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捲土重來:沒有業績、亂蹭熱點、股價大漲

2019-09-16     銳眼財經

文章來源:財經銳眼


導讀:風水輪流轉,這次到我家。中秋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區塊鏈概念大放異彩,以漲停潮的方式華麗回歸。

9月16日早盤,區塊鏈概念走勢活躍,晨鑫科技、海聯金匯、中青寶、四方精創、先進數通、宣亞國際、信息發展、普邦股份等漲停,飛天誠信、奧馬電器漲幅超8%。




放眼大A股,概念炒作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在區塊鏈概念股紛紛上漲的熱鬧錶象下,相關個股到底成色幾何呢?

宣亞國際:公關公司跨界區塊鏈

在本輪區塊鏈概念股漲停潮中,宣亞國際(300612.SZ)的表現格外扎眼,那咱們就來挖一下宣亞國際的真面目吧。

宣亞國際成立於1999年,下設宣亞互動營銷、宣亞國際廣告、宣亞國際公關、培恩國際公關、宣亞行動營銷等數家子公司。說白了,宣亞國際就是一家典型的公關公司

身為公關公司,宣亞國際的商業嗅覺格外靈敏,蹭熱點更是一把好手,並且屢試不爽,其中最出名的當屬宣亞國際與映客(03700.HK)之間纏綿悱惻的「世紀聯姻」了。



2017年9月,宣亞國際宣布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映客母公司蜜萊塢48.2478%股權,交易對價高達289,486.80萬元。倘若交易完成,宣亞國際將成為映客的控股股東。

彼時,映客傳出上市消息,有望衝擊「直播第一股」,資本市場對此翹首以待。宣亞國際趕在映客上市前夕拋出近29億元的收購案,踩點之精準令人嘆服。

這筆近29億元的天價收購案轟動了資本市場,宣亞國際藉機賺足了眼球。但是,同年12月,宣亞國際宣布終止收購,一場曠世姻緣最後成了竹籃打水一場空。

如今回望這場天價收購案,映客黯淡收場,宣亞國際卻是最大贏家,不花一分錢就給公司做了一場空前盛大的營銷活動,你說厲害不厲害?

2018年,區塊鏈熱風颳起,凡是與區塊鏈沾邊的上市公司,都成了資金追捧的香餑餑,熱衷於蹭熱點的宣亞國際也不甘人後,及時搶占風口。

2018年6月,宣亞國際宣布聯合鏈極科技共同設立區塊鏈實驗室,實驗室將以區塊鏈技術在整合營銷各個環節與場景中的應用為主要研發方向,未來幾年將專注於營銷落地場景與解決方案等重點研發項目。

僅僅一個月後,宣亞國際區塊鏈實驗室就推出了首款產品「Yes Or NO」,並開啟上線內測,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但是,首款產品問世後,宣亞國際的區塊鏈實驗室就「啞火」了,外界只能從公司公告中看到相關字眼,「Yes Or NO」的公開信息也是少之又少,以致很多人根本沒聽說過。

今年4月,宣亞國際發布2019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收3949.42萬元,同比下降55.61%;歸屬凈利潤為-1218.03萬元,同比下降474.26%



宣亞國際表示,主要客戶縮減營銷預算導致宣亞國際營收減少,為加速轉型,持續增加營銷技術應用的研發投入等,從而導致凈利潤下滑。

宣亞國際還在公告中提到,公司在積極布局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目的已經很明確了,無非是想說公司把錢用在了區塊鏈技術研發等方面,但事實當真如此嗎?

一季報發出後,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向宣亞國際董秘提問,格外關注區塊鏈實驗室的最新動態及收入情況等,但公司董秘卻對此完全迴避,這種處理方式一度成為業界笑柄。



按理說,宣亞國際如果真把大筆資金用在區塊鏈技術研發上,那公司董秘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回答投資者提問,這種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倒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一家公關公司,不好好做業務,成天變著法兒的蹭熱點,今天「區塊鏈」,明天「大數據」,還要成立「實驗室」,卻不肯向投資者展示真實情況,這不是搞噱頭又是什麼呢?

奧馬電器:一心做金融的家電股

在本輪區塊鏈概念股漲停潮中,奧馬電器(002668.SZ)以黑馬之勢閃亮登場,盤中一度觸及漲停。

提到奧馬電器,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奧馬冰箱,作為中國老百姓家喻戶曉的老品牌,奧馬電器因冰箱出口業務成名,獲得「中國冰箱出口冠軍」的稱號,趙薇曾擔任其形象代言人。



那麼,一家做冰箱的家電公司,怎麼就成了區塊鏈概念股呢?這和公司實控人趙國棟的金融布局息息相關。

2015年10月底,奧馬電器創始人蔡拾貳套現離場,做金融出身的趙國棟接盤,成為上市公司新的實控人。

此前趙國棟已在金融圈嶄露頭角,他創辦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網銀在線被京東(JD.US)收購,成為後來的京東錢包,他本人曾出任京東集團副總裁。



(趙國棟)

接盤奧馬電器後,趙國棟仍一心撲在金融上,將原來的互金業務注入上市平台,奧馬電器發展為「冰箱+金融」雙輪驅動的上市公司。

此後,奧馬電器跨界力度越來越大,並於2016年進軍區塊鏈領域,還推出了一個名為QOS的代幣項目,趙國棟曾親自擔任項目顧問。



不料QOS出師不利,上線之後價格一路下挫,短短一周跌去80%,奧馬電器為避免公司股價受到拖累,馬上與QOS「切割」,稱趙國棟參與QOS系個人行為,與上市公司無關。

儘管區塊鏈業務首戰告衰,但賺慣了快錢的趙國棟不肯回頭,繼續在金融領域跑馬圈地,這直接拖累了奧馬電器的整體業績。

2018年年報顯示,奧馬電器實現營收78.03億,同比增長12.04%;但歸屬凈利潤為-19.03億,同比暴跌598.71%



據統計,奧馬電器2008年至2017年的凈利潤總和為19.13億。也就是說,僅2018年一年奧馬電器就虧光了過去10年的凈利潤總和

追究奧馬電器虧損原因,公司旗下互金業務首當其衝。2018年年報顯示,奧馬電器互金子公司中融金、錢包匯通、錢包小貸分別虧損6.67億、5.61億、2.72億,合計15億。

業績巨虧之外,奧馬電器的償債壓力與日俱增。截至2018年底,奧馬電器未償還的銀行借款本金餘額為37.17億,其中2億發生逾期。

因無力還債,趙國棟持有的奧馬電器股份遭遇司法凍結。2018年11月至今,趙國棟對奧馬電器的全部持股已先後被法院凍結多達8次

儘管奧馬電器標榜「冰箱+金融」雙輪驅動,但公司的收入大頭仍是冰箱業務,截至2018年末,冰箱業務在公司總營收中的占比仍然超過80%。

倒是被趙國棟寄予厚望的金融業務,不僅沒能成為上市公司的業績支撐,還拖垮了公司原來的冰箱業務,把公司整體業績拉下馬。

沒有業績做支撐,就算奧馬電器因區塊鏈概念實現股價上漲,最後也很可能淪為曇花一現。

結語

近年來,A股概念炒作熱風不時颳起,不少上市公司動起了小心思,不好好做業務,卻熱衷於跨界蹭熱點。

但是,歷史不是小姑娘,蹭熱點只是一時爽,沒有業績空炒概念,最後很可能就是一地雞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LVaOm0BJleJMoPMsZ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