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防控 |提高免疫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如何科學的居家鍛鍊呢?

2020-02-05     陝西科普

本文由 長安大學體育部 李紅果 供稿


截至目前為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導致的肺炎

在我國仍處於蔓延和增長態勢

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緊迫、任務艱巨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不僅僅宅家

還要適當鍛鍊,提高免疫力

每個公民、每個家庭都應自覺服從國家防控安排,減少外出和聚會活動,安心在家減少交叉傳染,杜絕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響應國家號召安心在家便是對疫情防控、對國家的最大貢獻。

不知不覺,玩手機、看電視、學習或辦公,長時坐或躺成了生活常態,幾天下來,體重增加、渾身乏力、肩頸酸痛……

長此以往,免疫力下降,不利於防範和抵禦病毒入侵。

生命在於運動,居家不等於不運動,面對疫情,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重點。

對於大眾而言,掌握科學的室內鍛鍊方法,通過適量、合理、有效的運動增強自身體質、提高免疫力、調節心理狀態,積極地應對疫情,為國家戰勝肺炎疫情做出更大的貢獻。

下面我們為廣大群眾介紹一下:居家科學鍛鍊常識及常用鍛鍊方法。

居家鍛鍊的原則


循序漸進

居家鍛鍊不能盲目,否則適得其反,損傷健康,降低免疫力。

鍛鍊要遵循人體自然發展、機體適應的基本規律,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在漸進基礎上逐步提高鍛鍊水平。

判斷運動負荷是否合適,需要「聆聽身體的聲音」,在鍛鍊過程中無胸悶、心悸、頭暈、目眩,第二天機體無明顯不適。

因人而異

運動負荷大小直接影響人體機能的變化,過小影響鍛鍊效果,過大則損害健康。

運動中「J型曲線」理論亦提示,適宜運動,提高免疫力,過量運動會使身體在一段時間內處於「開窗期」,身體的免疫防線處於「打開」狀態。

運動負荷需因人、因時而異,經常鍛鍊者和不常鍛鍊者、老年人和年輕人、同一人的不同狀態機體所能承受的負荷量均不相同。

安全性

一般來講,健康人群和有鍛鍊習慣的慢性疾病患者在「能說話不能唱歌」這種狀態下(相當於中等強度)的運動是安全的。

無鍛鍊習慣的患者需遵醫囑,在開始運動前諮詢相關醫生,短線盲目劇烈運動不可取。

全面性

人體由各局部協調統一構成,各局部均按「用進廢退」的規律發展,身體的不同部位、不同運動素質需協調發展。

不同鍛鍊產生的效果不同,鍛鍊中最好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

持續性

每次鍛鍊刺激都會對機體產生一定的作用痕跡,一次運動產生的效益會逐漸消失,持續地鍛鍊刺激則會發生作用積累,使機體的結構和機能產生新適應,進行促進健康水平。

提高免疫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長期加強鍛鍊。

居家鍛鍊的活動量

適量運動促進健康,對於健康成年人,推薦運動量為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運動中能說話但不能唱歌),有氧運動和每周2次的力量鍛鍊。


一般認為,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提高人的免疫功能作用最大。

有氧運動還可以提高鍛鍊者心肺功能,且對具有鍛鍊的健康人或慢病患者、無鍛鍊習慣的健康人來說,運動風險較低。

居家的力量鍛鍊可以考慮自重練習,可以藉助面袋、油桶等。

專家說防控 |提高免疫力,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如何科學的居家鍛鍊呢?

科學研究發現較長時間的靜坐行為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應避免連續2小時以上的靜坐,有意識減少靜坐時間,每隔1小時左右活動3-5分鐘。

另外,每天中等及其以上強度的運動鍛鍊亦應控制在2小時內

推薦鍛鍊方法

選擇80-100次/分的節拍,根據自身身體狀況一拍或兩拍一動,鍛鍊前應有5-10分鐘準備活動,鍛鍊後適當進行拉伸。

挑選3-5個動作進行組合,每個動作做10-20個,每個動作間休息10秒2-8個循環,循環間休息1-2分鐘。

開合跳(圖1)

跳起來雙腿打開並且手過頭頂,然後返回到雙腳併攏和手臂放在身體兩側的位置。

(圖1)

上下台階(圖2)

選擇一適當高度穩固的凳子(不超過鍛鍊者小腿上段),兩隻腳輪流踏到凳子上,膝蓋伸直,再輪流還原到原位(先踏上去的腳先下),全部完成算一次。一定要注意安全。


(圖2)

箭步蹲(圖3)

跨出一步成弓箭步,並下壓。

抬頭挺胸腰收緊,屈膝下壓後退直;兩腳同時用力,重心垂直向上升起。

(圖3)

高抬腿(圖4)

上身挺直的情況下,兩腿交替抬至水平。

(圖4)

俯身爬行(圖5)

雙手雙腳撐於地面,像是嬰兒爬行的姿勢,雙膝不跪地,以軀幹為中心,側邊手腳交替屈伸移動(右手左腳一起動)。


(圖5)

:溫馨提醒:各位居家鍛鍊者,要注意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宜鍛鍊方法進行練習,同時還需要注意講衛生、勤洗手、及時開窗通風換氣,均衡營養。

還是那句話: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一起承諾用實際行動向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

快來獲取你的專屬承諾吧,獲取方式:

1、長按二維碼識別回復「防疫」

2、陝西科普公眾號後台回復「防疫」

| 來源:長安大學體育部 李紅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z6g8FnAB3uTiws8KIj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