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力雄厚的杜月笙,為何去世前只剩下11萬大洋?

2020-09-25     沐一場月光雨

原標題:財力雄厚的杜月笙,為何去世前只剩下11萬大洋?

杜月笙苦楚的童年時代

杜月笙(1888年–1951年8月16日),出生於原江蘇省川沙廳(今上海浦東新區)。杜月笙的父親杜文卿是一個小商販,開了一家小米店,勉強可以維持家庭開支。在杜月笙一歲的時候,上海陰雨連綿,由於當時醫療條件落後,防疫能力差,還發生了讓人感到無比可怕的瘟疫(可以參考「非典」的可怕程度)。

杜文卿的米店也同樣受到陰雨天氣的巨大影響,因為空氣潮濕,大米很快就發霉變質無法再出售獲利,這對於一個小店經營的杜文卿來說是個致命打擊。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杜文卿一家很快就到了「無米難以下炊」的窘境。

為了緩解生存危機,杜文卿只能去洋人的工廠打工,依靠微薄的薪水養活一家人。在杜月笙2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因為難產,再產下一個女嬰後就離開了人世。杜文卿帶著杜月笙和妹妹兩個幼兒,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工作賺錢養家,權衡利弊之後,他把女兒送給了一個在上海經商的外地黃姓商人,從此杜月笙與妹妹再也沒有相見過。

杜月笙劇照

杜月笙14歲時開始在上海「混社會」,後成為上海三大亨之一

杜月笙在14的時候拜在上海小東門一帶稱霸的陳世昌為老頭子,而陳世昌的師父則是青幫中「大」字輩的人物。後杜月笙因陳世昌的引薦,進入上海青幫龍頭人物黃金榮的公館。杜月笙為人機靈、聰明好學、領悟能力強,很快就得到了黃金榮的賞識和信任,委派他負責經營法租界的賭場「公興俱樂部」。

後來杜月笙不甘於過著平庸的生活,他開始糾合同夥,並拉攏勾結軍閥,做起了販賣鴉片的事,之後他還專門成立了「三鑫公司」來販賣鴉片,這成為了他賺取大量錢財的一個主要手段。隨著杜月笙的社會地位越來越高,很多高官都成為了他的門客。杜月笙通過不斷的努力,成為了與黃金榮、張嘯林並稱的上海灘三大亨。

劇照

杜月笙在上海灘風光無限,那麼他的財力如何呢?

作為上海灘的大亨,杜月笙的財力如何,也很難具體拿來和現在的富豪進行詳細的對比,但是我們可以從杜月笙的一些事跡中窺探一二。

《舊上海的幫會》記載,杜月笙在1928年後,開始不斷結交上流人士,以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1931年,杜氏祠堂落成典禮,當時政府高層和北洋軍閥各系頭目都以及各國駐上海領事館領事都送匾作頌或者親臨祝賀。排場之大,令人嘆為觀止。杜月笙靠著一張巨大的關係網,通過軟硬兼施以及巧取豪奪的手段,他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擁有了幾十家企業,同時也擁有了許多董事長、理事長、常務董事、常務理事、董事、理事、監事頭銜,成為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實業家」。

《舊上海的幫會》記載,在1932年11月,杜月笙在陸京士等人的籌劃之下成立了恆社。在1934年的恆社名冊中有社員324人。到了1947年時,杜月笙的恆社人員更是增加至1500人左右。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我們不說其他的,單單就是在生活經費上的開支就是巨大的,再加上活動經費以及薪資也是需要花大錢的。1935年,抗日戰爭中,國民政府的飛機被毀嚴重。為了響應抗日號召,杜月笙出資從美國購買了120架柯蒂斯-萊特軍用飛機,捐贈給國民政府作抗戰之用。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在香港逝世,在去世前,他把手中就剩下11萬大洋,8個兒子每人分到1萬大洋,兩個女兒,結婚了的女兒給4000大洋,沒有結婚的女兒給6000大洋,其餘的給了妻子。

杜月笙劇照

觀景說:

杜月笙在臨死之前讓家人把別人的欠條全部燒毀,這些欠條中最少的都有數額好幾千美金,數額巨大的有500根金條。這個時候杜月笙認為錢只是個數字,留下這些巨額欠條,在還不是很太平的年代,只會給他的後代帶來災禍,把它們全部銷毀,還能換來一些所謂的「人情」。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在杜月笙得勢之時,以他的資源換成錢也是難以計算的,客觀的來說,杜月笙的財力放到今天,也是能排進全國前十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RMmw3QBd8y1i3sJ_2P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