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南都科創課題組將發布《大灣區科技與城市融合度報告》。本次報告重點研究了廣州目前已投入民生領域應用的智慧城市案例。
課題組以政府部門及全國知名機構公布的智慧城市企業案例目錄為基礎,利用交叉統計法篩選出廣州100個與智慧城市相關的應用案例,再通過智慧城市應用領域、民生應用及體驗度、輿情、創新力、未來發展5大指標篩選出35個廣州典型案例,作為本次報告的主要研究對象。
根據各領域案例數量來看,目前廣州的智慧城市應用領域當中,智慧交通、安全及教育應用度最高。
智慧交通
此前有研究機構提到,中國智慧交通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城市道路交通、城市高速公路三大場景。從案例情況來看,廣州案例更側重於城市軌道交通和城市道路交通的方案設計。智能公共運輸、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三大類解決方案較多。
從課題組調研的案例樣本來看,企業主要發展方向除了前沿的無人駕駛以外,還包括交通服務相關應用,如收費服務、地鐵運營、機場運營、一卡通服務等。在無人駕駛方面,目前已有車輛落地試運營,但應用範圍相對較小,如在廣州生物島、南沙區部分區域等。智能汽車的研發備受廣州市政府重視,在公開發布的政策中多有提及,在廣州市落地的案例也有一定數量。
智慧安全
2018年1月7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強調強化安全科技創新和應用,加大城市安全運行設施資金投入,積極推廣先進生產工藝和安全技術,提高安全自動監測和防控能力。
《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亦指出,建設完善全市雲視頻與感知終端平台,建立完善反恐情報中心,為社會管控、反恐處突提供信息支撐和決策服務。可見智慧安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從課題組調研結果來看,在智慧安全領域,廣州人工智慧企業與上述宏觀數據相符。具體來看,計算機視覺方面掌握較為前沿技術的企業絕大部分都將技術應用在安防領域。偏向於安防系統設計,實際應用範圍比較廣泛,場景集中於較大範圍的人口聚集地或大型的活動現場。
從目前的應用情況來看,智慧安全系統提高了廣州市在重大時間節點和重大場合監測和管理的能力,如春運期間廣州市內各火車站的安防布點,有效地提高了安全係數。
智慧教育
《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亦有提到完善廣州「數字教育城」公共服務基礎平台,構建各類教育業務深度融合、各類教育應用跨終端融合、優質教育資源高度共享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
智慧課堂方面以網絡視頻課程為主,包括課程錄製和課程直播。一方面打造平台,以AI賦能網絡課程直播平台,提供智能推薦、實時記錄等功能,便於學生進行網絡學習。另一方面構建資料庫,將錄製的課程進行保存和記錄,便於學校管理。「同步課堂」的開發亦充分利用了智慧課堂技術,使得異地同課成為可能,與邊遠地區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智慧金融
《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對廣州智慧金融發展方向有詳細的表述。規劃提到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鼓勵發展網際網路支付、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非公開股權融資以及其他新興金融業務,培育發展一批本地網際網路金融企業,鼓勵本地網際網路金融企業與騰訊、阿里巴巴、網易等企業開展戰略合作。
課題組調研案例樣本中,中大型的智慧金融領域企業較為集中,多為已上市公司或經歷多輪融資,在技術和資金上有較好的資源,且在多領域有所發展。項目合作方多為國內銀行。智慧金融系統功能主要包括安全防護、用戶識別、銀行產品輔助管理、金庫運營,部分案例還提供客戶畫像構建等營銷類服務和移動支付方案。
智慧政務
目前廣州多個企業同時涉足智慧政務和智慧金融領域,如廣電運通、佳都科技。廣州市智慧政務落地項目基本以服務為導向來設計,搭建智能平台時更強調功能整合,力求市民在辦理事務中能夠最大程度減少時間、精力,做到「最多跑一次」。
其中智慧政務囊括了網際網路+政務、網上辦事大廳、網上市民中心、智慧政務平台、商事登記平台、行政審批平台、權責清單管理、電子監察系統等平台。智慧政府則主要包括雲檔案管理、協同辦公、績效評估、項目管理、信息報送、資金管理等平台。
智慧社區
《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中要求大力發展智慧社區,建立智慧社區綜合信息O2O服務平台,為廣大居民提供覆蓋車輛管理、購物餐飲、醫療健康等管理和服務功能。面向防盜報警、保安巡更、出入監控、緊急報警等需求,加強信息技術在社區安全防控中的應用,構建覆蓋全面的社區治安防控體系。
有案例的智慧社區服務體現在智慧房產管理方面,與地方政府合作進行房產信息管理,包括房地產信息電子化、產權交易記錄、房地產項目管理、房產租賃信息管理等服務,服務對象主要為政府。
編輯:投資廣州
來源:南方網、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