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擁有全球最為完整的工業門類,這是連美國都難以企及的。但長期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這對未來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而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我們正力求將「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以便在中高端產品生產中占有一席之地。
顯然,美國並不願意中國邁出這一步,只希望中國繼續做他們的打工仔,在過去兩年中不斷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進行打壓,華為無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縱使備受打壓,華為還是不斷突圍,拿下了一份又一份訂單。
當地時間1月28日,英國首相詹森召集國家安全委員會,就英國5G建設是否應該允許中國公司華為參與進行商討。會後詹森宣布,英國政府已經決定讓華為在該國5G建設中發揮「有限」作用。這也意味著以美國為首的「五眼聯盟」(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對華為封鎖的失敗。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是讓華為「有限」參與5G建設,也就是說華為必須遵守一定規則才能進場。根據央視新聞報道,所謂的「有限」參與就是,華為只能參與英國的外圍網絡建設,市場份額最高只能達到35%,並且這一指標以後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
在美國的巨大壓力之下,英國能夠邁出這一步是難能可貴的,這個決定對英國來說是雙贏。英國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五眼聯盟」重要成員,允許華為參與5G建設自然會得罪美國,影響兩國在諸多方面的合作。
此前,英國國家安全網絡中心今年1月也發布了一份文件,明確將華為列為「高風險供應商」,認為其會影響國家安全。然而,要讓英國輕易做出決定是十分艱難的,美國盟主不能得罪,中國也不好得罪,起碼雙方未來在經濟上的合作是繞不開的。
華為在英國進行了巨額投資,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英國不可能為了美國做出如此大的犧牲。最為明智的就是像目前所做的那樣,允許華為有限度參與。如此一來,縱使美國對華為參與英國5G建設不滿,但英國將華為限制在核心網絡建設之外,對與美國之間的情報合作並沒有太大影響,美國也不會再多說什麼。
數月前「五眼聯盟」中的紐西蘭已經默許該國一家通信公司採用華為設備,但是進入紐西蘭市場的意義遠沒有英國大,可以說,英國允許華為參與5G建設將起到某種程度的「帶頭作用」。
「五眼聯盟」中,華為肯定是無法進入美國的,澳大利亞也很早就宣布禁止華為參與5G建設,而加拿大對美國亦步亦趨,華為進入該國的希望也不大。如今拿下英國,對華為來說意義重大——英國的這種做法可能給一些害怕美國、但又想採用華為設備的國家一個啟示,採取相對中立的辦法來處理5G網絡建設。
這也表明,華為在歐洲已經站穩腳跟。就在英國做出決定的前一天,歐盟方面就表示不會禁止華為參與歐盟的5G建設。德國、法國領導人也曾在不同場合表示,不會將華為排除在5G建設之外。據悉,華為在全球範圍內已經簽署60多分5G合同,來自歐洲的合同有32分。按照此種形勢,華為在歐洲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