡男生,畫風多半是躲在角落偷看,不小心和他四目相對後露出羞澀的表情。

但這個美代才不是這麼扭捏的女孩紙。

喜歡就大膽表現出來,愛就大膽地說出來。

經常會做出一些讓在場的人側目的舉動。

日之出對他很無語,經常對她報以冷眼。

但美代絲毫沒有察覺,還不斷過度解讀日之出的表情神態。

屢戰屢敗依然毫不氣餒,就像一個狗皮膏藥一樣,看見日之出就使勁往上貼。

日之出從最初對她厭煩,到後來直接把她當作空氣。

無數例子證明:

舔狗舔到最後一無所有。

美代靠什麼抱得美男歸?

答:變舔貓。

一次在祭典上,美代遇上了一個由狸貓幻化成的商人。

商人給了她一個面具。

戴上這個面具,美代就可以變成一隻小貓。

別看日之出平常一副冷漠臉,其實私底下是個十級擼貓達人。

美代通過貓的視角,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日之出。

日之出把變成貓的美代當作是他之前養的小貓轉世。

對美代極其寵溺。

餓了會給她做貓糧;

沒事就喜歡把貓抱起來舉到自己臉上,大口大口地吸貓。

還動不動就喜歡給美代檢查身體。

那豈不是四捨五入等於檢查了……

咳咳,打住打住,再往下說感覺要開車了。

白天在學校里,美代和日之出形同陌路;

放學後,變成貓的美代和日之出親密如戀人。

這種關係,有點曖昧有點刺激,令美代沉醉。

美代覺得一直這樣下去,似乎也挺好。

但家庭生活的不如意讓美代厭煩了這個世界。

產生了想要徹底變成一隻貓的念頭。

這正中了狸貓商人的圈套。

他巧舌如簧,連哄帶騙地騙走了美代的人類面具。

這樣下去,美代就會真正地變成一隻貓,再也變不回人。

你可以從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里找到很多經典日本動畫的影子。

變貓的設定很容易讓人想起宮崎駿的《千與千尋》。

電影高潮部分,日之出進入貓世界拯救美代的劇情,也和千尋進入異世界拯救爸媽的劇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這些年,新海誠將日本動畫的小清新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這部電影的畫面也有著很強的新海誠既視感。

日本小鎮、鄉間小道、夕陽西下,只要你想,隨便一截都是壁紙。

劇情依然是標準的日本純愛動畫套路。

岡媽在刻畫少女細膩情感方面的水準依然在線。

美代看上去總是元氣滿滿,咋咋呼呼。

其實她是一個壓抑自己內心的人。

母親從小拋棄了她,離異的美代經常被同學霸凌。

她用不在乎,沒心沒肺的態度作為盔甲。

看似刀槍不入,渾身帶刺,實際上她最需要一個愛她疼她,真正走進她世界的人。

日之出的出現,就像救命稻草一樣。

美代以為抓住這根救命稻草,自己就能脫離苦海。

年少的愛戀不就是這麼簡單純粹嗎?

只有你在就好,長大了我要嫁給你。

這些想法雖然很中二,但少女情懷總是詩不就是這樣的嗎?

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一點小事就能把頭埋在被子裡高興地用腳亂踢。

面對父親的再婚,和後媽保持畢恭畢敬的態度,實際上是一種拒絕接納對方的自我保護。

在戴上貓面具之前,美代就已經戴著一副隱形的「面具」生活了。

對同學、對閨蜜、對家庭,收起自己真實的面孔。

用虛假的人設欺騙身邊的人,也欺騙了自己。

日之出這邊,同樣是一個壓抑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人。

他想繼承爺爺的陶具作坊,但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是考上好的大學,離開這裡。

幾次話到嘴邊,日之出都沒能把話說出口。

只能對著已經變成貓的美代傾訴心聲。

失語,似乎是當下社會人的一個通病。

我們可以在微博論壇上高談闊論,在社交軟體上文采飛揚。

一個比一個滔滔不絕,唯獨不敢表達自己。

我們為什麼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是害怕別人並不能百分百地理解我們的想法,還是不敢直面自己內心真實的渴望?

美代鼓起勇氣寫了一封信,想要將自己的心意傳達給日之出。

卻因為周圍同學的捉弄,搶過信大聲地念了出來。

自己的心意卻成了別人眼裡的笑話,還造成了日之出的誤會。

怕說錯,怕失望,怕用真心換來絕情,久而久之,我們選擇了不說。

不報期望就不會失望。

《想哭》告訴你,總有些話,是一定要對某些人當面說出口的。

逃避解決不了問題。

電影里的貓島,住著許多從成年人變成的貓。

他們因為種種原因逃避現實不願面對,自願或不得不選擇成為一隻貓。

但成為貓就真的可以無憂無慮了嗎?

並沒有,反而開始懷念起以前作為人的種種美好時光。

成年人的崩潰總是在那一瞬間。

如果能有人及時解開你的心結,很多悲劇是往往可以避免的。

生活不易,我們都是帶著面具生活的人。

每個人都很忙,又有多少人在意面具後面的你埋藏了多少悲傷和煩惱。

美代和日之出都是同一類人,渴望被愛,渴望被了解。

兩人最後走到一起,抱團取暖,彼此卸下面具,坦誠相見。

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願生活中的你我,都可以遇到一個甘願讓你卸下面具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mheJHMBiuFnsJQVbM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