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丰百歲大壽,武當派向全天下正派武林廣發請帖,準備讓張三丰在壽宴上耍一路太極劍,向全武林宣布武當派功夫不輸於少林派功夫,張三丰九十年少林棄徒身份也能一雪前恥,畢竟實力才是王道。萬沒想到少林三空帶了六大門派和各路正派人士上山砸場子,兩個要求,第一張翠山交代謝遜和屠龍刀下落,第二武當派和明教天鷹教劃清界限。如果張翠山拒不交代,三空就要挑戰張三丰,用武力解決問題。結果武當六俠加上殷素素替張三丰出陣時俞岱岩認出殷素素,張翠山羞愧無地拔劍自刎,張三丰出手相救已晚,殷素素自殺殉情,少林派鎩羽而歸。
金庸說,張三丰雖然武功高強,但張翠山死的突然,因此來不及相救,其實此言很虛,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也就是下一分鐘,張三丰身形一晃已到長窗之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張無忌從鹿杖客和鶴筆翁手中搶了過來。要知道張三丰此時在大殿主位,離門口尚有幾十米距離,可是身形一晃即到,而張翠山近在眼前,他卻無力相救?可見這都是藉口,張三丰根本不想救張翠山。為什麼?原因有三。
第一,張三丰不想讓武當派得罪整個正派武林。少林派此次有備而來,挾卷了幾乎整個正派武林人士,連武當派的盟友峨眉派都覺得這趟水太深,滅絕師太那樣性烈的人都和武當派保持了距離,只派毫無用處的徒弟前來應付場面。少林派此次上山就是讓武當派屈服,如果張三丰救了張翠山,那麼武當派必須給正派武林一個交代,張翠山和謝遜什麼關係,屠龍刀是不是在武當派手裡,武當派和明教天鷹教等暗黑勢力有沒有勾結。這事不是用嘴能說清楚的,張翠山不僅跟謝遜拜了把子,還娶了殷素素為妻,謝遜是明教金毛獅王,陽頂天指定的教主接班人,殷素素是殷天正女兒,天鷹教三把手。武當派如果不給個交代的話,就只能被名門正派拋棄,成為和明教一樣的暗黑勢力,張三丰三十年功夫也就白下了。因此張翠山必須死。其實少林三空背後是三渡,三渡和張三丰幾乎同齡,是明白張三丰武學修為的,憑三空跟張三丰動手,肯定秒殺。但三渡為啥還讓三空這麼干,就是有恃無恐,因為武當派不占理,勝了敗了都不好。
第二,張三丰不想得罪天鷹教和明教,但也不想跟天鷹教和明教瓜葛太深。如果他讓張翠山交代謝遜下落,在他高壓之下,張翠山應該是屈服的。如果他讓張翠山和殷素素劃清界限,在他高壓之下,張翠山也是會暫時屈服的。問題是,張三丰怎麼處理武當派和天鷹教以及明教的關係。如果張翠山說出謝遜下落,謝遜落到少林派手中,明教最恨的最想報復的不是少林派,而是武當派和張翠山。武當派妄稱名門正派,原來是背信棄義的小人。那麼武當派在江湖上的正派人設也就崩塌了。對於武林人士來說,義氣和信用才是第一位的,正派還是邪派只能屈居第二。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如果信用沒了,不講義氣,還怎麼在道上混。所以張翠山於公於私都不能交代謝遜下落,也不能休了殷素素,可是不交代,不和殷素素劃清界限,武當派怎麼向正派武林交代?所以張翠山只有死。
第三,張三丰留著張翠山也沒啥大用了。這話說來殘酷,其實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相對於武當派的存亡來說,區區一個張翠山的生死在張三丰的眼裡真不占多大分量。張三丰本來是把張翠山當做武當派掌門接班人培養的,宋遠橋只是過渡。派張翠山下山調查俞岱岩一事就是考察鍛鍊,給武當上下一個服眾的機會。可是張翠山卻結拜了謝遜,娶了殷素素,這一步邁的有點大,扯著蛋了,張翠山掌門之位沒戲了。張翠山不當掌門,張三丰只有考慮其他人選,那麼張翠山就是他人的障礙。一來他武功高強,二來有天鷹教明教撐腰,誰當了掌門能對他放心。張三丰本人也未必放心。如果不發生少林三空逼宮事件,張三丰還能讓他代表武當派暗中接觸明教和天鷹教,互為聲援,共克少林。現在少林派不惜撕破臉要滅武當,張翠山只能當棄子用了。後來張無忌乾的活正是張三丰需要張翠山乾的活,那就是聯合明教壓少林一頭,成為中原武林執牛耳者。從後來明教徒出身的朱元璋和朱棣對武當的大力支持來看,張三丰目的達到了。
參考書目:《倚天屠龍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BY7zXQBeElxlkka8c0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