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成讖!創下了A股諸多紀錄的千倍PE股的公司創始人被抓了

2019-07-29   股市每日必讀

沉疴用猛藥,亂象需重典。

昨天,審計圈大風暴,瑞華參與的26家IPO項目全部被暫停。瑞華,這個隱藏於眾多上市公司背後的機構,再次浮出水面,被眾人所關注。

回顧這一年多起駭人聽聞的財務涉假事件,背後都站著瑞華:

康得新利潤造假119億元,造假金額創A股記錄;輔仁藥業帳上18億現金,卻拿不出6000萬的分紅款;華澤鈷鎳13億元應收票據,幾乎全是偽造的……

會計所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防止上市公司作假,而從這幾年頻繁發生的造假案,可以看出會計所就是形如虛設。

而會計所收取的費用還不低,瑞華去年的收入就高達26億,為何如此不作為?

說到底,核心原因還是在於造假的成本太低。據我國目前法規,上市公司定格處罰僅為60萬;而會計師更低,僅為10萬。如此低的處罰成本,會計師怎可能有動力,去監督上市公司的造假行為?

很多人譴責會計師的不誠信,我想說的是,我們不能以道德的標準,來要求一個行業的規範;唯有嚴厲乃至嚴酷的懲罰措施,才能達到有效的震懾,防範於未然

監管層如今對瑞華重磅出擊,頗有敲山震虎之意,讓那些造假的機構們儘快收手。

看起來振奮人心,但在法規未完善之前,實屬無奈之舉。周五監管層表示將修改證券法,大幅提升上市公司以及相關機構的處罰成本,這才是股市清除害群之馬、進入良性運轉的關鍵所在。

人,天性是趨利避害的。重罰之下,造假的行為才能真正得到收斂;如今弊病橫生的股市,才有望迎來新生。

... ...

與瑞華同時,登上頭條的,還有暴風集團的創始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

暴風集團曾是A股最絢爛的一顆明星。從發行價3元多,股價一度漲到300元,PE更是高達1000倍,創下了A股諸多紀錄。作為創始人馮鑫,更是備受推崇,一夜成神。

在2016年的採訪中,馮鑫說到,「這個世界是荒誕的,本質上是偶然的,成功也是。」

可以看出,當時的馮鑫,腦子還是很清醒的,對暴風集團股價上的成功,連他自己也覺得很偶然,乃至荒誕。

遺憾的是,馮鑫並未就此收手。上市之後,暴風集團棄起家之本暴風影音而不顧,對市場熱點VR、體育、金融、區塊鏈、電影、電視等展開全面布局,希望將資本市場的荒誕進行到底。

最大的一個手筆,就是2016年與光大證券聯手,以52億巨資,收購義大利一家體育傳媒公司。後來義大利公司爆雷,被破產清算,52億錢全部打水漂。

雖然暴風集團最終沒有收購該義大利公司,躲過一劫;但馮鑫卻因涉嫌在此事件中行賄,從而被立案調查。

在2016年那次採訪中,馮鑫還說到:「要隨時做好什麼都沒有的準備」。

真是不幸,如今一語成讖。

... ...

再提醒一個大雷。

ST雛鷹已經連續17天低於1元,按深交所規定,連續20天股價低於1元,將啟動退市。

今天*ST雛鷹股價收於0.81,任後面3天全漲停,也無法回到一元以上,退市已成實錘。若你身在其中,剩下三天時間,有機會就趕緊跑吧。

話說ST雛鷹也是A股的大笑話。2007年至2017年11年間,公司總賺了20.12億;去年一年虧光,還賠進去18億,原因是沒錢購買飼料,導致養的豬都被餓死。這麼荒誕的理由,也能編的出來。

不幸的是,還有18萬投資者深陷其中。其實早在去年6月,ST雛鷹就開始爆雷;我看了一下當時的股東數為13萬。一年時間過去了,反而增加了5萬投資者。

對於這些投資者,我只能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明擺的地雷,不僅不及時逃避,還往裡湊,這能怪誰呢?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啊。

... ...

今天是科創板開啟漲跌幅限制的第一天,25隻個股全線飄紅,8隻漲幅在10%以上,一隻漲停,20%的漲幅很是醒目。科創板的表現,可謂是遠超市場預期

科創不倒,科技不死。雖然大盤維持窄幅震盪,但科技股依舊錶現活躍,尤其華為產業鏈。九州匯中的相關個股,多數飄紅,還斬獲一個漲停。

我已經連續兩周,強推科技板塊,中間股價雖有波折,但趨勢終究往上。如今科技股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資金認可,未涉及者還需儘早籌劃,有所布局。

如今三大指數,均逼近上方壓力位;一旦突破,將打開新的上漲空間,尤其創業板。


此時,我覺得更應輕大盤重個股。只要大盤不出現大跌,業績優質或競爭優勢明顯的科技個股,還是會走出結構性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