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教材局專家來濱河學校了。關於課程建設,他們這樣「支招」

2019-11-19     成都名校

為了推進學校課程建設發展和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2019年11月16日,教育部教材局專家蒞臨成都高新濱河學校調研指導工作。蒞臨的專家組成員有:原清華大學附中校長、北京市海淀區教委副主任,現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中心、教育部基礎質量監測中心課題組專家,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特聘教授,北京市政府督學胡新懿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主任陳先雲教授。成都高新濱河學校李元輝校長攜班子成員熱情接待了專家組並表示衷心的感謝!兩位專家分別就課程建設、教材解讀方面為學校幹部和小學語文教師做精彩講座。成都高新濱河學校全體幹部、小學語文組教師;成都高新尚陽小學、高新清風九義校幹部教師全程參加了會議。

胡新懿教授為幹部們帶來了《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專題講座。參會幹部們首先就課程建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接下來胡教授從宏觀視野,全局的角度高屋建瓴地對學校課程內涵進行專業的講解,對課程分類、課程結構、課程實施等方面進行深度剖析。

胡教授提到,有困惑代表在思考,很務實,同時更要利用符合課程理念的高階思維有針對、有策略的解決問題。他還強調,課程建設需要每所學校做頂層設計,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並就課程實施、管理制度、保障機制、效果評估等課程規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細緻的講解。他勉勵全體參會人員要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為學校課程建設添磚加瓦。

教育部教材局專家胡新懿教授做《學校課程領導力建設》主題講座

另一會場,陳先雲教授為濱河學校小學語文老師們帶來的統編教材培訓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

陳先雲教授別開生面地與老師們交流平時大家在使用部編版教材的真實困惑,讓老師們深切感受到,語文教學不僅僅在於「教什麼」,更需要深思「怎麼教」。陳教授講到對於教材的使用我們牢固幾個意識,即國家意識、目標意識、主題意識、文本意識、科研意識。

語文課要有「語文味」,即語文知識、閱讀點、寫作點,教會孩子用語文知識解決語文問題,用語文去表達交流閱讀獲得新知,運用於創造。他認為教師必須解讀教材,落實教什麼,目標要精準且有層次性和發展性。他反覆強調部編版教材的一個編排理念是「一課一得」,語文教學應該是大道至簡,要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享受語文之樂。

教育部教材局專家陳先雲教授做統編教材解讀培訓

陳教授在講解交流時不停地給老師們拋出問題,引來老師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歷的思考。陳老師強調老師一定要精準目標,對教學目標要有層次性發展性的認識與實踐意識,才能使得語文課循循善誘,滴水成淵。

專家引領,智慧生長,濱河學校將進一步聚焦學校課程建設,以教育教學質量為中心,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合影留念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NUDhm4BMH2_cNUgVnn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