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上當!「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杭州8名家長几分鐘內中招!

2020-11-10     青年時報

原標題:不要再上當!「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杭州8名家長几分鐘內中招!

最近,

杭州某小學一個班級的家長群中,

「家委會主管」發了個二維碼,

之後短短几分鐘

8名家長中招,

每人被騙走200元「資料費」!

「騙子收了我的200元紅包後,就把我踢出群了!」

10月27日晚9點49分,杭州潮鳴派出所接到轄區居民陳女士的報警,陳女士說自己被家長群里的「家委會主管」騙走200元。

陳女士報警

原來,陳女士的女兒在杭州某小學上六年級,女兒班裡有個家委會群,陳女士是其中的一名成員。

當天晚上9點20分左右,家委會群里的「家委會主管」發出了一個二維碼, 讓家長掃碼進群,交納孩子的試卷資料等學習費用,每人200元。

「家委會主管」發出的二維碼

陳女士見頭像的名字是「家委會主管」,想到平時都是這麼發通知的,便沒有多想,在沒有驗證消息真實性的情況下,她掃碼進了群。

「我進群後,看到群里好幾個家長都交了,我也趕緊交了,不能讓我的小孩落後呀!」陳女士回憶說。

可沒想到,「家委會主管」在收了陳女士的200元紅包後,立馬把她踢出了群,陳女士當時就蒙了。

陳女士支付記錄

之後,好幾個家長在家委會群里發聲說這件事情。

此時,真正的家委會主管意識到,自己被人冒充了頭像和暱稱,趕忙在群里發布防範通知,說那個發通知的人不是她。同時班主任也在群里提醒,並沒有交資料費這回事。

這時,陳女士才意識到,那個發二維碼的「家委會主管」是個騙子!

當天晚上,群里和陳女士一樣被騙的 家長 有8名。陳女士立即向警方報了案。

之後民警從家委會主管處了解到,這名騙子是27日上午通過掃群碼進群的,掃的是一名同學外婆的微信,可這名同學的外婆對此已經沒有印象了。

隨後,民警也幫家長逐一破解還原了詐騙步驟。

  • 步驟一:騙子在學校門口逗留, 把自己偽裝成學生家長,與其他家長套近乎,並向年長的家長索要班級群的二維碼 。由於一些班級微信群並未開啟「群主確認」功能,騙子可直接掃碼進群。
  • 步驟二:騙子進群後一般會先潛水,觀察誰是班主任及家委會成員的活動規律, 下載班主任、家委會成員的頭像照片備用 。
  • 步驟三:在班主任上課時,騙子就會冒充家委會成員幫助班主任在群里發送收取學費、資料費的信息和收費方式(例如群收款、微信收款二維碼)。
  • 步驟四:等班主任和真正的家委會成員看到這些信息後,騙子會直接踢人、拉黑,或解散微信群,或退群走人,而他們騙取的錢已經迅速洗白。

目前,潮鳴派出所已受理此案,案件正在偵辦中。

【延伸閱讀】

早在今年2月17日,教育部就發布了2020年第1號預警,有不法分子利用疫情防控期間家長的焦慮,進行網上收費詐騙,作案手法類似,冒充老師或學校領導,收取所謂的補課費和學費,有多名家長受騙上當,受騙金額巨大。

例如年僅18歲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就利用QQ,通過搜索關鍵詞「家長群」,加入了很多家長群中,隨後將自己的頭像和暱稱改為跟班主任一模一樣。

如果他發現班主任不在群里,就會冒充老師,發送支付碼,收取相關費用。對於有疑問的家長,周某還會耐心地私聊,直到"消除疑慮"並付款。

就用這種「簡單」的詐騙手法,周某實施詐騙案件20餘起,涉案金額7000餘元。

10月26日,甘肅省永靖縣移民小學某班級微信群里,突然收到「數學老師」發來的通知,要求每位家長繳納學生資料費,並直接發送收款二維碼,群內家長先後掃碼支付了7960元;等下課後班主任看到群內信息後,立即制止並提示家長學校未要求收錢。遂感被騙並報警。

民警調查發現:10月26日,移民小學一班級家長微信群里,有一名為「會」的陌生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群,將頭像、暱稱篡改為數學老師,冒充老師發布收取教學材料費用的通知實施詐騙,並在微信群中發送二維碼將學生家長誘拉入另一微信群以發紅包的方式收款轉款,被騙家長20人,被騙金額共計7960元。

民警進一步查明: 詐騙嫌疑人利用一學生家長分享的二維碼進群,趁老師上課無法查看手機信息的時機發布虛假收費通知,等真老師發現時,騙子已收錢退群走人……

警方提醒:一定要核實真假

冒充班主任或 家委會成員騙家長案件背後,涉及複雜的黑產鏈條和洗錢產業鏈, 千萬不要把此類騙術當做是「小兒科」,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務必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1.家長要有防範意識,首先要明白學校的收費一般不會通過網上進行,也不會要求單獨轉進某個私人帳號,如果收到在線轉帳支付費用之類的消息,應該立馬與班主任或學校老師電話聯繫、發簡訊、微信核實真假,不要隨意進行支付。

2.建議老師(或小組管理員)啟用小組驗證功能,並實施實名制以審核每個群里的家長身份,以防止陌生人隨意加入家長群。

3.老師應該不時關注群里的人員情況,禁止隨意拉人入群,如果身份可疑,老師應儘快將此人踢出群交。家長也要隨時核查群里是否有兩個班主任頭像,不給騙子行騙的機會。

4.學校和老師應注意保護家長的聯繫信息,家長朋友也不要隨意在網上發布班級群的相關信息,不要給陌生人分享二維碼進群。

5.一旦發現被騙要及時到公安機關報案。

來源:時報記者鄭舜 通訊員 劉文逸 部分內容來自蘭州日報等。

編輯:十二

轉載須申請授權並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VkmsnUBdHeNs4oxxP9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