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發動的第3次攻勢時,海岸炮兵第35連共有3門火炮,第1炮塔的右炮和第2炮塔的2門炮。全連共有346人-其中21名軍官、70名士官、255名水兵和7名平民。
6月10日,敵軍出動了12架轟炸機和幾架戰鬥機空襲該連陣地。高射機槍排排長普羅科片科指揮全排在近距離擊落1架低空飛行的Me-109戰鬥機。在敵軍發起第三次攻勢的第一天,該連陣地周圍就遭到177發炮彈和120枚炸彈的轟擊,不過全連設備基本沒有損壞。
1942年的赫爾松涅斯角
海岸炮兵第35連在敵軍對塞瓦斯托波爾的第三次攻勢中,繼續用密集火力對敵軍實施猛烈打擊。僅在6月7日到6月11日5天中,就進行了31次射擊消耗炮彈211發。該連火力主要支援了第4扇區別爾別克村地區和麥肯齊亞山莊進行防禦作戰的陸軍部隊。6月16日該連發射了20發高爆彈、21發殺爆彈和21發穿甲彈。火炮的射擊部分經過了校正射擊,一些炮彈直接命中了敵軍的部隊和壕溝。
6月18-19日該連擊毀敵軍1輛坦克、8門火炮並殲敵1個步兵營,此外連的高射機槍擊落1架容克-88轟炸機。1942年6月18日海軍人民委員第138號命令「為了表彰獨立海岸炮兵第1營在對德國侵略者的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堅定、勇氣、紀律和革命英雄主義,將其番號改為近衛海岸炮兵第1營」。
6月23日,做為近衛海岸炮兵第1營下屬的該連繼續英勇作戰。第1炮塔儘管人員有限,但全體人員表示,會全力保證炮塔運轉正常,堅決打擊敵軍。這一天,該連擊毀3輛坦克、擊中1輛坦克,擊潰敵軍2個步兵團,不過連的測距儀被敵軍炮火毀壞。6月23日至6月27日,該連消滅敵軍步兵2個排,有效壓制了敵方火力,共發射100多發炮彈。
油畫-保衛塞瓦斯托波爾
此後,該連陣地成為了備用的防區指揮所。6月29日夜晚,黑海艦隊司令奧克佳布爾斯基將其指揮部搬來此處,之後濱海軍區和海岸炮兵指揮部都搬到了這裡。6月30日夜晚在海岸炮兵第35連地下指揮室召開了濱海集團軍和海軍軍事委員會的最後一次會議。會議決定放棄塞瓦斯托波爾,海岸炮兵司令莫爾古諾夫少將指示海岸炮兵第35連連長列什科在該連打完所有彈藥後炸毀火炮與陣地。此時,該連只剩下6枚殺爆彈和30枚訓練彈。
7月1日,該連遭到了德軍的猛烈空襲和轟擊。白天,該連使用全裝藥穿甲彈打擊在海岸炮兵第18連陣地-菲奧連特角的德軍坦克部隊,對於連陣地附近Камышовой卡姆什沃 的德軍步兵部隊則使用殺爆彈。除了必要的炮手和電氣工程師外,該連其餘人員都在陸地防線上。當天晚上,德軍進入了炮連陣地主通道和右指揮部之間的區域。連長立刻命令在指揮部的人員迅速破壞設備後撤離。
1942年7月2日0時35分,經П.Г.諾維科夫少將批准,連引爆了在第1炮塔的地下彈藥庫,之後又破壞了通信設備、火控設備與儀器等,2時30分炸毀了第2炮塔。海岸炮兵第35連不復存在!突圍之後的連官兵被疏散到高加索地區。
1942年6月被炸毀的海岸炮兵第35連陣地
1942年7月22日黑海艦隊政治部對於海岸炮兵第35連在6月份對作戰做出了如下報告:「在作戰最緊張的時期,6月30日,德軍集中大量坦克企圖突破卡爾法和尼古拉耶夫卡農場地區。而主要突擊方向就是此時蘇軍在赫爾松涅斯半島最後的防禦樞紐-海岸炮兵第35連。在接下來的三天中,該連擊退了敵軍 的多次進攻。在打完所有彈藥後,準備從海上和空中撤離。在此期間,該連發射了50餘發炮彈並在7月2日夜晚炸毀了炮兵陣地」。
1943年12月4日海軍人民委員命令,由於海岸炮兵第35連在作戰中損失,因而從海軍作戰序列中消除。該連在塞瓦斯托波爾殘留的炮台被德軍改建成了1所戰地醫院並成為了德軍第17集團軍的一個指揮部。1944年5月12日,隨著蘇軍解放塞瓦斯托波爾,海岸炮兵第35連的陣地再次回歸。
1944年5月奧克佳布里斯基視察海岸炮兵第35連陣地遺址
戰爭結束後,海岸炮兵第35連並沒有恢復,而是利用其炮台做為地下彈藥庫和指揮所以及海岸炮兵第723連的陣地(裝備4門130毫米海岸炮)。
從1947-1952年,黑海艦隊司令部曾經考慮重建海岸炮兵第35連。重建的該連應該包括2座獨立的各自擁有3門305毫米海岸炮的裝甲炮塔、2座指揮中心、2部雷達和2座探照燈。陣地位置離開原先的位置大概1千米。不過由於種種原因,這個計劃最終未能實施。
2007年,在塞瓦斯托波爾建立了海岸炮兵第35連博物館作為紀念。
海岸炮兵第35連博物館大門
全文完,謝謝觀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sdi8XUBxV5JH8q_cdh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