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個小縣城 曾是屈原行吟之地 有個發現很早的古城遺址

2019-11-23     蘇白傳媒

澧水河畔的城與人 城市旅遊地理散文隨筆

湖南這個小縣城 曾是屈原行吟之地 有個發現很早的古城遺址

標籤:中國湖南城市人文旅遊地理、湖南常德澧縣、有中國最早古城遺址的縣、中國城市人文民俗風情風光游、城市人文旅遊地理散文隨筆

澧水河畔,有一座小縣城,名叫澧縣,它地處湘西北,離沈從文筆下的《邊城》——湘西很近,也是一個水靈雋秀、充滿底蘊的地方。澧縣城臥於廣袤的澧州平原之上,而周邊的鄉鎮大多藏身於丘陵之中,如果開車往城市邊緣去,就能感受到地表從平坦逐漸變得高低起伏,視野從一望無際變為山重水複。

我的童年就在一個擁有好山好水的小山村裡渡過,直到高中,才去縣城。山村裡的童年生活,是充滿樂趣的,因為陪你玩耍的,除了小夥伴,還有觸手可及的大自然。

春天,金燦燦的油菜花盛開,走在蜿蜒的泥濘小路上,身上會沾上黃色的油菜花粉,每次聽見蜜蜂嗡嗡,我都會抱頭快速衝出花田,生怕被蜜蜂采了蜜。夏天的清晨,晶瑩的露珠趴在青草上睡覺,調皮的腳丫子總忍不住去掃醒它們,然而代價就是,剛換的白襪子和涼鞋就被弄花了。秋天,放學路上,看到人家後院的樹上結滿桔子,在小夥伴的慫恿之下,悄悄跑過去胡亂摘幾個酸溜溜的果子,被大黃狗追著跑好幾里,然後汗流浹背地和小夥伴「分贓」。冬天,遠山蓋著白雪,屋頂游出炊煙,躲在被子裡的我被鏗鏘的剁草聲吵醒,住在對面的種葡萄爺爺正在給他家的豬做早飯,而我也會被媽媽拽起來進食。

童年的時光是韻味的,它是春天挎著籃子和小夥伴們去樹林裡采蘑菇的韻味,夏天帶著家裡的佐料和蔬菜去山上野炊的韻味,秋天在小夥伴家裡跳著亂七八糟的少年迪斯科的韻味,冬天和小夥伴一起組織新年晚會之後分糖果的韻味。童年的時光是短暫的,一轉眼就全部變成了回憶。後來,去縣城讀高中,才算開始了所謂的城市生活。

澧縣,是一個有文化底蘊和悠遠歷史的地方,公元前4000多年前,城頭山文化在這裡萌芽,考古發現,這是迄今中國唯一發現時代最早、文物最豐富、保護最完整的古城遺址,甚至被認為是「中國最早的城市」。澧縣也曾是屈原行吟之地,范仲淹求學治學之所,明末李自成,清代洪秀全都曾鏖戰澧州,除此以外,這裡也是紅軍長征駐守的重鎮,賀龍曾任澧州鎮守使,周恩來、任弼時、王震、廖漢生、郭沫若也曾輾轉於此。

小城市裡蘊藏著大智慧,這裡人傑地靈,誕生了眾多地方名人和英雄兒女。大家熟悉的「囊螢夜讀」的主人公車胤就是澧縣南平人,他幼時勤學,家貧少油,便在夏季夜晚收集螢火蟲用來照明,這才有了這段佳話。另外,革命將領蔣翊武也出生澧縣,他曾策劃並組織武昌起義,兩度擔任起義總司令,辛亥革命勝利後,孫中山授予其陸軍上將軍銜。

從澧縣離開,至今已過十年。如今的鄉村小路都變成了堅硬光滑的水泥路,不再有柔軟的泥濘小道,如今的城市在不斷的擴張,當年的街心花園被改建成地下商場,以滿足人們的商業需求。如今這個城市的每一次改變,都讓人感到欣喜又陌生,或許,這也優於澧縣過去任何一個時代的樣子。(1237字)

文|蘑菇 (一個喜歡大自然、熱愛生活、喜歡思考人生的九零後。湖南常德澧縣人,211高校音樂學學士、211高校教育學碩士,青年女作家,蘇白傳媒直屬遠望文學社工作室編輯、合作作家。)

審讀:蘇白傳媒 總編審 鄒劍川

策劃組稿:蘇白傳媒 策劃部 組稿編輯 提子

運營:蘇白傳媒 婷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lRw4m4BMH2_cNUgIx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