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 項目建設加速度

2020-04-03   人民網四川頻道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建設工地,已是一派忙碌景象

沿著成渝高速,翻越龍泉山,逐漸映入眼帘的,是沱江之外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建設景象。路基施工、隧道澆築……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項目現場已是一派忙碌的景象。

這樣的忙碌已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全面鋪開。作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點工程,該旅遊環線對於整個東進區域有著重大意義,不僅連接各條東西向的高快速路,同時也將淮州新城、簡州新城、空港新城串聯起來。據悉,該環線建成後將實現幾大功能:形成對外交通與內部交通的緩衝帶,實現「快進慢游」;實現旅遊景區與資源串聯,帶動旅遊功能整合提升;通過與主題景觀銜接,打造通道+景道的復合通道。

聚焦企業復工復產需求,多措並舉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有序快速復工復產排憂解難,市發改委強服務、搭平台、抓落實,截至3月31日,全市737個在建重點項目已全部復工,累計到崗人員28萬餘人,人員到崗率達99%。

全面復工

項目部共有460餘人到崗

3月31日上午11點,龍泉山旅遊環線項目五標段施工現場,戴著安全帽、口罩的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挖掘機、推土機等運轉不停。2月20日正式復工以來,該標段一直在加足馬力作業。

然而在開工前,項目在施工原材料供應、勞務建設者人數等方面曾出現短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項目負責人雷明兵說,如何既確保項目疫情防控工作不出問題,又確保項目順利施工、完成預計節點,「這對我們是很大的考驗」。

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五標段由中鐵八局承建,是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時間緊,任務重。「幸運的是,由市發改委組建的市級專班和成都交投集團等參建單位組建的工作專班幫我們協調解決了原材料、機械、人員等難題。」

「我們面向重點項目專班搭建『問題會診解決專班+項目服務專員』工作機制,分設防疫物資、人力資源等6個問題會診解決專班,並由重點項目責任單位設立『一對一』服務專員,精準服務重點項目復工開工、穩產滿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目前,該標段100%的工作面已經復工,項目部共有460餘人到崗。

倒排工期 加大人員機械投入

位於龍泉山腳下,站在項目現場,推土機正在推土,工人正在進行挖方段高邊坡防護施工。很難想像,在2018年7月項目開工之前,這裡還是一片山地。

五標段全長9.48km,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城市次幹路,設計速度為30~50km/h,瀝青混凝土路面。「地形平均高差為50米,我們只有遇山開山,目前已經挖了20多萬立方米路基土石方。」雷明兵說,工程建設體量大、難度大、時間緊、任務重。五標段還有12座橋和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項目工程唯一的一座隧道,隧道共長約590米,目前已完成90%施工。

「自己從項目開工就參與進來了,親眼看見這裡由荒地變成了路基。」看著眼前的路面,他感嘆道。工程進度比較緊,雷明兵身上的擔子不輕,每天都在不停奔波。「一早就要到現場檢查頭天的施工情況,對當天的進度和質量進行調整。疫情期間,還要查看工作區消殺情況、人員當場情況及防疫物資發放情況等,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為了搶回疫情耽誤的工期,趕在汛期之前完成部分作業,該標段項目通過加大人員、機械的投入,同時倒排工期,增加夜間作業時間等舉措來搶工期。目前,五標段共有8座橋樑、一座隧道及路基段正在全面施工。

「這樣的忙碌已在項目的7個標段全面展開。」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項目負責人李炳干介紹,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旅遊環線全長約245公里,共有七個標段,環線沿線途經成都天府新區、高新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簡陽市、金堂縣6個區(市)縣和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

作為四川省和成都市重點工程,該旅遊環線將建成具有交通和旅遊雙重功能的城市次幹道,串聯沿線產業和特色小鎮,充分發揮南北聯繫、東西貫通的功能性作用,同時兼有環山旅遊功能。建成後市民可通過旅遊環線快速進山,暢遊「城市綠心」。

組建幫扶組 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

推動重大項目復工復產,市發改委會同問題會診解決專班各市級牽頭部門組建7個市級幫扶組,通過宣傳解讀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政策,幫助企業掌握政策內容和辦理程序,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截至目前,已赴22個區(市)縣737個在建重點項目開展全覆蓋現場幫扶。

強服務。按照「見一個服務專員、見一次項目業主、選一個重點項目、現場解決一個問題、發現一個共性問題」的要求,直奔項目建設一線,認真查找和解決具體問題,切實助力全市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穩產滿產。

搭平台。採用「復工保障平台+復工援助熱線+項目服務專員」相結合的方式,構建重大項目開工復工市、區兩級聯動推進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重大項目開工復工的困難問題。向重大項目業主主動公開「復工援助24小時值守熱線」,全時段收集業主開工復工困難和訴求,建立問題台帳後及時分解至各「復工保障平台」和重大項目責任單位的項目服務專員,持續跟蹤問題調度情況,建立問題調度日通報制度。

抓落實。貫徹落實成都出台的《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指導、督促水、電、氣經營企業及時研究制定實施細則,採取「點對點」宣傳方式提高政策知曉率,最大程度簡化申報流程,執行終端結算按90%收費,實現企業應享盡享,確保政策落地見效,樹立正面積極的復工復產社會氛圍。據測算,僅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等行業,在2、3月用水用氣兩項用能支出可節約3000餘萬元。

記者 宋妍妍 攝影 李冬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