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
西瓜由於受到自身的習性、產品屬性和人們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大面積生產上,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首先,它開花坐果,特別是果實生長發育需要比較高的溫度條件,溫度低於15℃生長發育就要停滯。因而,在一般栽培設施條件下,西瓜就難以進行深冬生產。其次是西瓜作為消暑為主的水果,它的主要消費時期是在炎夏,其他季節雖有一定的消費量,而且隨著人們消費心態的變化還可能有所變化,但生產的主體仍不能忽視炎夏酷暑這一時節。
我國北方的西瓜周年生產還不能不考慮到「南瓜」北運對市場的影響, 目前對北方影響最大的是海南省。海南省西瓜生產主要有兩季,一是秋種冬收,上市時間集中在1月份;二是冬種春收,上市時間集中在4月份。
根據上述情況,介紹當前西瓜生產的主要栽培茬次。
一、露地栽培
(1)春茬
是在當地晚霜過後定植的一茬,育苗移栽、芽苗移栽和直播均有。
(2)夏茬
在黃淮海地區是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播種,8月中、下旬收穫。
(3)秋茬
在黃淮海地區是7月上、中旬播種育苗,中、下旬定植,9月中、下旬收穫。這茬西瓜上市的時間正值「國慶」和「中秋」節,具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另外,這茬西瓜適時採收時,可以貯藏保鮮到年底。
二、保護地栽培
(1)早春茬
包括小拱棚、地膜+小拱棚、地膜+ 近地面覆蓋和風障+小拱棚等栽培形式。可比當地露地提早20—25天定植,育苗移栽、芽苗移栽和直播均有,但以育苗移栽可以較充分地利用保護設施達到早熟的目的。育苗移栽時,可在定植前30-35天,也即當地露地定植期前55—60天在陽畦或大、小暖窖里進行。
(2)春季早栽培
塑料大、中棚的春季早栽培是目前普遍發展中的一茬栽培,它不僅設備相對簡單,生產技術也比較好掌握。特別是上市期多在當地日平均氣溫上升到20℃以上,市場已開始大量接納西瓜,具有很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黃淮海地區一般是1月底前後播種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5月上旬採收頭茬瓜,6月上旬採收二茬瓜。
(3)秋天延遲栽培
黃淮海地區一般是8月中旬前後播種育苗,8月底或9月初定植,在日平均溫度降到18℃前必須扣膜,11月上、中旬採收。其他地區可參照。這茬西瓜播種期不能太晚,特別是黃淮海地區在11月份經常遇到連陰雪天,在此前不能成熟時,後果就比較嚴重了。這茬西瓜上市時,天氣已經寒冷,如果有露地秋茬西瓜貯藏供應,生產的實際意義就不大了。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考慮安排,而且可以通過貯藏保鮮延至深冬供應。
(4)冬春茬
重點是解決春季天氣轉暖以後的市場供應, 由於受到市場需求量的影響,上市過早效益不一定好,反而增加了生產的難度。黃淮海地區一般是1月初播種育苗,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第二茬瓜趕到5月上、中旬與塑料大、中棚春提早的頭茬瓜上市時間基本一致。西北和東北地區可酌情推遲播種期。
西瓜的分區栽培
西瓜是適應性很強的作物,幾乎在世界各地都有栽培,分布比較集中的,是北緯30°~45°和南緯30°左右。在我國,除了少數寒冷地區和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無霜期短,有效積溫不足,而不能進行露地種植外,其他南北各地均可廣泛栽培。就行政區而言,除西藏外,其他各省市區都能進行露地栽培。
根據西瓜對溫、光、水等主要環境條件的要求,和各地氣候,尤其是降水情況,結合我國各地對栽培技術和品種特性的特殊要求,可把我國的西瓜栽培區劃分為三大氣候類型栽培區。
一、半乾旱西瓜栽培區
本區包括淮河以北,黃河河套以東的華北、東北的大部分省市。其中豫、魯、冀、晉、陝是我國西瓜的主產區。本區適合西瓜生長的季節是4~8月,年降水量500~600毫米。西瓜生長的前中期,晴天多,降水少,日照足,氣溫較高,有利於西瓜幼苗的健壯生長。西瓜生長後期雨水稍多,有利於果實膨大,積累大量的營養和水分以利於優質高產。
二、多濕西瓜栽培區
本區包括淮河以南的全部省市,屬亞熱帶、熱帶濕潤氣候,氣溫高,無霜期長,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最高達3000毫米,從5月至8月,均屬雨季,6月前後降水量最大,7、8月份又有颱風的襲擊。西瓜生產主要受雨季的影響,往往病害嚴重,坐果困難。
三、乾燥西瓜栽培區
本區包括河套以西的新疆、甘肅、青海、寧夏等省。主要氣候特點是降雨少,年降雨量約100毫米以下,而蒸發量大,在西瓜生產季節絕對蒸發量約為1200毫米;空氣乾燥,相對濕度在50%以下;日照充足,平均日照率60%~80%,西瓜生長季節的日照時數約10小時左右,日照強;平均氣溫不高,但晝夜溫差很大,最大日溫差20℃以上。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是我國西瓜生產的最適地區。其中新疆是我國西瓜的發源地。
海精靈生物刺激素~海藻提取物+礦質腐植酸;生根養根,爆髮式生根,改善作物生理黃化之利器!購買海精靈請點擊下面連結!